任彥仰 李晶 秦敏 黃亮
摘 要:微信作為移動智能終端的即時通訊程序,用各類微傳播方式讓人們獲得信息的方式更加方便、高效,也為教學提供了新型互動交流平臺。本文將以《常用電機驅動裝置應用》課程為例,以微信訂閱號為核心,在此基礎上提出移動教學系統設計思路與流程,建立移動教學平臺,為廣大學習者提供一種新的交互式學習平臺,提高課程整體教學效果,為國內移動教學的設計與實踐提供借鑒。
關鍵詞:微信 移動教輔 訂閱號
中圖分類號:G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1(b)-0183-02
微信是一款能快速發送視頻、語音、圖片、文字等信息和實現流媒體數據共享、社交服務等功能為一體的應用程序,擁有廣大的用戶群,其中學生用戶是其主要用戶群體。目前,國內利用微信進行購物支付、商品宣傳、微店銷售、天氣預報等服務的已經很多了,利用微信實現課堂教學互動的也不少,但是使用微信建立完整教學系統的幾乎沒有。因此,用微信實現移動教學,對學生使用微信學習課程內容,合理利用空余時間,養成良好學習習慣,有著極為積極的現實意義。
1 微信與學習
(1)傳統學習模式受到沖擊。傳統教學模式基本是以教師為中心的單向教學模式,教師擁有絕對話語權,對教學單位、授課內容、知識呈現都有教師自行決定。而使用微信開展教學可以使教學中心向學習者傾斜,教學互動增強,教學調整更為及時。
(2)新型移動教學的出現使得教學體系逐漸完善。傳統教學通過時間、地點的條件給予學習者規律、有效的教學過程,但無法完成對每一位學習者的溝通與交流;而使用微信,可以講教學通過視頻、圖片、語音等信息,跨越時空阻礙對學習者教學深入交流,即時調整教學進程、內容、方法,不斷完善整個教學體系。
(3)學習者學習狀態監控進一步加強。通過微信進行教學,可以利用網絡的便捷對學習者進行即時的教學進程調查,了解學習者學習動態,能更好的監督學習者完成學習進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教學調整更為便捷。傳統教學主要通過調查問卷、考評測驗等方式了解學生學習狀態,再對教學進行調整。這種方式費時費力,而且教學調整也不夠及時,往往是在下一期教學才進行調整,而調整后的教學也許并不適合下一期的學習者。微信的出現,可以加快學生學習反饋,使得教學者可以及時調整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2 以訂閱號為核心的移動教輔系統設計
移動教輔系統需要由網絡支持、數據資源、移動教學設備組成。目前,手機作為移動設備的“主力軍”,已經基本實現人手一部。目前微信已基本支持市場上幾乎所有的智能手機,這使得在手機上使用微信進行移動教學系統設計可以不考慮移動教學設備問題。
2.1 基于微信平臺的移動教學系統整體構架
基于微信平臺的移動教輔系統主要是以訂閱號為核心來實現的。教學者提供教學資源素材,設計移動教學功能模塊;平臺管理者通過微信訂閱號管理平臺進行訂閱號功能設計,并實現教學素材與訂閱號的對接共享;移動學習者通過關注微信訂閱號進行移動學習,訂閱號大體由專家答疑、基礎教學、智能答疑、教學調查和學習監控五部分組成。
2.2 教輔系統功能模塊
(1)基礎教學模塊
基礎教學模塊是在微信訂閱號的基礎上,使用視頻、文字、圖片、語音等多種方式將課程內容系統、高效、便捷的呈現給學習者。
(2)專家答疑模塊
專家答疑模塊是在制定時間段,讓專家在微信訂閱號管理平臺登錄,與學習者進行實時交流的在線答疑功能。這種方式可以這對單一學習者進行定向輔導、教學,既能了解學習者學習狀態,又能提高整體教學效果,是輔助教學的重要手段。
(3)智能答疑模塊
智能答疑模塊是利用微信訂閱號關鍵詞自動回復功能,將常見知識點疑問和學習者已提出大眾化疑問及答案做成知識庫,避免重復回答,也是學習者了解創建課程知識疑難點。這種方式可以節省大量人力,教學者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了解亟待解決的問題,不斷優化移動教學系統。
(4)教學調查模塊利用微信訂閱號投票功能,在規定時間想每一位移動學習者推送一份課程調查問卷,及時了解學習者對課程安排、教授、內容等部分是否滿意,希望用何種方式來對教學進行改進[4]。
2.3 教學調查模塊主要是運用
(5)學習監控模塊
學習監控模塊可以運用微信訂閱號管理平臺,監控學習者瀏覽訂閱號的時間、內容,全面了解學習者學習進度,同時可以通過信息推送提醒學習者按時完成學習內容和梳理知識重難點。
3 教學系統設計實例
筆者以《常用電機驅動裝置應用》課程的教學內容為例,結合移動教輔基本架構,依托微信訂閱號,完成該課程的相關教學系統設計。
通過一段時間的實際使用,筆者從完善移動教輔系統所需的文圖、視頻、語音等素材中可以看出,學習者使用該系統的積極性逐漸提高,對知識需求的內容逐漸全面,也逐漸養成了使用該系統學習的學習習慣。
4 結語
隨著互聯網、移動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手機等移動終端的普及,微信已經和QQ一樣,成為移動用戶的必備軟件。通過微信訂閱號建立一個嶄新的移動教輔系統,可以利用網絡資源,為學習者提供一個互動、便捷、高效的學習平臺;同時該系統的出現,為現實學習向虛擬互動學習轉變提供一條可操作的路徑,也為我國教育教學改革發展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 徐明亮,戴曉云,唐玉蘭.基于微信的高職差異化教學實踐研究[J].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9):54-56.
[2] 朱學偉,朱昱,徐小麗.微信支持下的移動學習平臺研究與設計[J].中國遠程教育:綜合版,2014(4):7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