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是中國共產黨的助手和后備軍,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建團以來始終堅持對青年的教育和引導,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努力幫助青年學習現代科學文化知識,抵御不良社會思潮的侵蝕,不斷提高青年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本文結合新媒體時代背景,對共青團組織如何正確引領社會思潮,對青年群體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展開研究。
關鍵詞:共青團組織 社會思潮 思想政治教育
一、社會思潮與青年的關系
社會思潮是指在一定歷史階段,反映某一階級或某階層利益的訴求、情感需要和思想愿望,這種情感需要或訴求對社會生活產生的某種思想傾向或時代潮流在全社會范圍內得到廣泛傳播。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作為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的當代青年,有正確的理想信念是前提,有扎實的過硬本領是核心,有堅定的時代擔當是動力,青年的理想信念囊括青年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三個方面,是在特定歷史時期對社會美好生活需求的一種特定反映,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各種類型的當代社會思潮通過QQ、微信、微博等新媒體網絡社交平臺傳播,各類網絡社交新媒體平臺對各類社會思潮的傳播給青年的思想與行為造成了不同的影響。
二、新媒體平臺對共青團組織開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新媒體是指在全新技術科技支撐下誕生的媒體形態,相對于書籍、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而言,具有傳播資源廣泛化,傳播形式多樣化,傳播速度快捷化、互動開放多樣化四大特點,從正面來講,運用新媒體技術開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打破傳統灌輸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將過去內容枯燥、手段單一的照本宣科灌輸式教學方式為快捷化、便利化的新媒體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所取代,因此新媒體視野下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為共青團組織聯系青年、服務青年、感召青年提供了機遇,讓孝老愛親、助人為樂等社會正能量在新媒體得到廣泛傳播,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新媒體平臺上得到大力弘揚;從側面來講,在多元化的社會思潮中,一些負面的社會思潮通過新媒體傳播會給青年的思想價值觀念帶來負面的沖擊,部分青年辨別是非能力差,獨立思考能力不足,這也給共青團組織引導青年帶來新的挑戰。
三、共青團組織具備開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引領社會思潮的優勢
“黨有號召 團有行動”歷來都是共青團組織的優良傳統,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群團組織先進性在新媒體網絡文化建設與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積極作用。青年一代最善于接受新鮮事物是最典型的特點,而消息擴散快,覆蓋面廣的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是最受青年歡迎的載體,共青團作為先進青年的群團組織,需要擴大團的工作有效覆蓋面,關鍵是要把工作延伸到廣大青年最需要的地方去,以改革創新的精神不斷提高團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有效的覆蓋面不僅要看到有形的對象,而且要看到無形的對象,在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強調: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網絡空間生態良好符合人民的利益,因此需要本著對社會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依法加強網絡空間治理,加強網絡內容建設,做強網上正面宣傳,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人類優秀文明成果滋養人心、滋養社會,做到正能量充沛、主弦律高昂,為廣大網名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因此共青團組織具備開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引領社會思潮的優勢,共青團組織的網絡新媒體平臺既要成為傳播學習最新黨的理論方針政策的重要傳播渠道,又要建設成為面向青年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陣地,始終站在黨和人民的立場上為黨分憂、為民謀利,多做統一思想、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增進感情、激發動力的工作,引導青年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用符合時代標準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武裝頭腦,從而自覺抵制歷史虛無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錯誤社會思潮的侵蝕。
四、共青團組織開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引領社會思潮的舉措
1、注重對青年價值觀的塑造。在新媒體視野下各種網絡載體需要大力傳播與我國社會發展相一致的思想觀念、價值觀點、道德規范以及其他先進文化,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才能保證新媒體平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得到充分發揮,因此共青團組織需要運用好青年之聲互動交流、共青團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互動交流平臺在青年群體中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國際主義教育和國防安全教育, 在網絡虛擬世界中廣泛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將革命先烈或者當代愛崗敬業、孝老愛親優秀模范的先進事跡實時覆蓋到共青團組織的新媒體消息中去,積極努力開展優秀青年與普通青年面對面在線貨線下留言點贊投票等類型互動分享交流,積極選樹各領域向上向善青年典型,從而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廣大青年中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注重對新媒體平臺的建設。共青團的新媒體平臺建設不僅需要一支新聞傳媒專業素養好、政治覺悟高、技術力量充沛,能夠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熱愛青年事業的強有力專兼職團干部隊伍開展工作,更需要在各類輿情事件發生后從青年的話語體系當中思考,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導向,敢于善于旗幟鮮明發出聲音,褒揚社會正能量,鞭撻丑惡社會現象,與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的社會思潮開展旗幟鮮明的網絡斗爭,同時還需要樹立品牌意識,實施產品化戰略,堅持思想優先、內容為王,將涵蓋優秀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理想信仰教育,囊括載人航天、抗震救災、見義勇為先進榜樣教育等優秀青年網絡思政公開課課程融入到青年喜聞樂見的新媒體技術和趣味性表達出來, 制作推出青年學黨史、入團第一課、出彩90 后等帶有鮮明共青團特點、在青年中產生較大影響的文化產品, 從而有效提升新媒體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感染力和實效性。
參 考 文 獻
[1]杭璐,張社爭.新媒體環境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J].新西部,2016.11:139
[2]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青少年和共青團工作論述摘編[M].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07:68
[3]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外文出版社,2017.10:336
[4]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N].人民日報,2016.12.09(1)
[5]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07:262
[6]賀軍科.在共青團十七屆七中全會上的工作報告[C/OL].http://www.ccyl.org.cn/documents/ccylspeech/201801/P020180119386680938749.pdf.2018.01.15
作者簡介
蒲挺(1991-)。四川南充人,西華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共青團四川省第十四次代表大會代表,主要從事黨建團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