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金糧
(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學 362000)
在近幾年各省市的中考試題當中,經常發現有一類試題,它們都是以直角坐標系、二次函數為背景,結合動點問題求斜三角形面積最值問題、或不規則四邊形的面積最值問題.此類問題對學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戰性,通常可以作“水平寬”或“鉛垂高”的方法進行求解.下面就以作“水平寬”或“鉛垂高”的方法求解這一類問題的幾個例題進行探究.
基本圖形和面積公式:




(1)求b的值;
(2)設以線段BC為直徑的圓的圓心為點D,試判斷點A與⊙D的位置關系,并說明理由;

(3)設P是拋物線上一動點,且點P位于第一象限內,求當四邊形PAOC的面積最大時,求點P的坐標.

∴點A在⊙D上.


∴當x=4,即P的坐標為(4,6)時,S四邊形PAOC最大.
例2 如圖4,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拋物線y=ax2-2ax-3a(a<0)與x軸交于A、B兩點(點A在點B的左側),經過點A的直線l:y=kx+b與y軸負半軸交于點C,與拋物線的另一個交點為D,且CD=4AC.
(1)直接寫出點A的坐標,并求直線l的函數表達式(其中k、b用含a的式子表示);

(3)設P是拋物線的對稱軸上的一點,點Q在拋物線上,以點A、D、P、Q為頂點的四邊形能否成為矩形?若能,求出點P的坐標;若不能,請說明理由.
分析(1)A(-1,0),直線l的函數表達式為:y=ax+a.

(2)中三角形的面積最值已知,只需將△ACE的面積表示出來,再列方程可得.

解(2)過點E作EF∥y軸,交直線l于點F.設E(x,ax2-3ax-3a),則F(x,ax+a).
EF=ax2-3ax-3a-(ax+a)=ax2-3ax-4a.




例3 如圖5,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二次函數y=x2+bx+c的圖象與x軸交于A、B兩點,B點的坐標為(3,0),與y軸交于C(0,-3)點,點P是直線BC下方拋物線上的動點.
(1)求這個二次函數表達式;
(2)連接PO,PC,并將△POC沿y軸對折,得到四邊形POP′C,當四邊形POP′C為菱形時,求點P的坐標;
(3)當點P運動到什么位置時,四邊形ABPC面積最大?求此時點P的坐標和四邊形ABPC的最大面積.
解(1)二次函數的表達式為:y=x2-2x-3.
(3)過點P作y軸的平行線與BC交于點Q,與OB交于點F,設P(x,x2-2x-3).
由x2-2x-3=0得點A坐標為(-1,0).
又已知點B和點C的坐標,從而直線BC的解析式為y=x-3.
點Q的坐標為(x,x-3),則AB=4,CO=3,BO=3,PQ=-x2+3x.
S四邊形ABPC=S△ABC+S△BPC


以上幾例,不管是三角形面積問題還是四邊形面積問題,最終都是轉化為利用直角坐標系中三角形的面積公式進行解答,此法簡潔方便,值得進一步歸納和總結一些典型例題、習題,使學生能熟練掌握和應用.
參考文獻:
[1]陳永明.數學習題教學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