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廣耀
【摘要】音樂教師應注重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對音樂課程的講授形式進行創新性的設計,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文章作者結合其自身的工作經驗并加以反思,對高中音樂教育中創造力的培養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高中音樂教育;創造力培養;重要性;建議
一、高中音樂教育對學生創造力培養的重要性分析
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校開展美育工作的重要環節,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及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音樂本身就是音樂創作者創造力的產物,因此在音樂學習的同時,學生不僅能夠感受到創作者的創作情感與思想,還能一定程度上促進創造力的提升。換句話說,音樂教育的過程也是創新思維與創新點剖析的過程。
無數的研究與實踐結果表明,音樂是一門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重要學科,通過科學的音樂教學可以引導學生對音樂作品的創造內涵及靈感來源進行分析與思考,對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鍛煉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具有重要意義。此外,教師還可通過創新型的教育方式引導學生開展創新型的學習。例如教師可以通過朗誦、舞蹈、演奏等多種形式對音樂作品進行展示,同時鼓勵學生以新穎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學習感悟與思考,以向學生提供更大的自我發揮、自我創新的空間。總而言之,音樂教育對于高中生創造力的培養是十分關鍵的,應引起相關部門及人員的高度重視。
二、高中音樂教育現狀分析
近年來,隨著音樂教育理論的迅速發展,音樂教育作為一門重要學科,在高中教育體系中的地位逐漸提高。隨著教育體制的深入改革,特別是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音樂教育在高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各級教育部門也開始著手建立起高中音樂教育的教研、管理與咨詢機構,并編寫了系統性的音樂教材,為音樂教育在高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部分高中在引入音樂教育時,教學目標不明確,對音樂教育的認識十分膚淺,存在著極大的從眾性與盲目性,使得音樂教育在培養學生創造力方面的功能無法全部發揮出來,對學生的全面發展產生一定的阻礙?,F階段高中音樂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音樂教育的背后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部分高中抓住了這一特點,將音樂教育當作一種創收的渠道,并以此為借口向學生收取高額學費,提升自身的經濟效益,這種現象不但是教育道德的淪喪,也是對學生發展極度不負責任的表現。
近年來,人們對素質教育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使得素質教育成為一個火熱的話題。部分學校本著一種“趕潮流”的態度加大了對音樂教育的推廣力度,將音樂教育作為一個自我宣傳的噱頭。部分高中對音樂教育的引入只是為了搞表面文章,真正的音樂教育效果則是微乎甚微。
三、關于高中音樂教育中創造力培養的建議
在素質教育大旗的引導下,許多學校的素質教育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展開,但很多學校的素質教育都只是流于形式,達不到有效提升學生素質水平的目的,使素質教育走入了發展誤區。要想真正在高中階段通過音樂教育實現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提高音樂教師對學生創造能力培養的重視程度
學習過程是學習者掌握新知識與新技術的過程。教師作為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與協助者,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教師的教育水平及教育側重點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著十分關鍵的影響。提高音樂教師對學生創造能力培養的重視程度,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效果有著積極的作用。除了音樂本身的創造性,教學實際上就是一項具有創造性的活動,教師在教育方式上進行創造性的改進,在授課思路上進行創造性的升級,也會引導學生開展創造性的學習。這就對音樂教師的教學素養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教師的教學能力低下,將無法滿足創造性音樂教育的需求。因此,學校應對音樂教師進行定期培訓,創建多樣化的創新型教學模式。
(二)豐富音樂教學內容
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促進了越來越多的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出現,使得課堂內容更加豐富化,多元化,教學方式也更加立體化,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掌握。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教師除了對教學內容、教學進度有一定的把握,還可引入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及對音樂中創造力的感知程度,促進學生的情感、意識、感官及思維四位一體。例如,在進行某個音樂作品的學習前,教師可先為學生播放相關的背景介紹或作者故事,使學生對作者的思想有初步的了解。此外,教師還可運用多樣化的教學形式,例如鼓勵學生將音樂中的情感用話劇的形式表演出來,在感受音樂的同時使學生將自己的思考與體會創造性地表達出來。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不僅可以感受到創新的樂趣,還能促進更高創造力水平的產生。
(三)時刻鼓勵學生進行自由發揮
不同于其他能力,創造力是一種富有新穎性與獨創性的能力,對這種能力的培養不應固守一種教育模式,而應適當弱化教師在學習過程中的指導作用,時刻鼓勵學生進行自由發揮,為學生提供足夠的自由發展空間。通過對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的發散性思維進行鍛煉,提升學生的創造能力。例如,教師可以組織開展一次主題明確的即興作曲比賽,在考查學生音樂知識掌握水平的基礎上,鍛煉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強高中音樂課程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選取高質量的高中音樂教材
音樂教材是音樂教育開展的重要參考標準。現階段,很多音樂教材的主要內容都是對經典音樂作品及著名音樂作者的介紹,死板枯燥,少了一絲創造力。這種音樂教材極易導致學生學習興趣降低,音樂教學效果也就無從談起。因此,為了適應社會發展與達到新型人才培養目標,學校應定期更新高中音樂教材,合理選用真正能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教材。一套合格的音樂教材應當包含一些與時俱進的內容,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為學生創造力的開發打下良好的基礎。教材中介紹的音樂作品應盡量符合學生的欣賞力水平,以旋律優美的音樂作品為主。
四、結語
伴隨我國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事業日益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高中階段作為學生學習的關鍵時期,教育質量是十分重要的。創造力作為對新時期人才素質的基本要求,是現階段高中教育目標中的重要內容。音樂是一門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重要學科,通過科學的音樂教學可以引導學生對音樂作品創造內涵及靈感來源進行分析與思考,對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鍛煉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具有重要意義。只有從提高音樂教師對學生創造能力培養的重視程度,豐富音樂教學內容,時刻鼓勵學生進行自由發揮,選取高質量的高中音樂教材,營造輕松和諧的高中音樂課堂學習氣氛等幾方面出發,全面創新高中音樂教育形式,在激發學生音樂學習興趣的基礎上保證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才能真正培養出具有創造力的高素質人才,對社會的發展起到真正的推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劉曉輝.中小學音樂教育中學生創造力的培養[J].黃河之聲,2014(10):111-112.
[2]焦倩.關于音樂教育當中學生創造力的培養[J].黃河之聲,2015(07):19.
[3]成榮松.淺析高中音樂教育中創造力的培養[J].戲劇之家,2015(05):112.
[4]姚嬌嬌.高中音樂教學中學生創造力的培養芻議[J].學周刊,2013(25):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