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達政
【摘要】隨著時代的進步,教育的方式不斷更新完善,微課的出現是教學方式創新的一大進步。數學方面的教學工作越來越受到重視,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主旨,在小學數學邏輯思維訓練中引入微課教學能幫助教師更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正確掌握邏輯思維方式,促進學習能力提升。
【關鍵詞】微課;小學數學;邏輯思維
一、前言
時代在進步,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目前教育階段的需求,為了更好地達到教育目標,提升教育水平,進行課程改革已經成為必然趨勢,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已經成為數學教學的主要目標,在教學中應當著重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教會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它的每一步解題思路都具有很強的邏輯性,是前人通過無數次推導論證得到的成果。因此,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學生數學能力的好壞,對學生進行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就是對其數學能力進行訓練。
傳統的課堂對學生思維邏輯的訓練過于晦澀抽象,學生受限于年齡、思想難以理解,更難以掌握知識點。而微課作為新時代科技的成果,具有生動形象、簡潔有力等特點,通過多媒體進行知識節點的說明,能夠給學生直觀的感受,易于學生理解和掌握邏輯思維的方法,有利于學生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與接受能力,達到教育目標。
二、利用微課對學生進行思維邏輯訓練的優勢
(一)便于導入分析
微課的優勢在于它是運用多媒體進行授課,形式新穎,打破了傳統課堂單調的教學模式,給學生帶來了不同的感受。微課教學的重點明顯,因為內容少,針對性明顯,教師可以根據自身的經驗著重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分析是一種科學的思維活動,是將研究對象的整體分為各個部分,并分別加以考察的認識活動。分析的意義在于通過認識事物或現象的區別與聯系,細致地尋找能夠解決問題的主線,并以此解決問題。小學數學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入門,思維邏輯的訓練成果直接影響學生以后學習更高深的數學內容時的成果。分析是數學思維的基本,要求學生在思維訓練中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綜合問題內容,嚴謹解題過程。傳統的教學方式會讓學生感覺枯燥乏味,教師利用微課簡潔有力的特點,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通過典型的題型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從而達到教學目標。
(二)簡潔完整
微課的內容簡潔完整,正確率高。傳統的教學模式就是由教師提出典型題目,一步一步地進行教學解題,講解的過程太簡單學生不一定能理解,太復雜又顯得過于拖沓,會導致學生注意力分散。尤其是小學生年齡小,思想不夠成熟,而數學具有嚴謹性,過程略顯枯燥,因此學生的注意力更容易被分散。運用微課恰好可以彌補這一點,微課的內容簡潔完整,學生通過學習簡潔完整的微課內容,可以針對性地提出疑難點,然后再由教師進行整合講解。
同時因為學生的水平不同,學生的接受能力也有所不同。有的學生看過一遍就能理解并掌握知識點,有的學生可能要反復觀看兩三遍才能理解并掌握知識點。教師受制于教學時間無法反復去講解同一知識點,而微課的特點就是信息化教學,內容為視頻類數字化資料,使用微課的地點和時間不受限制,自由性強,學生可以結合自身情況進行針對性的學習,既能鍛煉自主學習能力,又有助于邏輯思維訓練。
(三)內容多樣
微課是教師通過研究學生的喜好特點后設計出來的內容,內容充實,有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在微課中除了講解必要的知識點和解題步驟,還能增加一些豐富有趣的數學笑話,增強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微課的課程內容主要分為課程導入、學習、小結以及課后練習四個部分,在課后練習部分提出更有針對性的習題來鍛煉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并分析題目,理清解題思路,讓學生更直接地掌握學習內容。同時可以留下小組互動的探索習題,促使學生之間互相幫助,互相補充,從而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四)抽象思維奠基
思維邏輯能力是一個抽象化的概念,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一定能夠理解這么抽象的概念,因此教師要把抽象化的概念具象化來教學。小學數學在低年級中還只是簡單的概括和運算能力的訓練,隨著年級的升高,運算能力提高后就要接觸幾何等慢慢需要抽象思維去思考的知識點。微課能夠幫助教師把抽象化的概念具象化,如在教學四邊形、三角形等幾何內容時能夠通過微課進行講解說明,把抽象的點、線、面通過多媒體一步步地展示出來,幫助學生形成抽象的思維模式,有助于思維邏輯的訓練。
三、微課的設計
微課本身具有系統化的性質,從結構上說固定為課程導入、知識點、課程小結以及課后練習四個點。微課憑借著其目標明確、針對性強、時間自由等特點,已經成了現代教學模式下獨樹一幟的教學手段。在微課的設計上,教師應了解小學生的認知水平,避免內容過于深奧難懂,造成學生學習上的障礙。
如在教學多邊形面積的相關內容時,因為學生之前已經接觸過平行四邊形、梯形和三角形等簡單的思維概念,要做課堂導入并不難。首先在課堂導入中通過平行四邊形、梯形與三角形的概念導入多邊形的概念。簡潔有力的新舊知識點銜接,讓學生舉一反三,更快地加深印象,集中注意力投入到學習中。其次是做到課堂知識點的點題,多邊形的面積計算由課本上簡單的數方格到后續的具體計算,要求學生開動腦筋,運用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去分析“不能數方格該如何計算多邊形的面積”,并聯系曾經學過的知識點去計算。接著進行課堂小結,課堂小結要求學生歸納總結知識點,加深對多邊形的印象,對多邊形面積的計算方式做一個簡單的歸納,讓學生記下。最后布置課后練習題,讓學生獨立思考分析,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獨立解題,真正掌握知識點,鞏固記憶。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要講解本節內容需要動手畫出多個多邊形,費時又費力;運用微課則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現出已經準備好的圖形,內容已經提前準備好,只需要一步步地展示并給學生做講解就能達到教學目的,由此鍛煉學生的思維邏輯,并且教學內容因為數字化可以選出一些更貼近學生生活的圖形,讓學生舉例說明,積極參與到課堂中,增強課堂互動性,同時也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四、結語
小學生處于學習知識的關鍵期,一切都是從零開始,所以在學習過程中相較高年級學生更依賴于教師的引導。對于小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應當從小有目的地進行,這將直接影響學生后續的數學學習效果。同時,微課作為新時代的創新教育模式之一,它的優點十分明顯,在教學中引進微課除了能夠達到更好的教育目的,還能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源,并且能夠幫助教師達到良好的教育目的。所以教師應當充分發揮微課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呂玲珍.基于微課的小學數學邏輯思維訓練研究[J].數學大世界(上旬),2017(0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