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景志
【摘要】翻轉課堂是一種新興的課程教學模式,因教學時間靈活以及突出學生學習自主性等方面的優勢,深受廣大師生認可。文章以滬教版教材為例,對翻轉課堂在初中數學中的植入方式展開了全面論述,旨在提高翻轉課堂模式使用水平,保證初中數學教學整體質量。
【關鍵詞】初中數學;翻轉課堂;教學策略
翻轉課堂最早出現在美國,也被稱為顛倒課堂。在運用該種方式進行學習時,學生會按照教師所上傳的相關視頻在家進行事先預習,屬于先學后教模式,能夠通過對信息技術的合理運用,深化對知識點的理解,確保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之下,更好地展開數學學習。因此,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研究,對于現代初中數學教學而言意義極大,值得展開深入解析。
一、明確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實施教學活動的關鍵因素。明確教學目標,不僅能夠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之中,還能讓學生有目的地進行各個階段的學習,可以切實保證課程教學質量。
例如在對“二次函數的概念”知識點進行學習的過程中,筆者通過對本課教學內容以及相應教學大綱的研究,指出本課教學主要分為三個目標:第一,理解二次函數概念內涵;第二,能夠運用二次函數概念進行簡單二次函數問題的解答,并可以對其定義域進行明確;第三,可以運用函數思想對變量變化規律進行體驗與研究。在目標制定之后,筆者便開始對各階段教學任務以及教學計劃進行安排,這樣不僅能夠保證各個階段翻轉課程的開展質量,同時能夠有效避免盲目學習以及學習流于表面的情況出現,可以有效帶動學生全面發展。
二、多媒體技術輔助
初中階段數學知識相對較為抽象,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學生學習存在一定的難度。由于初中階段學生很容易對直觀事物印象深刻,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翻轉課堂模式,借助多媒體技術對知識點內容進行形象化呈現,以保證學生能夠更好地對知識點進行理解和有更深層次的認知。
以滬教版七年級數學第二冊“13.3 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一課的教學為例,教師首先要對本課教學目標進行確定,即讓學生理解同旁內角、同位角以及內錯角的概念,確保學生可以準確找出各個角形成被截線以及截線,并能夠對化歸思想以及類比思想進行體會;其次要按照翻轉課堂教學要求,在課前錄制相應的教學視頻,要將同位角以及內錯角等知識點以三維動畫的形式直觀呈現出來,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對各知識點進行理解;再次要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在自主討論過程中掌握同旁內角以及同位角、內錯角之間的差異,并能夠從中獲取更多感悟;最后教師對本課教學進行了總結,并針對課程教學難點與重點,即“根據圖形正確識別哪兩條直線被哪條直線所截構成了三種角”再次進行了視頻講解,且在課后將本課教學視頻上傳到了專業平臺之中,以便學生課后隨時進行查看。此種教學方式不僅切實增強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激發了學生對于本課的學習興趣,同時也通過對現代化信息技術的運用,實現了知識點的簡化,更加便于學生理解,課堂教學效果自然較為理想。
三、展開課堂討論
為突出學生主體地位,保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現代教師在進行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會通過主題討論的方式,讓學生在彼此交流的過程中,逐漸掌握相應的數學解題技巧,明確正確的知識點討論與學習方式。所以在對翻轉課堂進行運用的過程中,教師要將討論教學與翻轉課堂結合在一起,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對知識點進行學習。
例如在教學“一次函數的性質”時,教師可以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讓他們能夠就一次函數及其相應性質展開自由討論。同時,教師要按照學生的討論進度,適當拋出“當自變量數值增加時,函數會發生變化嗎?”以及“正比例函數的性質是什么?”等,引導學生再次進行思考,確保他們能夠在討論過程中對一次函數各項性質有更加深層次的感悟。此外,教師還應利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置游戲型課后練習訓練,讓學生在觀看教學視頻過程中,隨時進行習題訓練,并設置只有在問題回答正確之后才能繼續觀看視頻,以確保學生知識點掌握的成熟度。
四、實施生活化教學
由于數學源于生活,因此數學教學者一直極為推崇生活化數學教學模式,并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為了更好地進行翻轉課堂教學,教師可以嘗試將生活化教學模式與翻轉課堂有機結合起來,借助生活化內容幫助學生對知識點進行理解,以確保學生對抽象知識有更加清晰的認識。
例如在對“梯形”一課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內容對本課知識點進行理解。在完成梯形基本知識點的教學之后,筆者通過對翻轉視頻的運用,對生活中的部分物體進行了展示,像梯子、墻體等,讓學生按照課程中所學,對物體是否為梯形進行判斷,以便對所學知識點進行鞏固。然后再次播放多種梯形圖片,讓學生通過這些圖片進行深入觀察,總結出梯形所具備的所有特點,以便更好地完成本課知識點的學習。在布置課后訓練題時,也要利用翻轉課堂優勢,讓學生在電腦中完成對應的訓練,以激發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趣。
五、定期展開教學反思
為保證翻轉課堂的教學質量,教師在對該教學模式進行使用的過程中,要定期對近一段的教學開展情況進行總結與反思。不僅要對教學內容符合程度進行明確,還要思考翻轉內容是否與學生認知水平、認知規律相一致,要在總結中不斷反思,不斷對課程設計以及翻轉教學安排進行調整。
如果教學設計存在難易程度不當的情況,就會阻礙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若教學難度過高,則會打擊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如果學習難度過低,則會使學生產生輕視心理,不利于學生成長。所以教師需要對翻轉課堂設計的難易程度進行合理把控,可以通過分層次教學的方式,對學生展開針對性教學,以確保翻轉課堂優勢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六、結束語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翻轉課堂具有諸多教學優勢,但其仍然只是一種教學輔助手段,教師需要對其使用程度進行合理控制,不可完全取代其他教學手段。教師應根據數學教學內容以及具體教學需要,將翻轉課堂、小組合作與傳統教學模式有機結合起來,確保學生能夠獲取更好的數學學習體驗,進而打造出高效、高質的初中數學教學模式,確保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可以達到一定水平。
【參考文獻】
[1]俞瓊.分析初中數學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的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7(37).
[2]楊冬梅.翻轉課堂在數學教學中的價值與應用策略[J].成才之路,2017(01):79.
[3]蘇慶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實踐[J].山西青年,2017(19).
[4]簡東旭.翻轉課堂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構建探析[J].都市家教月刊,2017(07):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