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軍 劉東梅
[摘要]反腐倡廉是毛澤東治黨治國的一項重要內容,尤其是在建國前夕,毛澤東從歷史與現實多方面表達了其黨風廉政思想,告誡黨內同志戒驕戒躁,吸取李自成的教訓,警惕“糖衣炮彈”,政府要接受人民的監督。并在建國后的“三反”運動中實踐了其黨風廉政思想。自上而下,權威負責,嚴格懲戒,群眾參與,規范法制是毛澤東黨風廉政思想給予大家的重要啟示。
[關鍵詞]毛澤東;黨風廉政;表達;“三反”運動
[作者簡介]劉海軍(1986-),男,漢族,四川德陽人,成都中醫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國近現代綱要教研室主任,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劉東梅(1968-),女,漢族,四川成都人,成都中醫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生導師,教授,本科,從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中圖分類號] A8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6-8031(2018)05-0014-02
一、建國前夕毛澤東的廉政思想表達
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是中國共產黨發展歷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折點,它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從農村走向城市。然而,身份的陡然改變、各項制度尚不完善、高度的革命成就感伴隨著初掌權力的新鮮感,也為黨員干部的腐化墮落提供了溫床。這是歷史上任何一個政權在轉型過程中都要面臨的嚴峻問題。
1945年,抗戰勝利前夕,黃炎培訪問延安時向毛澤東提出一個問題:希望中共能找出一條新路,跳出“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周期率。當時,毛澤東非常自信地回答:“我們已經找到了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個周期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①毛澤東是熟讀中國歷史的,此時的中國共產黨雖然還沒有進城,但是毛澤東深知農民階級的局限性,以及一個政黨從“打天下”到“治天下”轉型過程中的腐化問題。這個時候,毛澤東對黨員干部可能的腐化墮落變質有了更多的思考。毛澤東預見到有些同志可能會因為客觀環境和自身地位的變化而變質,他憂慮的說:“因為勝利,黨內的驕傲情緒,以功臣自居的情緒可能生長,可能有一些共產黨人,是經不起人們用糖衣裹著的炮彈的攻擊,他們在糖衣炮彈面前要打敗仗。”②為此,他告誡全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燥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③可見,毛澤東對黨內可能出現的腐敗持有高度的警惕,以“決不當李自成”告誡黨內同志,希望建立一個廉潔的政府,一支“公仆”式的干部隊伍。
二、建國初期毛澤東廉政思想的實踐
抗戰結束之時,國民黨及蔣介石的威望達到了頂點,然而僅僅過了四年,國民黨即敗退臺灣。究其根源,官僚體制的腐化,國民黨官員的墮落是重要原因。正如司徒雷登所說:“它變的如此腐敗無能,如此的不得人心,以致哪怕任何自身的有序改革都少有希望,即使沒有共產主義運動,恐怕也會爆發為另一場革命”。④恰好,中國共產黨及毛澤東本人都是很善于總結歷史經驗教訓的。
“三反”運動是建國初期毛澤東黨風廉政思想的重要實踐。1951年11月1日,東北局高崗首次提出“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三反”概念。⑤毛澤東對此很重視,要求各級黨委都要注意該問題。20日,毛澤東指示強調“反貪污反浪費一事,是全黨一件大事”。⑥23日,在毛澤東的指示下,《人民日報》發表了《向貪污行為作堅決斗爭》的社論,公開宣布說:“東北地區反貪污蛻化、反官僚主義斗爭的經驗證明,增產節約運動的最大敵人,是貪污浪費和官僚主義。……因此,全國各地都應該迅速行動起來,展開一個堅決反對貪污的斗爭,來徹底消滅一切貪污現象。”⑦30日,在給西南局領導鄧小平的電報中,毛澤東指出:“我們需要來一次全黨的大清理,徹底揭露一切大中小貪污事件,而著重打擊大貪污犯,對中小貪污犯則采取教育改造不使重犯的方針。”⑧從此,一場旨在整肅黨內腐敗,純潔干部隊伍,扭轉社會風氣的“三反”運動開展起來。
“三反”運動初期,一大批干部的貪腐行為被揭發出來。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天津地委劉青山和張子善被人揭發,他們暗中與私商勾結,“總計貪污挪用公款約二百億元左右,投入地委機關生產,作投機倒把的違法活動”。⑨劉青山、張子善即被逮捕,并處以槍決。此事讓毛澤東大為震動。除此之外,各地區,各部門均上報了大量的貪污案件。自進城以來,毛澤東最擔心的就是黨的各級干部隊伍腐化墮落。一下子看到各級機關中竟有如此多的干部貪污受賄,讓他十分生氣。1951年12月1日晚,毛澤東在審閱中共中央《關于實行精兵簡政,增產節約,反對貪污,反對浪費和反對官僚主義的決定》草案時,寫了這樣一段話:“各級領導機關必須仿照實行懲治反革命條例那樣,大張旗鼓地發動一切工作人員和有關的群眾進行學習,號召坦白和檢舉,并由主要負責同志親自督促和檢查。一切貪污行為必須揭發,按其情節輕重,給以程度不等的處理,從警告、調職、撤職、開除黨籍、判處各種徒刑直至槍決。典型的貪污犯,必須動員群眾進行公審,依法治罪。”⑩12月31日上午,毛澤東召開會議并講話,稱:“三反不反,黨就會變質。從二中全會算起,如十年內不進行三反,共產黨就會變成國民黨”。?
在毛澤東的嚴厲督促下,“三反”運動在全國范圍內蓬勃開展起來。至1952年6、7月間,“三反”運動基本結束。最終,“全國縣以上黨政機關(軍隊除外)參加‘三反運動總人數383.6萬人,共查出貪污分子和犯貪污錯誤的120.3萬人,占參加‘三反運動總人數的31.4%。其中共產黨員19.6萬人,占貪污總人數的16.3%。”上述人中判刑者38402人,其中處以死刑者42人,死刑緩期執行者9人,無期徒刑者67人,有期徒刑者9942人,勞動改造11165人,機關管制17175人。?
雖然“三反”運動到后期,出現過擴大化的現象,但干部隊伍的貪腐行為是事實。毛澤東對黨內干部的貪污十分震驚,以雷霆之勢在全黨范圍內進行了一場反貪腐、保廉潔的運動,實踐了其一貫的治黨廉政思想。
三、毛澤東黨風廉政思想的當代啟示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是中國社會轉型的重要時期。在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型的過程中,黨員干部隊伍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貪腐現象十分嚴重。這與建國前后的狀況很相似,都是處在轉型的重要時期,如果說建國時期身份的轉型給貪腐提供了政治上的空間,那么今天市場的轉型則為貪腐提供了經濟上的便利。其后果都是黨員干部的腐化墮落,從而影響到政權的穩定,國家的有序發展。所以,毛澤東對黨員干部的告誡,及其嚴厲地打擊貪腐行為,具有直接的現實意義。
第一,自上而下的權威負責機制是反貪的重要保障。毛澤東時期,無論是建國前還是建國后,都不斷的強調黨員干部的純潔,并通過各種方式大力打擊貪腐行為。即便到了文革時期,毛澤東對官僚體制的批判依然很嚴厲,對干部搞特殊,享特權,脫離群眾等現象十分不滿意。文革的大方向雖然有誤,但其中也蘊含著毛澤東的廉政思想。自上而下的反腐領導機制,令反腐運動得以名正言順,開展得力。此外,毛澤東強調,各級機構主要負責人要帶頭做檢討,揭發問題,親自督查,這也是反腐運動得以開展的重要條件。
第二,嚴格懲戒機制是反腐廉政建設的關鍵。毛澤東時代的反腐運動,手段雷厲風行,方式嚴厲,因此貪腐判刑者槍斃者不計其數。非常時期當用非常手段,今天的中國,按習近平所言,亂世當用重典,必須給予貪腐分子足夠的威懾力,才有可能遏制越來越嚴重的腐敗現象。當貪腐所獲得的利益要遠遠大于所受到懲戒的實際,那干部的腐化墮落便會烽火燎原,趨之若鶩。所以,治理貪腐,保持干部隊伍的純潔,是中國共產黨的一貫政策,名正言順,嚴格懲戒。
第三,群眾參與是治理貪腐的重要手段。中國共產黨有著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傳統,走群眾路線是保持干部隊伍純潔性的關鍵一環。同樣,治理貪腐也離不開群眾的力量。有句話常說,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鼓勵群眾合理的合法的監督并揭發,是很有必要的。人民監督政府,群眾監督干部,是毛澤東廉政思想的一個核心要素。不僅如此,毛澤東還召開群眾大會,公審貪腐犯。既讓群眾明白事實,又讓群眾參與其中,這是為懲治貪腐在全社會范圍內創造了一個群眾的監督網絡,用之得當,便會產生良好的效果。當然,這里的群眾參與必須是有序的合法的,我們反對無序的暴力的群眾狂熱。
第四,治理腐敗最重要的還是要建立規范的成熟的法制機制。絕對的權力產生絕對的腐敗,尤其是市場經濟的今天,貪腐的空間巨大,渠道眾多,部分干部有恃無恐,橫行無忌。所以,一個文明國家社會的標志是法制,在成熟的法律框架內,權力不再是一家獨大,權力要被關進法律這只籠子里,做到合理有序公正廉潔的使用。新中國臨時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第18條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國家機關,必須厲行廉潔的、樸素的、為人民服務的革命工作作風,嚴懲貪污,禁止浪費,反對脫離人民群眾的官僚主義作風。?像這樣的法律要更多,更細,更具有操作性。法律一旦制定,就要嚴格遵守,破壞法律所造成的危害巨大。
建國前后是共產黨轉型的重要時期,毛澤東對黨員干部的腐化也最是擔心,一再告誡,并實質的進行了懲治貪腐的“三反”運動。自上而下權威負責的領導機制、嚴格的懲戒機制、群眾參與的社會模式、初步發展的法制治腐,都對今天的廉政文化建設有諸多啟示。
[注釋]
①毛澤東訪問記.長江文藝出版社,1990年:116頁.
②毛澤東選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38頁.
③毛澤東選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39頁.
④轉引自馬廣榮.論南京國民黨政權的腐敗.廣西社會科學,2002年第6期.
⑤高崗.全面開展增產節約運動,進一步深入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斗爭.新建設,1951年12月號:第17-20頁.
⑥毛澤東選集(第五卷)[M].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53頁.
⑦毛澤東.在中央轉發高崗三反斗爭報告上的批語.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2卷).中央文獻出版社,1988年:第513頁.
⑧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2卷),中央文獻出版社,1988年:第524頁.
⑨華北局關于逮捕大貪污犯天津地委前任書記劉青山和現任書記張子善向中央的報告.建設,第129期,1951年12月10日:第4頁.
⑩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2卷).中央文獻出版社,1988年:第534-536頁.
?羅瑞卿同志在華南分局第七十二次常委會上的傳達報告.1952年2月25日,第58-59頁.轉引自楊奎松.毛澤東與“三反”運動.史林,2006年第4期.
?安子文關于結束“三反”問題的報告.1952年10月18日.轉引自楊奎松.毛澤東與“三反”運動.史林,2006年第4期.
?中國人民政抬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人民日報,1949年9月30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