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梅
【摘要】幼兒園教學需要各種資源的支撐,幼兒園本身的硬件資源和軟件資源是幼兒園正常教學活動得以順利開展的基本保證;而家長資源能豐富幼兒園教學形式和內容,使研究過程扎實、方法科學、方向明確。本文結合幼兒園教學實踐,分析了家長資源利用的現狀,探討了在教學中利用家長資源的一些途徑和方法。
【關鍵詞】幼兒教育 家長資源 自然課程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3-0022-01
一、家長資源庫開發機制建設
1.成立“家長資源庫”開發小組。課程資源開發小組由幼兒園園長、教研組長和教師等組成。其主要任務為:擬訂家長資源庫開發計劃、組織家長申報課程資源、建立家長資源管理數據庫、對家長資源庫開發與利用進行監控與管理。2.擬訂家長資源庫開發計劃。每學期要根據幼兒園課程實施計劃,把實踐活動所需要的指導按課程發展的需求梳理成開發計劃,方便家長根據自身的資源優勢和指導優勢提供信息。3.組織家長申報課程資源。各班級通過家長會等渠道做好宣傳、動員和組織資源申報工作,讓家長根據自身情況進行填寫、歸納。4.建立家長資源管理數據庫。根據實際情況,編制課程資源登記表,把課程資源的類型、所有者、獲取方式、開發動態和使用事項進行登記,分類存檔,歸類管理,以便查找和使用。5.發揮家長資源庫的積極作用。綜合實踐活動班級老師和活動小組成員意見確定家長資源的類型,家長在實踐活動中可以以活動的指導者、信息的提供者、場地的介紹者等多種角色介入實踐活動,并參與活動評價,讓家長通過實踐活動看到自己孩子的發展,成為支持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社會力量。6.評價與調整家長資源。幼兒園和班級老師要根據課程目標及實施的具體要求,對家長資源開發的合理性、有效性、可行性等進行評估,將家長資源庫中參與熱情高、責任性強、能發揮作用、綜合性強的家長資源進行長期保留;反之則要進行適當調整。
二、家長資源開發現狀分析
華中農業大學幼兒園一直都非常重視家長資源開發工作,每學期堅持開展了家長會、家長課堂、家長學校等家園互動活動,但缺乏系統性,深入不夠。1.重利用輕開發。幼兒園的家長資源具有獨特的優勢,但這些優勢有些是顯性的,有些則是隱性的;有些是本班家長具有的,有些則是別的班家長擁有的;家長資源雖然可以極大地豐富幼兒園的教學資源,但這些資源并非都可以直接為教師所用,因此幼兒園教師既要有效利用現有的家長資源,更要充分開發潛在的家長資源。2.重臨時輕長遠。教師理應通過深入的調查,對家長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進行長遠規劃和具體策劃發揮家長資源的作用,提升教學有效性。但是目前有些幼兒園對家長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尚處于無意識狀態,甚至在有些教師看來,家長資源對教學來說是可有可無的,臨時想起來就用一用,沒想起來不用也無所謂。在這種觀念的誤導下,教師對家長資源的利用往往是即興的,家長第一天下午來接兒童時才會被告知第二天要來參加家長會、家長開放日等活動,導致家長和教師都準備不足,活動效果可想而知。教師在請家長參與教學活動時也不追求教學效果,僅僅是例行公事而已,久而久之,家長難免產生應付心態,無法認識到自己在幼兒園教學中的特殊價值。3.重配合輕參與。家長是幼兒園重要的教學資源,更是兒童的教育者,因此家長不僅要配合幼兒園的教學活動,更應該經常參與具體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實施,與教師一起協商對兒童發展最有利的教學方案。但在很多時候,大多數家長沒有真正參與幼兒園的教學活動,基本上是幼兒園教學活動的旁觀者甚至無關者。一部分幼兒園教師對家長資源的價值認識不足或認識模糊,因而不能有意識地、主動地開發和利用家長資源,或者不知道該怎樣開發和利用家長資源,對家長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僅限于請家長配合教師收集制作教玩具的廢舊物品。幼兒園教師與家長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未能充分調動家長的積極性,這也是導致家長對幼兒園教學參與不足的原因之一。以上種種問題造成了幼兒園家長資源的極大浪費,不可避免地導致幼兒園教學的生態失調,影響了幼兒園教學的有效性。
三、家長資源開發舉措
把有效資源按照主題做了一個整理分類,家長資源分類表每班一份,教師根據分類表能夠清楚的了解到每個主題有哪些資源,并且這些資源來自于哪里。但是前提必須是要做到資源共享,這就需要家長們的配合,于是,我們提前對家長做了有效宣傳。利用家庭資源深入實踐研究,確保研究過程扎實、方法科學、方向明確。依據主題有效整合區域活動,打破了各區域原來所設定的固有名稱和彼此的內容,將各種游戲進行整合,使其“活化了”,這樣才能使得孩子的創造性思維得到促進和發展。
四、總結
家長資源是一片沃土,引導和鼓勵家長用自身的專長參與幼兒園的教學活動,既能讓家長們深度了解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也彌補了幼兒教師知識結構上的不足,提高了教師的教育水平。在家園合作中,教師的專業素養、溝通能力得到了提升,不但學會了“益人”,更學會了“益己”;不但促進了幼兒的發展,同時也促進了自身的發展,不但為幼兒健康成長服務,也為自身的幸福工作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