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菊
【摘要】保教工作是幼兒園的核心工作,其中心地位體現在幼兒園全部工作過程中。從幼兒園的性質和任務來看,保教工作體現了幼兒園的本質特點和中心任務,其他各項工作都為保教工作服務。保教管理質量將影響幼兒園的生存和發展,我們應該發揮管理職能,科學組織活動運行。
【關鍵詞】保教結合 科學組織 提高質量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3-0031-01
保教工作是幼兒園的核心工作,其中心地位體現在幼兒園全部工作過程中。保教管理質量將影響幼兒園的生存和發展,我們應該發揮管理職能,科學組織活動運行。
一、注重保教結合
(一)保教結合的含義
“保教結合”,這是由學齡前兒童身心和諧發展的本質所決定的。“保教結合”是幼兒園的基本原則,對幼兒園教育目標的實現起著保障和促進作用,“保”是指保護幼兒的健康,為增強體質、促進發育而進行的各種活動。我們所說的健康不僅指生理身體方面,還包括心理健康。“教”即幼兒園的教育教學,通常是指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影響幼兒身心發展的活動。在實踐環節上,要做到“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二者并舉,有機結合,滲透于幼兒的一日活動和全部教育過程中。
(二)實施保教結合
《幼兒園工作規程》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十分明確地指出:“幼兒園應該貫徹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創設與幼兒的教育和發展相適應的和諧環境”,“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這就將保教結合的原則定位為幼兒園教育工作的根本原則,也是管理工作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為了將保教結合原則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在制定全園工作計劃時,我們要充分體現保教結合原則,將保育工作與教育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定出具體的措施方案。教師、保育員貫徹保教結合的原則,做到保中有教,教中有保,割裂教育和保育工作或重教輕保、重保輕教的做法都是不對的。在保教管理中,我們堅持將保教結合落實到班級工作中,從而協調一致地做好班級保教管理工作。
二、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
計劃是一切工作的開始,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幼兒園保教工作也是如此。我們每學年、每學期都制訂有切實可行的計劃,結合《幼兒園工作規程》、《幼兒教育指導綱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及本園的總體規劃來提煉制訂出每學期班級、保教工作計劃。使我們的計劃既體現了系統性、層次性和遞進性,又具有指導性、針對性、現實性和時代性。
三、科學合理地安排幼兒的作息時間
幼兒園一日活動的安排,既是針對幼兒發展的需要,也是對各類工作人員所做工作在時間上的規定。本學期初,我園按照以往安排的大中小各年齡段幼兒作息時間開展一日活動,在得到姐妹園園長的指導和幫助后,她建議我們將活動區活動放在早餐之后的第一個活動,而且我們的早操和戶外體育活動是連續開展的,時間為1個小時,孩子運動量過大,后經過一個星期的嘗試,老師們認為這樣安排也不太科學合理,原因是如果將教育活動安排成第一個活動,可以將活動延伸到第二個活動即活動區活動進行,4月份將幼兒一日作息時間進行調整,將早操與戶外體育活動時間交叉安排(即教育活動、早操、活動區活動、戶外體育游戲選擇性活動依次進行),經過再一次的調整,盡量避免了消極等待和隱形浪費,做到動靜交替、室內外結合,并保證幼兒每天有2小時戶外活動時間,其中戶外體育活動時間為1小時。
四、保教人員一日工作程序化,提高管理質量
保教人員一日工作程序化是指在增強保教人員對幼兒全面負責意識,加深對保教結合的理解的同時,通過將保教人員崗位責任制與幼兒生活制度及生活常規結合起來,對保教人員在一日生活各環節應做的工作進行具體分析,使崗位責任制規定的具體工作內容和要求落實到人,并規定出完成程度與工作質量。明確各自的職責,避免了教師和保育員之間相互推諉,共同擔負起對幼兒的教育責任,在工作中真正將教與保、保與教相互聯系、結合和滲透,更好地發揮教育的整體效益,提高保教質量。
五、導向性管理具體化
(一)改變指導方法
在班級保教人員的配備上,我們注重年齡結構(老、中、青)、性格結構(內向沉穩與外向活潑)和學歷結構(幼兒教育專業與小學等專業)相結合,使其優勢特長互補,并逐漸改變指導教師的方法,充分發揮骨干教師和年級組長的示范帶頭作用。如:根據我們的農村特色開展民間傳統游戲“舞龍”,首先以年級組長為首,組織組內教師研討交流龍的制作材料、制作方法、各年齡段幼兒舞龍的基本動作;以年級組為單位開展“如何培養幼兒常規”等研討,既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又增強了骨干教師和年級組長的榮譽感和責任感,鞭策她們不斷地學習和鉆研,不斷地完善自我。而園長、業務園長和保教主任等則定期地深入到各個班級組織活動、跟蹤看活動,檢查各班級的保育教育常規,及時把看到的問題反饋給園長,園長在廣泛獲取信息后,再把部分工作進行調整和改進,力求做到管理規范化。
(二)建立競爭機制
每學期我們都會開展各種形式的評比活動,如:教師基本功比賽活動、區域活動、班級環境創設活動、教學評比活動、教學設計評比活動、教師論文評比活動等,并將每次評比成績在全園進行公示,作為年終績效考核的依據,既增強了每位教師的集體榮譽感,又用良好的群體來鼓勵每一個成員不斷進取,促進全園教師的全面發展。
(三)家園合作教育
家園配合是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重要保證,兩者的配合一致對幼兒發展起著增效的作用。例如:親子制作玩具活動、共同創設班級環境,家長們都積極參與。家長和孩子一起收集的布條、易拉罐、洗潔精桶、洗衣液桶等廢舊材料,在教師的指導下,創意著一個個生動的藝術作品,如:利用洗衣液、洗潔精桶制作“藝術花瓶”,孩子們將植物種子播撒在花瓶里,經常給植物澆水并觀察記錄植物的生長過程;用易拉罐制作“響鈴”,家長在與孩子的共同操作中體驗著“變廢為寶”給生活帶來的獨特情趣。在冬季親子趣味運動會活動中,我們以年級組為單位開展,活動的內容、形式、材料的準備等一律由教師們共同研究確定,最后由年級組長策劃一份詳細的活動方案。小、中、大班三個年級組各顯本領,開展的活動既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又融趣味性、知識性、游戲性、教育性于一體,贏得了家長的陣陣喝彩。家長在參觀和參與幼兒的活動中,進一步感悟到幼兒教育的觀念,從中使自己對如何教育孩子有所啟發,既增進了家長對幼兒教師工作的了解,又增進了家園的交流與溝通,密切了家園之間的合作。逐步轉變了家長們教育幼兒的“小學化”傾向。
總之,保教工作是幼兒園全部工作的中心,圍繞該中心開展工作,是辦好幼兒園的關鍵,只有真正做到“保”中有“教”,“教”中有“保”,才能使保教工作富有成效。
參考文獻:
[1]王普華.《幼兒園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張燕.《學前教育管理學》.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3]蔡春美.《幼教機構行政管理》.臺北:心理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