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計算機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互聯網深入滲透到社會各行各業,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發生了極大的改變。圖書館作為人類知識寶庫的重要陣地,傳統的管理服務模式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閱讀需求,只有積極大膽地進行創新和改革才能促進圖書館工作的可持續發展。本文基于時代的網絡環境背景下,分別從圖書館實施管理服務創新的必要性、管理服務工作的特點、當前創新改革存在的問題三方面分析,進而提出一些能夠促進圖書館管理服務工作的對策與建議,以期能認清和把握住圖書館當前面臨的改革機遇,從而長遠、多元化的發展。
關鍵詞:網絡環境;圖書館;管理服務;創新研究
管理與服務作為圖書館工作的基本職能之一,是推動圖書館事業持續有效開展、滿足讀者需求的重要環節,如何提升管理水平、創新服務方式,成為圖書館工作人員亟待解決的議題。
一、網絡環境下圖書館實施管理服務創新的必要性
信息化時代依靠網絡深入各行各業,將多元化的信息連接梳理起來,為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方便與快捷。網絡環境下的圖書館,不僅圖書資源得到了極大的拓展,圖書的內容和形式煥然一新,讀者在閱讀時的個性化需求也得到了不斷的豐富和提高。對于圖書館工作人員來說,館藏內容的形式發生變化,使得工作人員在管理和服務方面也要做出重大的調整,管理服務的制度、方式要及時改革和創新,在工作效率上要不斷提高,并且使信息服務更加完善和個性化。
當然,為讀者提供充足的、形式多樣化的文獻資源及信息服務是網絡環境下圖書館工作人員首要考慮的,但如何助推圖書館長久可持續地發展,提升服務社會的能力,是在實施管理服務創新時需要思考的更加深遠的問題。圖書館的發展要想跟上時代的潮流,除了在信息服務能力和創新能力上大手筆進行改革,以最大程度上優化讀者的學習、科研環境,更重要的是要突出其管理服務能力,打造圖書館綜合化、動態化、開放化的服務特點,同時加強圖書館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讓彼此在競爭與合作中共同提高社會服務能力。因此,無論是從讀者本身的需求還是圖書館工作人員的服務方式,亦或是站在圖書館長久發展和為社會服務的角度,在信息時代的大環境下對圖書館的管理與服務進行創新勢在必行。
二、圖書館管理服務工作在網絡環境下的特點
網絡環境促進了圖書館管理服務理念和方式的重大變革,這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圖書館的工作模式,并逐漸展現出圖書館管理服務工作在網絡環境下的新特點。首先,文獻資源更加豐富。信息化時代,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工作最大的變化就是文獻資源變得更加豐富,除了圖書館現有的紙質館藏材料資源和光盤、磁盤等電子文檔資源,網絡以更加全面的信息、更加海量的數據載體全新登場,不僅讀者所需要的文獻和書籍能夠通過互聯網進行查找和閱讀,網絡中的虛擬數據結構體系也能夠幫助讀者查找到各種材料資源,因此,文獻資源的大量豐富和擴展使圖書館管理服務工作不再局限于線下,而是跟隨著讀者的需求進行信息化管理。其次,工作模式開放化。網絡信息資源的使用打破了傳統圖書館以文獻閱覽和圖書借閱為主的單一服務模式,讀者既可以到圖書館現場借閱,也可以通過網絡文件傳輸和電子郵件等方式借閱,不再受時間、地點控制的讀者服務要求工作人員在線上和線下的服務時間、力度上進行平衡調整,既能夠滿足讀者的現場借閱需求,同時也實現遠程化的服務模式,使讀者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瀏覽文獻資源。最后,服務對象大眾化。傳統的圖書館讀者群體往往是固定的,圖書館管理服務工作的對象也是較為單一的,但網絡資源的開發使工作人員面對的服務群體多樣化,服務的對象也擴展為廣大人民群眾,不同領域階層的變化是網絡環境下圖書館管理服務工作的重要特點。
三、圖書館管理服務創新存在的問題
(一)注重硬件建設,缺乏整體規劃
在圖書館管理服務創新中,增添硬件設施往往被視為改革的重要舉措,殊不知對用戶需求的體驗調查才是創新改革要進行的第一步。但放眼望去,真正從讀者的需求出發,去整改管理機制和服務方式的圖書館寥寥無幾,對設備等硬件設施的建設過于重視和強調是圖書館管理服務創新不見成效的主要原因之一。缺乏管理機制的整體規劃,缺少服務內容和方式的宏觀調控,整個圖書館工作在互聯網背景下依然缺少發展的動力,是圖書館管理服務創新存在的問題之一。
(二)資源整合力度小。網絡資源仍匱乏
網絡環境下的圖書館建設應以信息資源豐富多樣、共享性高為前提,在保證線下圖書種類依然健全的情況下,配備深度和廣度更為合適的網絡電子資源,做到線上線下資源比例合適,閱讀無障礙。但當前圖書館的網絡資源依然比較匱乏,信息資源整合性不高,讀者搜索起來較為困難,共享性也不夠,這增加了圖書館管理服務創新建設的難度。工作人員必須在改革中注意“以讀者為本”,注重整合性及開放性,解決圖書館資源整合方面的障礙,滿足用戶的多方位需求,提高管理能級。
(三)創新理念陳舊,改革停滯不前
當前圖書館管理人員普遍存在著思想陳舊、創新意識不夠的問題,圖書館日常工作仍然停留在對館藏資源的整理、對讀者借閱歸還書籍的服務,工作人員對于自身服務質量的好壞、管理效率的高低并沒有清醒的認識,這極大程度上影響了讀者的讀書熱情,不利于吸引讀者閱讀,也影響了圖書館的長遠發展。因此,圖書館管理人員應當從自身的理念轉變開始,積極配合圖書館創新建設,推動改革有效進行。
四、網絡環境下圖書館管理服務創新的對策與建議
圖書館工作是一項復雜、繁瑣且綜合性較強的服務工作,結合當前的網絡環境特點,要想創新必須從理念、管理、技術等各種要素入手,以“為讀者服務”為宗旨,以管理機制為保障,以人性化服務為手段,以信息服務為支撐,與時俱進,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需求。
(一)加強理念創新,樹立服務意識
一切改革創新都要從轉變觀念、樹立新理念開始,圖書館管理服務創新也不例外,新思想、新觀念的注入和樹立是創新改革的前提和重要環節。圖書館工作人員的服務原則、服務態度、服務方式的轉變皆源于服務理念的重大變革,因此,圖書館員要與時俱進,以滿足用戶需求為動力,致力于將圖書館打造成為網絡化、知識化、社會化的綜合性平臺,樹立創新管理意識,并有積極尋找新出路的想法與信心。
(二)改革管理機制,實現持續發展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普及,讀者對圖書館資源和服務的需求越來越高,圖書館的管理也面臨著重大的挑戰,如何應對形勢,使圖書館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改革管理機制迫在眉睫。精準的自我定位、高效可行的實施方案、優化的資源配置是創新實現機制的手段,是用來提高管理創新的合理性和效益型的渠道,新機制的制定不僅要為圖書館工作運行保駕護航,也要從實現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考慮,增加效果評估環節和評價機制,以網絡環境作為平臺和參考,明確分析圖書館環境和用戶的需求。
(三)注重服務質量,提升服務水平
網絡技術的發展,為圖書館服務方式的重新制定和執行提供了有效的支撐,使圖書館在人性化服務的建設上有了新突破。信息的新穎性、時效性、高質量是網絡環境下讀者對圖書館服務提出的新要求,提供個性化和全方位的服務是應對這一新要求的關鍵手段。圖書館建立全新的服務機制和模式,形成“以讀者為中心”的思想,豐富服務的內容,把圖書館服務工作的重點提升到高層次的服務上,并凸顯出自己的服務特色,例如建設自己的網站,方便與讀者進行交流。
(四)創新人力資源,提高館員素質
圖書館館員的工作能力和素養直接關系到圖書館能否成功突破傳統服務模式、能否得到長足久遠的發展,因此,加強圖書館館員的專業能力,提升館員的技能水平,是管理服務創新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對圖書館館員進行創新教育和管理,可以在崗前加強技能水平的培訓,包括對應聘人員進行全方面的知識結構、思想觀念、服務能力等方面的考核,對于已經在崗的館員則可以采用包括物質、精神、目標及競爭等形式多樣的激勵機制,以督促館員提高創造性、積極性及能動性。
在日趨成熟的網絡環境下,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圖書館的管理與服務工作中去,不僅使人們的閱讀行為習慣發生了變化,也促使圖書館工作面臨著更大的挑戰。擺脫傳統管理模式和服務方式的束縛,創新管理思想和服務內容,充分認清當前的網絡時代環境,是有效改革圖書館工作、進一步開放圖書館功能、實現圖書館工作健康長遠發展的前提條件。
參考文獻:
[1]賈建萍.網絡環境下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的研究[J].太原大學學報,2010(18).
[2]張雯婷.論網絡環境下的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5,(18):113-114.
[3]謝碧瓊.試論網絡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管理創新[J].教育研究,2017,(09);190.
[4]白秀梅.網絡環境下圖書館服務的創新[J].信息記錄材料,2018,(04);90-91.
作者簡介:蔡琬琰,女,1980年12月生,新鄉學院,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