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君



【摘要】利用平板電腦中的識字APP,結合智力障礙兒童的認知規律,運用平板電腦豐富的知識儲備,通過形象化識字、游戲化應用、同步式反饋、個性化互動提高一名小學低齡段輕度智力障礙兒童識字能力,多個角度激發該名兒童感官通道和學習興趣,促使認知能力、運用能力、自控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APP識字 形象化識字 游戲化應用 同步式反饋 個性化互動
【中圖分類號】G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3-0043-02
伴隨著信息技術和“信息素養”的革新潮,作為特教工作者的我也不斷地反思,信息技術能否為特殊兒童帶來福音,恰逢此時機,我所帶的一名小學低齡段輕度智力障礙兒童的識字學習遇到瓶頸,在多方權衡利弊之后我最終嘗試利用平板電腦中的識字APP提高該名兒童的能力,結合智力障礙兒童的認知規律,運用平板電腦豐富的知識儲備,從多個角度激發該名兒童的學習興趣,促使兒童認知能力及運用能力的提升。
一、形象化識字,促使兒童多感官參與
眾所周知,智力障礙兒童由于生活經驗的貧乏,表象不豐富、不清晰、不確切,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知識和技能[1],因此,傳統的識字教學需要教師花費大力氣教,兒童要反復、機械地認讀漢字,往往事倍功半,容易將所學漢字遺忘及混淆,造成費時、費力、效率低下的現象,因此,將兒童的聽覺記憶和視覺記憶有機結合起來,調動其多感官通道,進而讓其牢記所學漢字。比方說,在《孫悟空識字》APP中的花果山識字環節,運用一個個個形象生動的動態視頻,將枯燥難懂的漢字形容成簡單、明確、具體的象形字,如將“竹”這個字形象地比喻成幾片竹葉合在一起就是“竹”,“日”字形容成笑瞇瞇的太陽,“跳”字形容成一個小朋友在跳遠等,此種形象生動的漢字解說彌補了傳統識字法的缺陷,將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多種元素同時或交替呈現的方式,充分調動了此名兒童的視、聽、說,兒童的平均識字速度由原來的10幾分鐘縮短至4分鐘,多刺激手段增強學習成效。值得注意的是,APP識字化教學只是我們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它是一把雙刃劍,我們要用它,且要用好它,因此,在兒童學習時,成人一定須參與其中,共同體會游戲的快樂,在適當的時候進行講解,加深兒童的理解。
二、游戲化應用,提升漢字熟識度
智力障礙兒童無意注意占主導,有意注意發展緩慢,穩定性差,注意的轉移不靈活,而記憶的組織過程有缺陷,即不會利用分類、群集、中介和多余信息來記憶材料,識記速度緩慢,范圍狹窄,保持不牢固,再現不準確,理解記憶能力差[2]。因此,在教授輕度智力障礙兒童時,傳統的復習識字法易導致兒童注意力不集中,表面上認識了所學漢字,但認讀時則多次出錯,而《悟空識字》《洪恩識字》等APP則運用游戲化的故事場景,通過多次重復的方式讓兒童輕松愉悅地掌握漢字,比方說:《悟空識字》結合兒童熟悉的經典游戲《西游記》,通過“雪漫村”、“冰封島”、“蜘蛛森林”等故事場景,讓兒童在游戲中熟知漢字,正確指認一個漢字即給予一個笑臉,錯誤時及時給予糾正,當全部指認正確時就算闖關成功,如沒有闖關成功可換故事情節繼續闖關,此方法不僅考慮了低齡輕度智力障礙兒童的年齡、記憶和思維特點,還充分考慮了兒童好玩好動、注意力保持時間短這一特性,使兒童在活躍的氣氛中變“無意注意”為“有意注意”,提高了識字的興趣和效果,調動兒童的求知欲和表現欲,使兒童積極地快樂地參與識字教學。在這一環節,家長可陪伴在兒童身旁,當兒童能正確指認時給予肯定,當兒童求助時給予及時幫助,避免兒童形成無助感,當然,最重要的是要控制兒童游戲識字的時間,學習的同時保護兒童的視力,可以以完成一個闖關游戲為節點,進而鍛煉兒童的自我控制能力。
三、同步式反饋,及時檢測學習結果
查閱文獻可知,活動評估、階段評估和總結評估三者相結合的形成性評價方式能有效地度量兒童康復目標的實現情況[3],因此,形成性評價對智力障礙兒童識字學習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在《悟空識字》等APP學習中,精確記錄了兒童的每一次學習情況、練習進展、游戲進程及每一個漢字的熟練程度,通過圖表展示法客觀呈現兒童每個漢字的短期記憶能力、長期記憶能力、快速反應能力,通過后臺數據分析,及時讓家長調整學習難度,如將“三個生字、六個復習漢字”的學習要求改為“2個漢字、四個復習漢字”等,為每個兒童提供量身定制的學習方案。其次,一對一輔助教學平臺可將兒童的學習檢測結果直接傳到家長端,家長即使出差,也能檢測到兒童的作答情況。這種自主記錄兒童的學習軌跡,對學習進度、作答情況、任務完成情況等進行科學管理,可以更加明確兒童識字的側重點。
四、個性化互動,循序漸進推進教學
對于家長而言,個別化訓練常常是家庭康復訓練的難點,尤其是枯燥的漢字識讀,而識字APP的使用,讓家長借助這個教學平臺做到一對一個別化,家長可以有針對性地與自己的兒童進行交互,可以以制定計劃、布置作業、游戲互動、疑難解惑等形式與兒童進行互動,實現了人性化、個性化的一對一的互動。同時,家長可以通過iPad進行協作學習,當兒童遇到困難的時候,可以及時攻克難關,循序漸進推進教學,實現親子之間的交流、分享、互助等,營造共同學習、共克難關的氛圍。無論是傳統識字教學還是新型的APP識字教學,如果教師和家長不能用心地參與,那么皆會流于形式,因此,成人的指導和幫助對推進循序漸進教學非常重要。
參考文獻:
[1]肖非,王雁.智力落后教育通論[M],北京:華夏出版社, 2005:159-160
[2]梁斌言.智力殘疾兒童隨班就讀的理論與實踐[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2010:28-30
[3]許家成.智力殘疾兒童系統康復訓練[M],北京:華夏出版社,1997:13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