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璇
【摘要】在初中語文教學環節中,閱讀教學不僅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且教師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也極其重視。然而,在現階段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仍有很多的不足之處需要加以改進,因其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將產生極大影響。通過針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多方面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改進方案,以期望有助于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4-0087-02
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初中語文教學中一個重要的內容,因其不僅是語文學科考核的重點部分,更對學生的文學積累起到決定性的作用,由此可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所具有的重要意義。現如今,國家都在倡導素質教育,怎樣能夠強化閱讀教學水平,加強學生的閱讀能力已經成為了當下的熱門議題。現階段,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還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下面我們就針對這些不足之處進行分析和討論,并總結出一些有效的改進方案。
一、初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對閱讀教學認識不清
部分老師對閱讀教學的認知程度有限,只注重對教材內容的講授,而學生只能被動地跟隨,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掌握知識,沒有辦法領會閱讀的技巧,這樣的教學方式根本起不到效果。且閱讀的范圍太過局限,在教學過程中,都是以老師的講解為主,忽視了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在閱讀理解能力上得不到提升,領悟能力也不足,進而寫作水平也無法提高。
2.閱讀教學觀念落后
閱讀的過程是與作者進行心靈對話的過程,通過閱讀能夠體會文章作者想要抒發的情緒,感受文章中蘊藏的涵義,使靈魂受到熏陶。部分老師將自身放在教學的主導地位,而學生只能被動跟隨,長此以往,會讓學生失去學習的主動性,同時,這種教學方式也忽視了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育。
3.閱讀教學與生活實際脫節
閱讀理解是要將人們的生活實際以文學的方式表達出來,所有的文學作品都是來源于生活,只有具有豐富的生活經驗的人,才能夠寫出好的作品。但是在現實的閱讀教學中,學生脫離了社會只局限于課堂中,無法體驗生活,對生活的感悟少之又少。所以,這樣的教學方式,難免會有些得不償失。
4.學生文學素質較低、閱讀積淀不足
現如今,初中生的學業壓力越來越重,除了學校以外,還要在課外參加各類的補習班,很少有空閑的時間進行閱讀。此外,老師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都將自己作為主體,學生根本沒有多余的時間進行自我思考。不僅如此,老師一直對語文教學存在誤解,語文教學是為了讓學生學習國語文化,而大部分的老師卻認為,學生在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已經掌握了一定的閱讀解題能力,因此,就忽視了初中語文教學。這些因素都導致了學生閱讀積淀的不足。
二、針對初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困境的對策
1.教師應充分理解閱讀教學內涵和要求,拓展閱讀教學內容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老師先要對閱讀教學有一個很好的認知,同時,還要注重教學內容的擴展。例如,老師可以結合學生們的生活實際來進行課文講解,此外,還可以將學生在閱讀教學中體會到的真理應用到生活實踐當中,從而實現對知識的拓展。
2.改善教學觀念,利用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閱讀
首先,是情景教學。這一教學方式適用于閱讀難度較高,學生接觸比較少的題材的閱讀。因為學生還不具備較高的理解力,且老師在講解上也有一定的難度,所以,配合使用多媒體情景教學就能夠很好地彌補這一點,讓學生對文章有更好的理解。其次,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通過對文章關鍵詞和關鍵句子的講解,讓學生掌握文章所要表達的重點,以及作者想要抒發的情感,進而掌握全文內容。
3.引導學生養成閱讀的習慣,積累閱讀常識
老師要將學生作為主體,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進行自主閱讀,同時,要注重學生閱讀思維的養成,另外,在課后,老師也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適當減少學生的學習壓力,引導學生找到閱讀的樂趣,讓學生通過閱讀量的積累,以及文化素質的積累來提升閱讀能力。
閱讀可以幫助學生獲取豐富的信息、掌握多方面的知識,同時,閱讀還有助于自身能力的提升。伴隨著新課標改革,閱讀教學越來越受到了重視,老師要針對閱讀教學中的問題,為學生設計有效的培養方案,讓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從而更好地掌握閱讀技巧,同時,還要引導學生養成閱讀習慣,用最適合自己的閱讀方式,提升自身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胡維.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考試周刊, 2013(98):33.
[2]范麗芳.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學周刊, 2015(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