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立麗
【摘要】教學評價體系是否健全關系到學校對學生的評價是否全面。當前,多數中小學的教學評價模式過于腐朽,對學生評價的內容涉及過于單一,片面化的評價不利于家長與教師對學生有正確的認識。因此,本文的撰寫從多元角度的學生評價體系構建入手,改善當前教學評價中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多元角度 教學評價 全面發展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3-0232-02
在教育改革之初,教育界的多位專家就提出建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的重要性,然而教育改革發展至今,教育教學評價體系仍未得到完善,本文的撰寫將從實際角度出發,提出一些可供教學評價體系建設的參考意見,完善我國的教學評價體系的建設。
一、當前學生教學評價中存在的問題
1.程式化的評價
當前無論是普通教育或者是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教學評價模式過于程式化。本文中談及的程式化不僅僅指評價內容的程式化,也指評價方式的程式化。在現有的評價內容與體制來看,當前的教學評價中涉及到最為重要的問題是學生的成績是否良好,這是構成程式化評價的核心,也是教師和家長對一個學生產生第一評價的最終標準。家長或者老師都是圍繞著學生成績的高低,評判學生的道德素質,這不僅僅與教學教育的初衷相違背,更不利于學生全面健康的發展。
同時程式化的評價還指以教師評價為核心的評價模式,教師在對學生評價的過程中容易將主觀的情感帶入評價系統中,對于客觀合理的評價模式構建極為不利,這也是當前學生評價程式化的重要體現。
2.評價的有效性保障問題
部分地區的學校開始有意識的對學生展開多元的評價,在筆者搜集整理到的資料中,幾乎沒有學校對多元評價的結果真實性與可靠性進行核查。這就導致了開展多元評價體系建設的學校,在對學生給予一定的評價后,難以對某些方面評價的真實性進行核定,而這對于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極為不利。
二、基于多元角度建設合理的學生評價體系
1.教、學一體的評價體系
基于多元角度建設學生評價體系的核心還是難以脫離教與學,教是教師的責任,而教師也需要從教的某些方面,對學生有一定的評判,譬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遵守課堂紀律與學校紀律的程度進行一定的評價。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日常行為表現,觀察學生的思想與行為,對學生進行一定的評價,這個評價是來自于教師的主觀認識產生的評價。主觀評價中容易帶有教師的個人情感色彩,因此,該部分僅僅可以作為家長和校方對學生了解的一個參考評價。在多元角度建設的學生評價體系中,該部分并不是評價的核心。
教學一體的學生評價系統的核心是客觀的記錄與表現,其形式為多方參與,即家長、教師、學生都要參與到評價中。該評價系統的建設中客觀的記錄與表現是建立在以下幾個方面:
學生的學習成績,完整學生評價體系中的學習成績不應該是一次學習成績,應該是學生在一個學期內的相同科目的所有考試成績中,取掉最高分與最低分求得均值的結果,這才能真實的反應學生的知識掌握水平。
學生參與活動的基本情況,完整學生評價體系中學生參與活動的情況不應該是學生參與的某一個活動,而應該是固定周期內,學生參與活動的頻次。而校方應該有一定量表,檢驗固定周期內學生活動頻次的高低,以給予學生不同的評價。
學生的個人素質,完整的學生評價體系中個人素養的評價部分是最難展開的。在該部分的評價中,應該重視對學生日常行為的記錄,教師應該對學生的日常違規、好人好事等行為均有記錄,以得到真實可靠的評價。在此環節中也需要家長、教師、學生的多方參與。首先家長需要對學生的行為進行一定的評價,通過家長的反饋,更好的了解學生的日常狀態,校方可以提供一定的量表,讓家長填寫學生的日常行為,譬如是否幫助做家務、是否能夠做到基本生活自理、是否孝順父母等等;通過教師需要記錄學生的日常是否有違規行為、是否做到尊重老師等等;通過學生需要記錄學生之間是否相處融洽、學生在私下是否有壞習慣或行為等等。通過三方約束,能夠對學生的個人素質做出可靠的判斷。
2.通過監管,確保評價內容的有效性
在學生多元評價體系構建中,學生的個人素質評價是最為困難的,其效率也是最難保障的。如果校方要將多元評價結果作為學生升學路上的參考,那么家長可能會存在不真實報告的行為。為了避免這一問題,就需要對多元評價設置相應的監管部門。通過不定時的訪問、不定時聽課等等方式,考核家長、學生、教師的評價是否合理,確保評價內容的真實可靠。
三、結語
從多元角度評價學生,無論從行為上抑或是精神上都能起到良好的規范作用,通過對學生思想與行為的規范,引導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從當前我國的教育教學現狀分析,重智輕德是無法規避的社會問題,唯有通過不同的評價規范,才能徹底解決當前的教育問題。
參考文獻:
[1]劉曉慶.多元評價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華少年,2017(03):163.
[2]陳亞軍.淺談小學數學高效課堂下的多元評價[J].好家長,2016(51):99.
[3]苗紅.多元智能理論用于初中語文教學的實踐[J].課外語文,2016(14):56.
[4]付萬久.淺談小學數學有效課堂中的教學評價[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1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