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瑩
【摘 要】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追求。書籍能帶給人們精神上的滿足,在閱讀書籍的過程中人們對于書籍裝幀設計也越來越關注。書籍裝幀是將材料和工藝、思想和藝術、外觀和內容、局部和整體等完美融合在一起的綜合性設計,從而使書籍更加美觀。優質的書籍裝幀對于書籍來說,既是一種保護又是一種有效宣傳,能夠使閱讀者保持良好的閱讀心情,有利于提高閱讀效率和閱讀質量。本文從書籍裝幀設計概述入手,進一步對書籍裝幀設計的內容與形式間的關系進行具體闡述。
【關鍵詞】書籍裝幀設計;內容;形式;關系
中圖分類號:J5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06-0136-01
一、書籍裝幀設計概述
我國書籍裝幀設計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即原始書籍裝幀時期、古代書籍裝幀時期、近現代書籍裝幀時期。原始書籍裝幀設計是利用繩子將相關載體串聯在一起,其載體種類較多,如甲骨、陶器、青銅、玉石等。古代書籍裝幀設計分為造紙術發明之前和之后兩個不同的階段。在造紙術發明之前,以竹木作為書籍的載體,并利用繩子將其編在一起。造紙術發明之后,則書籍裝幀設計有了現代書籍的雛形,出現了經折裝、旋風轉和蝴蝶裝等多種設計形式。近現代書籍裝幀設計已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設計者積極學習國內外優秀書籍裝幀設計技術,從而有效推動了書籍裝幀設計的多元化發展。現代書籍裝幀設計與先進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和融合,使其內容和形式更具多樣性,能夠為讀者帶來視覺上的享受和良好的感官體驗。
二、書籍裝幀設計中內容與形式的關系分析
我國書籍裝幀設計的發展在時間和空間方面都發生了較大變化,主要通過設計的具體形式和內容來體現。書籍裝幀是基于文化和藝術的一種傳播載體,必須與藝術審美特征相符合,因此在書籍裝幀設計過程中,要求設計者將形式和內容有效結合起來,確保通過各設計元素的有序安排來實現整體美。特別是現代書籍裝幀設計在形式上發生了很大改變,讓設計形式變得更具多元化,但無論怎樣變化,都需要遵循書籍內容和形式的統一和協調。因此,對于書籍裝幀設計而言,如果在內容和形式的安排上缺乏協調性和統一性,則設計出的效果會大打折扣。
在實際書籍裝幀設計中,無論是形式還是內容都不能孤立存在,兩者之間離開任何一方,另一方則沒有了實際意識,內容和形式之間的特點十分顯著,可以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具有統一性。由于在書籍裝幀設計中要遵循整體性原則,因此書籍裝幀設計中內容與形式的統一正是建立在整體性原則之上,根據書籍內容來決定具體的形式表達,即通過形式將書籍的內容更好、更完整地表達出來。
在具體書籍裝幀設計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的設計都需要依據書籍的主題和內容來進行,在具體設計過程中既不能忽略書籍的內容又不能在設計過程中脫離形式來進行設計,書籍裝幀設計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其達到內容和形式上的完美統一,以此來更好地發揮書籍裝幀設計的藝術價值。
(二)具有互補性。在書籍裝幀設計過程中,通過內容和形式的有效配合,兩者之間要達到有效互補,這樣就能更好地展現出書籍裝幀所要表達的藝術效果。不僅要有豐富的內容,同時還要具備華麗的外表,這樣才能更好地吸引讀者,更好地宣傳書籍內容。因此在具體書籍裝幀設計過程中,不僅需要有豐富多彩的內容作為支撐,在形式上還要做到主次分明,讓內容和形式遙相呼應,取長補短,以此來提高書籍裝幀設計的閱讀、欣賞和收藏價值。
(三)具有強化性。在書籍裝幀設計過程中,只關注內容與形式的統一性和互補性是遠遠不夠的,書籍裝幀還需要具備強化性,這樣才能促進書籍裝幀設計中內容與形式和諧關系的穩定發展。在設計過程中,不同類別的書籍還需要采取不同種類的設計形式來表達,從而讓每種類型的書籍都能找到一種最適合自己的設計形式。比如在設計藝術氣息較濃的書籍時,應重點突出其藝術表現力,在設計的過程中設計的形式應該強于內容,形式上要有創新。學術或其他領域的書籍,設計的內容要強于形式,但這也是相對而言的,絕不是獨立和絕對存在的。所以形式與內容在設計過程中要尋求一個平衡點,這個平衡點也就是設計的主次點。
三、結語
書籍裝幀設計屬于藝術設計范疇,因此在書籍裝幀設計過程中要遵循藝術的形式美法則和設計規律,要突破傳統思想的束縛,通過重塑和創造給人們帶來視覺上的沖擊。在設計過程中,需要與現代藝術形式有效結合,實現形式和內容的協調統一。在保持書籍裝幀設計美感的基礎上,學會把握設計的形式和內容之間的度,通過創新將“美”與“新”作為書籍裝幀設計中形式和內容的重要構成因素。
在書籍裝幀設計過程中,要求設計者投入真情實感,體會設計內涵,從而達到設計的形式和內容完美統一,全面提高書籍裝幀設計的美感和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