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子璇
【摘 要】音樂在提高一個人的素質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大學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大學音樂教育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仍然存在著一些不足。本文分析了大學音樂教育的重要性,并根據當前大學音樂教育的發展現狀,提出了今后發展的優化策略,旨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工作的開展。
【關鍵詞】大學;音樂教育;優化;途徑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06-0181-01
一、大學音樂教育的重要性
(一)提高大學生的審美能力。新時期的教育教學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大學期間的音樂教育,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大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與美的基本素養,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音樂教育活動的開展,才能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學生審美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提高大學生的創造能力。通過音樂教育,能夠培養并發展大學生的業余愛好,豐富大學生的業余生活,開拓人的思維與視野,提高人的音樂感知能力。對色調、節奏、音調等基礎知識的了解和認識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參與熱情。用積極、美好的音樂引導學生努力嘗試和探索,久而久之,則會起到激發他們學習熱情與生活創造力的作用。
二、大學音樂教育的發展現狀
(一)學科設置不合理。現階段,國內大學音樂教學工作仍然實行學分制,成績以及學分依然是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也是最終標準。大部分學生在選課的時候會選擇音樂這門學科,最終目的是為了順利拿到畢業證。抱著這樣的心態,學生怎么可能全身心投入到系統音樂知識的學習中?長此以往,音樂這門選修課的設置就失去了其意義。
(二)觀念意識淡薄。就當前國內大學教育教學工作的整體情況來看,音樂這門學科在整個教育教學活動中所處的位置有點尷尬,很多高校的課程設置中,音樂只是一門選修課,任課教師自身的意識觀念比較淡薄,上課方式完全娛樂化。很多教育教學活動根本顧及不到學生藝術素養的提高,嚴重影響了最終教育目標的實現。
(三)教育目標不清晰。為了響應素質教育的號召,很多高校都設置了音樂課,而且根據課程要求編制了相關的教育教學目標。不過對這門學科的定位不是很明晰,特別是一些專科類院校,將教育工作重點放在頂尖人才的培養上,對于普通音樂學生的培養聽之任之。能成為頂尖音樂人才的畢竟為少數,多數學生只是在學習的過程中積累基礎知識,獲得審美能力與鑒賞能力的提高。
總而言之,當前大學音樂教學仍然存在著音樂教學課程設計不合理、師資力量薄弱、教學設備緊缺,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脫節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了素質教育目標的實現。
三、大學音樂教育改進路徑分析
(一)優化課程設計。必須要轉變觀念意識,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逐漸構建出一個完整的、科學的教學體系。比如說在音樂課程設置上,要構建一個具有漸進性、綜合型的課程體系,從簡單的基礎知識到深層的精神文化品質,從古代到現代,從國外到國內,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在層次上,要因材施教,從理論知識的學習到音樂技能的掌握,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只有不斷優化課程設計,才能進一步提高當代大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與評價、鑒賞能力。
(二)改革音樂教材內容。要積極組織具有實踐經驗的學者、專家,結合當前大學音樂教育教學的實際情況,對當前使用的音樂教材內容進行改進與完善。在對音樂教材進行改革的過程中,要注意體現其簡明性、實踐性和系統性,尤其是要注意教材內容的普及性與提高性。
(三)創造良好的音樂教學環境。要營造良好的音樂教學環境,引導并形成一個輕松、愉悅的音樂學習氛圍。如何讓學生重視這門課程、熱愛這門學科,是任課教師需要研究和思考的問題。例如,通過多媒體教學工具,創造出所需要的教學情景,讓學生更好地了解作品,提高學習效率。
(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要不斷提高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為此,學校可以自身的實際發展狀況為依據,聘請校外專業素養較高的音樂人士為兼職教師,也可以加大對本校音樂教師的培訓力度,為本校音樂老師提供再教育、研修深造、交流溝通的機會。還可以為本校頂尖音樂人才提供留校任教的機會,來緩解師資力量不夠的問題。
四、結語
綜上所述,經過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目前國內大學音樂教育雖然整體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從各個院校的實際狀況來看,仍然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作為音樂教育者的我們,必須要認真對待這些問題,結合工作實踐,尋找完善策略,推動音樂教育工作的有效發展,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與審美能力,實現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劉國平.關于大學音樂教學中學生音樂創造力培養研究[J].黃河之聲,2016,(17):52.
[2]胡光燾.大學音樂教育現狀及對策分析[J].黃河之聲,2016,(15):31.
[3]楊佳.綜合性大學音樂教育模式淺析[J].知識經濟,2016,(21):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