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駿 莊均強
摘要:隨著高校大學生社團的興起與發展,必然伴隨著在社團建設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如何正確解決大學生社團建設過程中的不足,更好地實現大學生社團組織的健康發展是極其重要的。創建學習型社團組織,以文化建設作為大學生社團工作的重點工程,是擺脫傳統的社團組織短板的根本所在。本文通過對高校學習型社團組織的文化建設與大學生社團工作中進行的理論學習、探索創新、大膽實踐改革的探討,以期探索出一條適合高校大學生社團發展的創新之路。
關鍵詞:社團;學習型組織;文化建設
大學生社團作為學校教育活動的重要載體,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和有力方式。[1]大學生社團是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自發組織和自主選擇的,對于培養、提高學生適應社會和人際交往能力以及自身的興趣特長大有好處。[1]當前高校大學生社團也在蓬勃發展,然而,隨著高校大學生社團的興起與發展,也必然伴隨著各種問題,如何正確解決大學生社團所出現的問題是極其重要的。國內外對此亦進行過較為廣泛的研究和探索,但大多數是以單一的管理學為出發點的,高校大學生社團作為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群眾組織,是以他們共同的愛好和興趣為紐帶自愿組織起來的,這就是所謂的文化建設。鑒于大學生社團根深蒂固的文化,通過創建學習型社團組織能夠實現以文化引領社團的建設,實現當代大學生社團發展的新形勢。通過考察高校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的實施情況可以發現,凡是社團組織學習能力強的高校,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實施的成效就比較突出,大學生素質的整體狀況也比較好,文化氛圍也更突出。大學生社團以開展各種各樣的學習活動提升社團的文化氛圍為主要目的,通過學習把理論轉化成成果,帶動社團組織整體發展。
一、重視思想理論學習,把握社團建設方向
當前,大學生社團是大學生素質拓展重要載體和主要陣地。[2]社團活動是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的重要內容,在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中,社團活動被列為其中一項重要內容。[2]學習型的社團組織以培養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為核心,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促進大學生社團整體全展為目標。學生社團作為大學生展示才華智慧、實現自我的展示平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隱蔽課程。因此,實現社團的文化建設離不開思想理論的學習,通過以創新的思政教育理念指導學生社團,加強高校理論學習型學生社團的建設。學生社團是新形勢下開展學生工作的重要載體,尤其是理論學習型學生社團在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尤為突出。加強高校理論學習型
通過高校重視社團的理論學習,把文化建設列為社團發展的重點。理論學習并不是只學習文件,需要結合實踐工作,學習思想理論才是創建學習型社團組織的目的所在。理論學習是所有社團發展實行的指南,沒有理論做指導,社團發展就失去了方向,就不能形成氣候。高校社團只有重視思想理論學習,使得社團組織大興學習之風、討論之風、研究問題之風,才能取得長足發展。
二、加強制度建設和指導,推進社團建設發展
(一)建機制學而有恒
社團建設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形式。[3]通過開展社團文化建設滲透社團組織教育,創建學習型社團組織和社團文化建設結合在一起。首先有學習氛圍的社團環境有著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作用。同時,培育社團文化環境,要努力通過制度建設,培育良好的文化氛圍,對社團文化建設進行正確的引導和管理,使之沿著正確的方向健康發展。
在眾多的大學生社團組織中,往往社團組織在學習過程中不能持之以恒,社團成員表現不活躍,作用相對弱化。在這方面,可以采用一些積極的措施,讓社團成員體驗到學習的快樂,使得學習成為持續性的工作。讓社團成員想去學、樂于學,經常學,真正通過學習促進自身對社團建設的提高。
(二)循規律學而有方
大學社團作為學生課外活動的主要載體,越來越受到重視,它的作用也在不斷的得到提升。[4]學習型社團組織通過對大學生社團管理的內容進行修改和調整,使其具有層次性、系統性和可操作性。要按照規律把高標準和低起點的管理結合起來,體現層次性和可操作性,要理論聯系實際,讓大學生社團組織更多地研究大學生的學習生活與人際交往,引導大學生養成健康的心理素質和文明的生活方式。
按照創建學習型社團組織的要求,遵循規律、按部就班進行理念教育,不斷提高社團成員的學習自覺性,使學習成為一種經常化、普遍化、制度化的行為,提高社團成員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達到提高社團組織整體素質的目標。在進行學習型社團組織建設的過程中,不能盲目的進行,要遵循社團建設的一般規律,以學習方法的有效性為突破口,進一步深入社團文化建設的進行。
(三)應時勢學而有新
大學生社團是大學生成長和發展的重要“課堂”。[5]通過大學生社團社會實踐交往活動滲透的教育形成良好的社團文化氛圍。學習型社團組織應該鼓勵社團成員積極參與社會交往和社會實踐活動,來實現教育的有效滲透,這是社團成員自我提升的一個重要形式和手段。社團成員積極參與社會交往,對培養自身良好文化素養的形成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同時,有意識地組織社團成員利用寒、暑假進行社會調查,接觸社會,更多地了解國情、民情,達到拓展視野的目的,從而增強社團的凝聚力和成員的責任感。
學而有法,法無定法。在進行社團建設時,學習型社團組織應突破傳統的觀念束縛,在模式和方法上進行新的嘗試和操作,做到與時俱進。在新形勢、新情況下在社團中建立創新學習方法,提升文化內涵。一方面既可作為社團建設的的有益補充,推動各社團的健康發展;另一方面又可推進素質教育、發展學生個性。
(四)重實踐學以致用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途徑,學習型社團組織的建設也離不開實踐。通過拓寬途徑,建立開放模式,以促使社團教育功能的最大化。學習型社團組織應積極采取各種現代的教育方法,充分發揮第二課堂的教育功能,組織大學生開展豐富多彩、寓教于樂的大學生社團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通過開闊大學生的視野,把大學生社團活動的教育滲透到學校管理、服務工作的各個領域,通過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管理育人、環境育人全方位、多渠道開展教育,由以學校教育為中心, 輔以大學生社團活動的教育模式轉變。[6]
高校學生社團組織尊重和發展了大學生的主體性,增強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動性,能使大學生在社團活動的參與中實現自我教育。社團組織是由有共同興趣愛好的學生自發成立的、為實現成員共同愿望而開展活動的學生組織,它可以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促使思想政治教育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學生,做到以學生為本。雖然有豐富理論作為指導,但是只有空洞理論,缺乏
實踐意義的理論是沒有實際意義。學習型社團組織應該把社團建設理論知識,不斷的運用到社團組織發展之中。用理論去指導建設,用實踐來檢測理論,積極探索一條符合高校學習型社團組織實際情況的建設新思路。
三、結語
大學階段是個體成才發展的重要階段,是大學生社會化的關鍵時期。近年來,隨著高校規模不斷擴大,大學生社團發展迅速,大學生參與社團的熱情激增,社團成為大學生課外活動的首選,可以說,大學生社團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引導學生適應社會、促進學生成才就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已經成為了影響大學社會化的重要因素,能對大學生社會化起到重要的作用。如何實現學習型社團組織的建設,引導和支持大學生社團的創新發展,已成為一個迫切而現實的問題,目前對本課題的研究基本上是多注重理論,而輕實踐性、實效性和創新性。
總之,創建學習型社團組織是社團獲得長足發展的重要保障之一,以建設學習型社團組織為目標,全面推進學生社團文化建設,真正把學習型社團組織建設的成效轉化為自身的社團文化。以學習帶動文化建設,使大學生社團組織得到和諧持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牛健,楊震.對加強大學生社團建設的幾點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下),2017,(第12期).
[2]唐東升.大眾化文化背景下黨的工作進學習社團新機制探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高教,2010,(第4期)
[3]尹超.社團建設與校園文化建設淺談[J].文學教育,2017,(第13期).
[4]牛海龍.有效發揮大學生參與社團活動主動性的研究[J].內蒙古電大學刊,2017,(第1期).
[5]馬娟.論校園文化視野中的大學生社團建設[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3).
[6]李紅凌.大學生理論社團引導和管理的思路[J].北京教育(德育),2017,(第11期)。
作者簡介:馬駿,1992.8,男,漢,山東青州,100091,中共中央黨校 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發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