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乃旭 劉志剛
摘 要:當代大學生需要具備一定自我管理能力,這不僅是人才未來發展需求,還是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必然選擇,在明確自我管理內涵基礎上,進一步培養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大學生更好的適應未來社會發展形勢,滿足更高層次的發展需求。本文主要就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培養進行分析,結合實際情況,提出合理的培養途徑。
關鍵詞:大學生 自我管理 能力培養 綜合素養
任何的管理都不能脫離開管理主體而存在,對于大學生的管理亦然,只有充分的調動大學生自我管理的主觀能動性,才能真正的發揮出管理的積極作用,才能實施好管理的各個層面,才能促進管理的行之有效。“教”與“受”必須相得益彰,有“受”才有“教”,在“教”的過程中提高“受”的服從性和依從性,才能真正達到“教”的目的和要求。
一、大學生自我管理內涵
大學生自我管理內涵可以從廣義和狹義角度進行分析,廣義角度來看,大學生自我管理主要是強調為了實現大學生高等教育培養目標,滿足社會對大學生個人素質發展需求,整合教育資源,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利用科學合理的管理方法,組織的自我認識、自我組織和自我控制等一系列自我學習活動,有針對性培養大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能夠自覺的去自我完善。從狹義角度來看,自我管理作為其他活動開展的基礎,學生自我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響到后續活動有序開展,培養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主要是為了協調生活中各個要素,盡可能的提升大學生綜合素養,以此來適應社會未來發展需要。
1、自我管理的實施來自于兩個層面
一方面作為高校管理者,要在現有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和規程內,在大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要求的基礎上,對大學生日常學習生活實施監督和管理,要積極的促進對于自我管理有力的因素,及時糾正和改變對于自我管理有害的因素,真正的起到教育和監督的主導作用,從而提高大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另一方面大學生作為自我管理能力培養的受教目標,也要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及大學相關制度,積極配合學校開展各項促進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的相關活動,積極的相應和要求成長與進步,不斷地完善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從而有主動、有創造、有約束、有目的的提高自身素質的全面發展。
2、自我管理的目標分三種類型
第一種類型是大學生的自我管理,大學生首先要通過自我管理來實現自身的獨立,培養自己獨立的人格,注重自我道德品質的修養,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和世界觀,從而在短暫的大學生活中,為漫長的社會實踐和生存打下良好的基礎;
第二類型是正式群體的自我管理。參與正式群體對于大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其往往具有正性的能量導向作用和積極的推動作用,從而為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廣闊和夯實的平臺,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
第三個類型是非正式群體的自我管理。對于非正式群體更能考究大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對于分析非正式群體中存在的正面與負面效應以及如何正確處理兩者關系,都對大學生自身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以此來促進大學生處理復雜事務的能力,從而為實現有效的自我管理提供鍛煉和實踐的平臺,使其能辨別是非曲直,提高自我認知能力和自我把控水平。
二、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培養的有效途徑
1.提升大學生自我管理意識
高校管理人員應該明晰當前大學生自我管理重要性,注重激發大學生自尊心和責任感,激發內在精神動力,選擇合理的自我管理指導方法,提升大學生自我管理質量和成效,培養更高素質、高水平人才[4]。基于此,首先,應該喚醒大學生自我管理意識,學習更多的基礎理論知識;其次,還應該注重對大學生自我管理的引導,言傳身教,教育管理者需要樹立積極的榜樣模范帶頭作用,結合大學生日常生活、學習特點,整合教育資源,有針對性開展引導和管理工作,實現大學生自我管理實踐。在明確目標下,實現學生的分層管理,將工作落實到實處;最后,建立完善的大學生自我管理評價體系,充分發揮大學生主觀能動性,提升管理成效。
2、采取以大學生自我管理為中心的指導方式
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重點還在于培養大學生自我管理的認知水平和自覺意識,讓其充分意識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只有自覺、自立的去進行自我管理,才能做到事半功倍。高校管理者要充分調動大學生自我管理的熱情和積極性,從實踐和能力上進行指導和評估,對于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組織管理模式,要多元化、多方面、多層次進行指正和教育,做好規范工作。首先要重視大學生思想和心理的積極干預,做好表率作用,防微杜漸避免在自我管理過程中發生不良的事件,對大學生進行自我管理的信心和能力產生嚴重的影響和消極的后果;其次要善于管理學生群體,利用學生干部來加強管理和溝通,從而更有效的發揮管理的基層作用;再者,管理的目標在于統籌規劃、全面發展,要制定詳盡的工作計劃有的放矢的實施管理工作。
3、積極營造有力的環境氛圍
眾所周知,環境在人的發展和變化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過程中要創造積極健康的環境氛圍,才能潛移默化的提高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要實現這一目的,首先要給予充分的自我管理空間,要以大學生為主體,多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從而制定更恰當、更合理的規章制度來促進和約束大學生的自身行為;其次要增進大學生自我管理的參與過程,不但作為被管理者也作為管理者的身份來實現全面管理,積極培養自我創造力,提高自我管理參與力度,自行做到維護各項規章制度,從而自覺有效的接受管理和完善管理。
4、加強大學生自我管理的組織建設
如何具體實施大學生的自我管理,還需要有充足可靠的平臺,這就為學校各類組織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并促進了組織的建設。只有充分的發揮這些組織的廣泛平臺作用,才能更好的鍛煉大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高校既要注重各類組織的建設,同時要把控正確的組織方向,不能盲目的為了建設而建設,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對于組織成員的選舉要公平、公正、公開,要大力提倡能力有效、敢于參與和積極創造的價值觀念,鼓勵學生參與組織活動,在活動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結語:
在高校大學生自我管理中,管理者應該注重整合教育資源,喚醒大學生自我管理意識,養成良好的自我管理習慣,能夠明確自我管理對于未來發展的重要性作用,綜合素質全面發展。大學是創造“知識型人才”的溫床,是為社會提供“知識工作者”的重要來源,因此,大學的教育工作就顯得格外重要。然而,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事業有成,大多數還只是默默無為,然而在實現理想、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人的發展是多方面的,不只有一種結果和可能,但前提是要有良好的自我管控和自我決定能力。因此,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是通往成功的必然途徑,是高校培養的最重要目標。
參考文獻:
[1]張健,王永利.80后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培養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高教版),2012,31(11).
[2]崔文予,楊俊福.淺議當代大學生的自我管理[J].大連民族學院學報,2002.(5).
[3]陳金春.堅持高校德育重在自我教育的原則[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