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豪
摘要:互聯網金融是一種全新的金融服務模式,其主要是借助移動通信技術及互聯網技術等大量現代化信息科技來實現資金的互融互通。由于互聯網金融赴較晚,仍處于發展初期,相比于金融行業的六大發展模式,其在金融監管及法律等層面仍有諸多亟待改進之處。目前,我國的互聯網金融稅收管理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為此,本文首先對當前我國互聯網金融稅收管理面臨的主要挑戰進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完善互聯網金融稅收政策的措施,以期促進我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稅收;政策
針對互聯網金融這一全新的金融服務模式而言,稅收政策不僅可以監督和管理互聯網金融行業,而且對于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發展也具有一定的扶持作用。從當前的情況來看,我國的互聯網金融稅收政策正面臨著諸多的挑戰,嚴重影響著我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發展,所以,為了推動我國互聯網金融事業的更快、更好發展,對互聯網金融稅收政策進行分析和探討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1.當前互聯網金融稅收管理面臨的挑戰,基于稅制結構的考察
目前互聯網金融的稅收管理普遍存在著結算辦法和交易環節無紙化以及稅收管轄權交叉重疊等現象,從而導致課稅節點的捕捉存在著較大的難度,而且也難以判定應納稅所得的性質歸屬。然而,根據互聯網金融推動者提倡的云計算技術及大數據平臺,倘若那些技術革命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則必定可以有效的提升那些稅收征管技術的效率并減少其成本投入。目前我國互聯網金融稅收管理面臨的挑戰主要表現在如下幾方面:
1.1國內的流轉稅在稅制結構中占據較大比例,無法適應信息化時代新興產業的發展需求
應從互聯網時代給稅制結構變遷造成的內在影響著手來探討互聯網金融的稅收問題。我國的稅制結構的演化及變遷主要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傳統的農業社會,由于生產力發展水平有限,通常采取的是原始直接稅[1]。因為社會剩余產品不足,此階段主要采取“量入為出”的財政預算管理辦法。第二階段是工業化階段。隨著工業革命的不斷推進,社會分工變得更加細化,各種專業化管理辦法也日益增多,此階段主要采取以流轉稅為代表的現代間接稅[2]。而增值稅則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一種。將增值稅貫穿于銷售及生產的全過程,可以有效的彌補傳統營業稅重復征收的不足,滿足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需求。第三階段是信息化階段。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各個領域均實現了快速的發展,各種信息處理及儲存能力已遠遠超出了經濟的增長速度。傳統的商品流轉環節也日益模糊,捕捉征稅節點的難度也日益增大,稅源結構也日趨繁雜,現代間接稅體系已經無法滿足信息化時代的稅制改革需要。雖然所得稅(特別是個人所得稅)需要投入較高的征收成本,且會對個人隱私信息產生侵害,申報程度也非常復雜,可是依舊只能采取此種稅收政策。盡管后來提出了構建“流轉稅與所得稅并重”的雙主體稅制建設目標,可是依舊無法徹底改變流轉稅較高的稅制格局,而此種以流轉稅為主體的稅制結構卻無法適應信息化時代新興產業的發展需求。因此,應盡快編制出能夠與信息化時代相適應的以所得稅為主體的現代稅制結構。
1.2國內企業所得稅與個人所得稅相互分立的“古典所得稅制”存在著一定的經濟性重復征稅問題
現階段,國內采取的是以古典所得稅為主的稅收模式,在征收股息所得稅方面往往會出現重復征收的情況,這樣便會對企業的投資決策產生嚴重的影響,嚴重影響企業資源的合理配置。雖然各國制定出了許多解決方案來處理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重復征收的問題,而歸集抵免法則是其中最為常見的解決方案,即企業股東階段的個人所得稅可部分甚至全部由企業階段所繳納的公司所得稅來抵扣。可是此種辦法依舊無法改變國內稅收重復征收的問題。針對互聯網金融公司來說,此種稅收重復征收的影響更加明顯。譬如,針對售賣創意的眾籌,在開展股權式眾籌的過程中,為了達到公司法等法律的要求,通常采取“合格投資者領投加上代持股份”的辦法。借助眾籌項目來吸納資金,之后出資人則再根據投資占比設立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合伙公司,然后再入股項目企業,獲得項目企業出讓的股份。采取此種運行模式,極易出現個人所得稅與公司所得稅得重復征收的情況[3]。
2.完善互聯網金融稅收政策的措施
2.1根據互聯網金融業務類型的不同,制定相應的利益相關主體的應稅節點
互聯網金融牽涉到第三方支付、P2P網貸以及眾籌等許多業務形態,而這些業務形態之間均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差異。所以,應根據互聯網金融業務類型的不同,制定相應的利益相關主體的應稅節點。
①眾籌應稅節點。例如,針對募捐式眾籌,可采取全面性免稅。而借貸式眾籌已經轉變為了P2P借貸模式,所以,主要針對股權式眾籌與預售式眾籌的稅收問題進行探討。預售式眾籌屬于一種銷售行為,所以,得到的眾籌資金屬于一種銷售收入,應繳納一定的流轉稅,而且應將項目發起人所獲得的收入列入所得稅的應納稅所得額范疇,同時,應將出資人投入的資金當作一種購買性支出納入相關的成本費用并征收一定的流轉稅。股權式眾籌主要包括個人與企業兩種:站在個人的角度來說,由于我國個人股票市場交易所獲得的利益無需繳納個人所得稅,而獲得的股息紅利則需繳納一定的稅收,所以,應根據眾籌資金的獲利來源來征繳稅收。
②P2P網貸與第三方支付的應稅節點。在當下國內P2P網貸監管與運營尚不健全的新形勢下,應將P2P網貸平臺企業作為稅收管理的重點,同時,貸款人與借款人可根據以往處理金融業借貸的辦法來進行稅收管理。同時,應依據是否形成資金池來處理P2P網貸平臺的稅務[4]。
倘若P2P網貸平臺只是起到撮合交易的作用,由借款人將資金通過監管銀行直接劃撥給貸款人,貸款人只需支付一定的中介費用給網貸平臺,而中介費用的稅務則可根據服務業中的經紀業務進行處理。倘若采取的是資金池式經營模式,貸款資金先劃撥至網貸平臺賬戶,之后貸款人再從網貸平臺獲取,為了避免出現網貸平臺攜款潛逃情況,則應根據金融業“營改增”的處理辦法,先將網貸平臺賬戶中的資金當作一筆信貸資金,將其作為進項稅額進行入處理,同時將其列入監管銀行的專門監控賬戶進行管理,待日后網貸平臺把資金劃撥給借款人后,再將此信貸資金當作銷售進行處理,并繳納一定的銷項稅額。如此一來,不僅可以確保增值稅抵扣鏈條的完好性,而且也可以更好地管理資金,防止發生“龐氏騙局”。
第三方支付與P2P網貸類似,其也存在著資金池問題,故也可以采取相同的稅務處理辦法來降低金融風險。通過抵扣增值稅的進銷項,不僅可以確保資金的安全,而且也可以有效的降低第三方支付公司及網貸平臺的稅收負擔。
2.2遵循互聯網金融稅收公平和優惠原則
隨著“互聯網+”有關產業的不斷發展,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也隨之出臺。然而,在編制稅收優惠政策時,應嚴格遵循稅收公平的原則。即針對互聯網金融公司和傳統金融公司等一切從事互聯網金融的同種業務均應采取一致的稅收政策。
長期以來,國內的傳統金融行業普遍存在著稅負輕重不一的問題,因為部分市場經濟較為發達的區域對銀行業的稅收管理是以所得稅為主,只需繳納少數的流轉稅,所以,針對流轉稅來說,國內銀行業的稅負可能稍微較高。然而,從所得稅與流轉稅的綜合角度來說,截至2010年,國內銀行業的稅負水平均比較低。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因為傳統金融業的“營改增”仍處于發展初期,尚面臨著諸多的難題,如何將增值稅更好地應用于互聯網金融的新興業態,仍需等“營改增”順利推行并成功試運行后,方有可能被列入互聯網金融稅收政策行列。因此,在增值稅轉型的特殊階段,在管理互聯網金融企業的流轉稅的過程中,可為其提供某些免稅優惠政策,然而,在管理所得稅方面,必須嚴格遵循稅收公平的原則,以便將稅收的國民待遇原則充分地反映出來。
3.結語
綜上所述,可以發現,目前我國互聯網金融稅收管理面臨著諸多的挑戰,一是國內的流轉稅在稅制結構中占據較大比例,無法適應信息化時代新興產業的發展需求;二是國內企業所得稅與個人所得稅相互分立的“古典所得稅制”存在著一定的經濟性重復征稅問題,因此,我們不僅應遵循互聯網金融稅收公平和優惠原則,而且還應根據互聯網金融業務類型的不同,制定相應的利益相關主體的應稅節點,這樣方能使國內的互聯網金融稅收政策得到全面的優化,從而推動我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 葉婭莉. 對互聯網金融稅收政策的分析[J]. 財經界(學術版). 2015(05)
[2] 劉磊,鐘山. 互聯網金融稅收問題研究[J]. 國際稅收. 2015(07)
[3] 吳莞生. 我國互聯網金融的意義及機遇分析[J]. 科技視界. 2015(25)
[4] 曹雅璇. 試論基于互聯網經濟環境下的金融變革[J]. 現代營銷(下旬刊). 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