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奕含
摘 要 廣播電視媒體和新媒體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廣播電視行業面臨著被時代淘汰的危險局面。面對這種形勢,廣播電視臺要順利時代的發展潮流,主動出擊,縮短自身和新媒體之間的差距,合理運用新媒體的資源和有利條件發展自身編輯業務,傳播時代真實聲音和故事。
關鍵詞 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編輯;創新發展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8)210-0034-02
和傳統的廣播電視媒體相比,新媒體具有傳播速度快、信息量豐富、互動性強等優點,打破了時間和空間上限制,實現了隨時隨地進行信息傳播的功能,適應當前個性化發展需求,為人們接受和傳播信息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在這種形勢下,廣播電視必須改變現有的發展思路和模式,實現多媒體的融入,尋求和新媒體的切合點,重點創新和發展編輯業務,結合新媒體的技術優勢為人們群眾提供高質量的廣播電視節目。
1 新媒體的概念與基本特點
新媒體主要利用信息技術、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等,通過互聯網、衛星通信等多種渠道,和電腦、手機等移動終端進行融合向用戶提供信息服務和娛樂服務等。作為一種新的環境,新媒體主要包括網絡媒體、智能移動媒體、數字報刊雜志和數字電視等形式,從某種意義上說,新媒體也稱數字化媒體。新媒體有以下幾個特點:1)傳播速度快,新媒體的傳播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實現信息的搜集和傳播,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傳播效率和效果;2)信息量大,用戶可以通過新媒體在短時間內獲取大量有用信息,包括時事政治、文化、經濟、社會、娛樂和體育等多方面海量的信息;3)互動性強,用戶不僅是信息的接受者,還可以成為信息的傳播者,可以自由表達對信息的觀點和看法,大大提供了溝通交流的互動性。
2 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編輯業務發展的特點
在新媒體的背景下,傳統的廣播電視編輯業務發展方法依然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潮流,廣播電視行業在編輯業務方面積極尋求和新媒體的合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仍存在很多問題亟待解決。
2.1 新聞時效性較差
廣播電視需要節目的搜集與制作,其時效性大大低于新媒體,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3點:1)廣播電視新聞更新速度慢,報道形式相對落后,滿足不了受眾的正常需求;2)內容單一,廣播電視節目不能對信息進行及時的更新,單一的內容讓觀眾覺得索然無味,受眾因而對廣播電視沒有收聽、觀看的興趣;3)在信息的時間和準確性方面,廣播電視行業沒有做好有效的管控,造成節目信息可信度不高、時間模糊不清的現象。
2.2 新聞內容單薄
從傳播內容上來看,廣播電視具備較大的信息承載和傳播能力,但受到形式上單一、內容上陳舊等方面的制約,廣播電視行業的傳播的新聞大多屬于快餐新聞,內涵較少,受眾的角度很難展開激烈的討論和反思。長此以往,廣播電視行業的發展前景堪憂,其傳播的新聞出現貶值的現象。在現階段,廣播電視行業仍采用傳統的方式進行播報,雖然在一定程度可以留住部門忠實的受眾,但在傳播內容、范圍等方面的限制會極大影響新聞的魅力,進而對廣播電視行業造成負面影響。
2.3 新聞形式單一
從當前數據來看,雖然電視硬件設施在全國范圍內得到了普及,但總體觀看數量和比例都呈下降趨勢。究其原因,廣播電視節目種類上比較單一,不符合當前形勢下觀眾的發展需求;在這個娛樂至上的年代,廣播電視的娛樂效果仍處于傳統的狀態,和時代的發展、人們的品味格格不入,很多觀眾產生抵觸的心理。在節目互動方面,廣播電視在節目的播放過程中基本上和受眾沒有任何形式上的互動,受眾無法自由發表自身的觀點和看法,對廣播電視的依賴性和忠誠度大大減弱。
3 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編輯業務創新與發展建議
針對以上問題,筆者根據工作經驗對廣播電視編輯業務的創新和發展提出幾點對策和建議。
3.1 廣播電視融合新媒體技術
廣播電視行業在嘗試著創新和改革,廣播電視編輯也應順應新媒體時代的發展潮流,在業務方面進行創新和發展,努力和新媒體融合,開發出新的廣播電視編輯業務模式。拓寬廣播電視在智能終端設備上的應用,如創建微信公眾號,定期為受眾推薦個性化的節目;利用微博創建廣播電視節目討論專區、開發手機App等,提高廣播電視的音質、畫面質量和抗干擾能力,逐步增加播放頻道,為人們提供個性化的節目需求,不斷提高廣播電視的質量和效率。
3.2 豐富廣播電視新聞內容
根據大眾的需求情況,廣播電視編輯可以從根本上對新聞內容進行拓寬和豐富,例如對新聞進行深層次的挖掘,可以從新聞獲取方式和新聞編寫內容方面著手。廣播電視的發展應以多媒體為基礎,追求新聞信息發展的多元化,不斷優化網絡資源。在新媒體的背景下,廣播電視新聞編輯人員應強化自身信息來源的渠道,通過和其它媒體交流合作,發揮廣播電視媒體傳統的資源優勢。
3.3 強化專業素質,努力打造專家型新聞編輯
對廣播電視節目頻道進行細化,推動專業化的發展是廣播電視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例如中央電視臺將節目劃分為綜合、財經、體育、綜藝、軍事農業、電影、吸取、音樂、新聞等多個頻道。這種專業化的細分方法帶動了專業新聞編輯的需求量,廣播電視編輯人員的專業素質需要強化,力求打造專家型新聞編輯。從受眾的角度來分析,他們更多的追求信息背后隱藏的深度知識和響應的剖析、解答等,絕不是模棱兩可的敷衍性報道。大量事實表明,專家型新聞編輯對廣播電視的競爭和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3.4 創新節目內容
人們在物質生活得到滿足的同時對精神的需求也逐漸提高,廣播電視節目要創新和策劃節目新內容。首先,廣播電視編輯應對新聞的有效性進行分析,適當的降低單純性新聞的占比,增加現場報道的數量和比重,讓觀眾感同身受、身臨其境。節目主持人在報道時增加對信息的拓寬,提高節目的感染力和深度,進而吸引更多的觀眾。其次,運用二維碼、公眾號多與受眾溝通交流,也可以在節目中增設暢聊環節,觀眾在節目的播出中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編輯人員要積極采納觀眾提出的可操作性的建議,努力實現節目的創新。最后,廣播電視應增加觀眾在新媒體平臺的互動,如微博、微信等,根據受眾年齡、身份等合理安排節目時間、內容,及時發現節目中的不足并改進,從而實現廣播電視編輯業務的創新和發展。
3.5 突出廣播電視節目特色
廣播電視編輯應根據當前媒體的發展特點,對自我進行重新定位,主動出擊尋找突破口,變被動為主動,明確編輯思路。在廣播電視節目制作過程中,新聞信息的加工和策劃應有機結合,進行編輯方式和理念的創新,力求新的廣播電視節目符合新媒體時代的發展要求。在當前形勢下,廣播電視節目的發展要注重自身綜合體制的增強,編輯要加大對新聞信息的真實性和總體質量的開發,推動新聞追蹤、整理和報道的全過程發展。在節目策劃和選題方面,廣播電視編輯應注重節目策劃能力的加強,努力將廣播電視編輯業務向更高處發展,為行業創造更高的發展前景和經濟效益。
3.6 提高廣播電視編輯自身素養
新媒體的發展強烈沖擊著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在這個大變革時期,廣播電視行業和互聯網、智能終端設備之間的融合不僅是當前發展的趨勢,而且存在必然性。在內容至上、技術發展相融合的發展狀況下,廣播電視的發展要體現出上下聯合、區域合作的態勢,共同打造廣播電視發展聯盟,推動新聞資源共享平臺的建立,充分利用新媒體的發展,實現信息、內容方面的共享。新聞的采集要緊抓第一時間、第一現場和第一落腳點,確保新聞的傳播快速、準確,廣播電視編輯應提高自身素養,根據地區特點和受眾基本特征快速編輯出符合節目特點的作品。這對廣播電視編輯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快速挖掘資源,加工出高質量的新聞產品,為廣大的受眾展現客觀、真實的事件。
4 結論
總而言之,在新媒體時代的影響下,廣播電視媒體的發展受到很大的挑戰。面對這種情況,廣播電視編輯要把握好新媒體時代帶來的種種機遇,與時俱進,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不斷的創新節目內容和編輯理念,革新工作方法和編輯內容,提高自身專業素養,全面提升廣播電視編輯業務的創新和發展,為廣播電視媒體行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張敏.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編輯業務創新與發展研究[J].今傳媒(學術版),2015(2):132-133.
[2]宋倩.探討新媒體背景下電視編輯的變革及發展趨勢[J].西部廣播電視,2015(9):153.
[3]齊紅日.基于新媒體時代的廣播編輯業務創新與發展探究[J].新媒體研究,2015,4(9):49-50.
[4]節洪秀.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編輯業務創新分析[J].廣電時空,2016(1):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