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對微課在中職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中應用的必要性和效果進行分析,論述從以學生為中心的設計理念、以內容應用為載體、注重用戶體驗和教學效果等三個層面推進微課教學,以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自學能力,促進成績的提升。
【關鍵詞】微課 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 微課應用 效果測評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8)02B-0110-03
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是中職學校電類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基礎課,課程學習具有抽象性、典型性和實踐性,能為后續的專業核心課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受到學校和用人單位的重視。而傳統教學模式有一定的低效性和局限性,將微課引入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是其內在特性和外在需求性的體現。
一、微課在中職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中應用的必要性
(一)內在特性:微課的內涵。微課是現階段較為成熟的信息化教學手段之一,對課堂教學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微課是以短小精悍的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精心設計開發的一種情景化、趣味性、可視化的數字化學習資源包。對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而言,可以將微課理解為針對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精心設計開發的以教學視頻為核心的數字化資源包,具備以下特性:第一,可視化。微課視頻集聲音、圖片、解說詞、動畫甚至教師出鏡于一體,勾勒出極強的畫面感,將抽象的難以理解的教材文本知識點具體形象化,可以有效幫助學生理解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的知識內容。第二,短小精悍。主題明確、聚焦性強的微課視頻時長 10 分鐘以內,囊括了對課程知識點的深入講解分析,精簡而有效。第三,時代感強。同時支持電腦在線學習、智能手機、平板移動學習,突破了時空界限,可重復觀看,給學生課外自主學習提供了機會。
(二)外在需求性: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教學現狀。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以項目為載體,理論與實踐互相結合,復雜的電路原理與電子元器件有機組合,知識體系龐大而抽象,如何提高教學效果與學習效果是擺在師生面前的難題。
首先,從教師角度分析。一是課程內容較多,共計 12 個教學項目(4 個選學),雖然按教學項目編排,但是具體任務多屬于理論性知識,教學內容抽象。例如項目二:組裝直流穩壓電源,整流、濾波、穩壓等內容抽象而難理解,教學效果不明顯;二是教師采取單調而傳統的講授、灌輸式等教學方式,難以滿足互聯網時代中職學生較為喜歡的移動學習、混合學習等學習方式;三是教學資源匱乏,資源形式單一,教師所能利用的教學資源僅限于教材配套的課件。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教學資源之間的矛盾得不到解決,課堂教學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效果堪憂。
其次,從學生角度分析。一是中職學生自控力較差,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尤其面對枯燥的理論課,學習專心程度有限。教師在課堂上花較多的時間強調紀律,課堂連貫性被打破,導致事倍功半;二是抽象思維知識的學習并不是中職學生所擅長的,他們更傾向于直觀實踐性知識的學習。
因此,結合中職學生的特點,將課程的教學環節或者抽象知識點制作成具備一定趣味性和可視化程度高的微課視頻,借助微課視頻教學可減輕學生學習的負擔。此外,微課視頻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具有良好的流通性,借助班級 QQ 群、校園網等手段可實現學生個性化學習,也利于師生雙方的及時交流。
二、微課在中職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中應用的效果分析
為了更準確地分析微課在中職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的應用效果,本文選取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的項目九:組裝聲光控樓道燈,以數制與編碼中的“十進制數與二進制數整數部分轉換”做成微課,并在課堂實施。試圖從“微課的教學效果”和“微課的應用評價”兩方面對中職學生微課使用情況進行反饋,分析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引入微課教學的成效,主要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進行數據采集,本次調查的對象為中職兩個班級,共 75 人。
(一)問卷設計說明。第 1 題是微課的使用對學習成績的影響情況,2 至 5 題調查學生對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使用微課的學習表現和效果感受,6 至 9 題調查學生對微課設計形式的評價。
(二)問卷調查結果及分析。具體如下:
通過對表 1 的數據分析,我們發現絕大部分的學生對使用微課教學持積極樂觀和肯定的態度。88% 的學生在觀看完微課后都一致認為與傳統教學相比,微課學習有助于提高學習成績,由此推論,微課運用于教學中是有明顯的成效的。76% 的學生認為 5 至 10 分鐘的微課視頻有利于保持學習注意力,針對中職學生好動的特點,微課視頻時長適中比較合適。對于微課學習能否提高學習效率的問題,雖然 80% 學生持肯定態度,但持不清楚和否定態度的高達 20%,對此現象背后的原因,教師有必要進行深度挖掘和探討。此外,在微課能否提升自主學習能力方面,52% 的學生認為微課對提升自主學習能力有幫助,36% 學生則認為幫助非常大。對使用微課進行學習的態度調查表明,88% 的學生都持樂意的態度,這說明微課在教學中是非常受歡迎的。
由表 2 可知,絕大部分學生認為微課的知識點安排是合理的,這個比例高達 92%。而在微課視頻講解的表達邏輯方面,28% 的學生認為非常清晰,60% 學生認為比較清晰,雖然只有 12% 的學生覺得表達邏輯比較模糊,但是這確實也是教師需要反思的一個問題。此外,全部學生都認可微課視頻的聲音很清晰,96% 的學生認為微課視頻畫面布局合理??梢?,學生對微課在內容、講解思路、聲音和畫面等方面的綜合表現是很滿意的。從另一個側面也說明了微課具有靈活多變的表現形式,符合中職學生對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學習的個性化需求。最后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對微課設計形式不滿意的學生屈指可數,但是也不容忽視,教師在設計微課時必須注重內容的選取和知識點的切割,關注切割的知識點與整體內容的關聯性,避免產生“知識點孤島”。
三、微課在中職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中應用的思考及建議
微課設計的主體應該是學校一線教師,優秀的微課濃縮了教師對整個微課設計過程傾注的心血。從微課選題、微課教學設計、腳本的編寫到微課技術的使用無不凝聚著教師的智慧,匯集了對微課內容獨具匠心的講解?;诋斍拔⒄n在中職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中應用的必要性和效果分析,設計出能夠吸引學生觀看、提高學生學習自覺性、促進學生能力養成、實現教學目標的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微課是一個重要的研究內容。
(一)以學生為中心的設計理念。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微課的使用對象是學生,微課作為輔助教學的資源,應該具備一定的趣味性和實用性,方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所以微課創作必須從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習者(學生)為中心,進行換位思考,通過問卷調查、訪談、前測等途徑分析學習者特征和學習需求。首先,教師應該通過企業調研、實地考察、專家訪談等方式了解學習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需要學生掌握或者具備何種知識與技能,在此基礎上選擇最恰當的微課表現形式設計微課。其次,在教學思路設計上,要分析具體使用者特點,遵循其認知規律,用學生看問題的思路來引領教學內容的組織。最后,在微課使用效果上讓學生體驗到一對一教學的親切,仿佛教師在學生面前親自為其講解,多使用“我”、“我們”等語言。
(二)以內容應用為載體,注重用戶體驗。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以項目為載體,工作過程為導向,契合工作崗位需求,具有很強的整體性和應用性,把項目分解為一個個的任務,每個任務中都有抽象和枯燥的理論知識是學生必須掌握的,這也是微課制作需解決的一大難題。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微課選題內容應來自具體項目任務中的知識重點、難點、疑點、易混淆點和易錯點(如圖1),尤其是一些承上啟下、不易理解的部分。例如項目3:制作簡易助聽器中,三極管共射放大電路構成、靜態工作分析和動態工作分析等,借助微課可以化抽象為具體,呈現生動形象的畫面,符合中職生學習思維特點,這也正是微課短小精悍的體現,簡短的幾分鐘視頻便可達到知識點的突破。當然,并不是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的所有知識點都需要制作成微課,這不現實也不合適。因此,微課制作過程應以內容的應用性為指導,結合崗位職業能力的需求開發實用型微課。微課成品的落腳點是輔助教學,使用對象(用戶)是中職學生,還須注重用戶的體驗。面向用戶體驗的微課內容設計要符合三個原則:第一,內容情境化;第二,內容趣味化;第三,內容具有關聯性。即創設相關情境,真實或虛擬的情境可以起到聯系學習者已有經驗的作用;內容表達多采取游戲式、動畫式等趣味性較強的形式則可以為學習者提供自主學習的動力;此外內容設計將學習者生活經驗與已掌握內容建立關聯則可以促進相關知識的遷移。
(三)服務教學效果。微課要產生好的教學效果,那么就少不了考慮微課的呈現形式與結構。一方面,精美設計的開頭往往能吸引學習者。例如微課中的有趣導入和“片頭”設計很大程度上直接決定了學習者是否會將微課繼續觀看下去。微課畫面多呈現一些動畫和游戲元素如卡通風格的人物、圖形,配上適當的動畫,結合清晰甜美的講解語音,音畫同步,可以有助于維持學習注意力。另一方面,合理的微課結構也可以提升學習效果,尤其是適時的總結。如果微課內容僅僅平鋪直敘地講解,那么學生在觀看過程就忽略了與思考的結合。反之,在微課中加入一些小結,嵌入即時習題或者提供啟發性思考問題,結尾再次提煉總結,就可以起到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索學習的作用。以“十進制數與二進制數整數部分轉換”微課為例,微課中設置了“二轉十”的練習,歸納了“十轉二”的技巧,在微課結尾則是對整體內容的對比總結,整個微課結構條理清晰,層層遞進,引人深思,使中職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微課的實施效果得以大幅提升。此外微課作為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的重要信息化教學資源,有條件的中職學校還可以搭建相關的網絡資源共享平臺,方便師生共同學習與交流,提高知識傳遞的效率。
綜上所述,微課作為一種當前比較成熟的信息化教學手段,其設計與制作具有很大的開放性。充分發揮微課在中職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教學中的功效,對中職學校人才培養水平的提高,對教師提升自身專業能力將大有裨益。
【參考文獻】
[1]胡鐵生.“微課”:區域教育信息資源發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
[2]鄭小軍,張 霞. 微課的六點質疑及回應[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4(2)
[3]鄭小軍. 例談微課選題的誤區、原則與方法[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7(4)
[4]蔣立兵,萬力勇,陳佑清. 面向用戶體驗的微課設計框架構建與應用[J].電化教育研究,2017(2)
【作者簡介】盧添桂,廣西師范學院職業技術教育學院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職業教育信息化。
(責編 羅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