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濤
摘 要:”Linux操作系統(tǒng)”作為一門應用型極強的技能,已經成為了許多應用型院校計算機專業(yè)所普遍開設的課程。傳統(tǒng)的”Linux操作系統(tǒng)”課程教學模式較為單調,其往往由教師機械性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對于理論知識掌握較好,而對于理論知識的遷移應用(實踐操作)則顯得較為茫然。本文從高校計算機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出發(fā),結合到”Linux操作系統(tǒng)”課程特點,提出了基于“項目驅動”的”Linux操作系統(tǒng)”課程教學改革,旨在對提升計算機專業(yè)”Linux操作系統(tǒng)”課程教學質量有所幫助。
關鍵詞:”Linux操作系統(tǒng)” 項目驅動 教學改革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3-0-01
linux操作系統(tǒng)是一套供計算機用戶免費使用和自由傳播的操作系統(tǒng),能夠提供給計算機多用戶、多線程以及多操作管理,具有實用性好、操作便捷、功能性強等特點。隨著linux技術的不斷完善與發(fā)展,其在生活中的應用也愈加廣泛。為此,如何切實強化”Linux操作系統(tǒng)”課程改革,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努力培養(yǎng)具有扎實理論基礎與良好實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已經成為了一項現(xiàn)實課題。
一、”Linux操作系統(tǒng)”傳統(tǒng)”Linux操作系統(tǒng)”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的高等教育事業(yè)可謂是取得了空前發(fā)展,隨著計算機互聯(lián)網技術的不斷普及與應用,高校計算機教學規(guī)模也隨之不斷擴大。但應當指出的是,我國高校計算機教學現(xiàn)狀與社會市場對于計算機人才的需求仍舊存在著脫節(jié)的問題。社會市場對于計算機技術人才的需求量日趨增加,而高校計算機課程教學卻相對滯后,這導致了高校計算機教學現(xiàn)狀與社會市場對于計算機人才需求的不適應。
“Linux操作系統(tǒng)”是當前所有計算機系統(tǒng)中唯一可以自由獲得的操作系統(tǒng),具有強大的多功能、多用戶能力,許多高校計算機專業(yè)普遍開設了”Linux操作系統(tǒng)”課程以培養(yǎng)”Linux操作系統(tǒng)”領域的技術型、應用型人才。在傳統(tǒng)的”Linux操作系統(tǒng)”課程教學方法中,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是分先后進行的,理論教學在先,實踐教學在后,實踐教學服務于(甚至可以說是依附于)理論教學。實踐教學提供給學生的僅僅是一個驗證理論知識的機會,學生往往被束縛在傳統(tǒng)的學習思維中,難以發(fā)散思維。傳統(tǒng)教學方法還存在著另一個教學問題——教學質量不高。長此以往,學生未免感覺”Linux操作系統(tǒng)”課程學習起來比較枯燥,導致學習積極性下降,”Linux操作系統(tǒng)”課程教學質量也難以得到有效提高。
二、項目驅動的"Linux操作系統(tǒng)"課程教學改革策略
1.項目驅動教學法概述
項目驅動教學法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是通過教師與學生共同按成某一項目從而共同獲得知識進步的教學方法。在項目驅動教學法當中,教師首先根據(jù)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同時結合到學生對于知識的認知規(guī)律為其“量身定制”的教學項目,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之下開始收集項目信息、設計項目方案、策劃實施項目以及進行項目最終評價(師生共同完成)。針對于項目驅動教學法,其特點可以概括為“以項目為驅動(主線)、以教師為引導、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科綜合能力進步為目標”。從項目驅動教學法的定義及特征中可以看出,其很好地克服了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中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脫節(jié)、理論教學過程枯燥、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等問題,因而具有較強的實踐價值。
2.項目驅動教學法在推動”Linux操作系統(tǒng)”課程教學改革中的應用
2.1項目驅動教學的基本原則
筆者認為,項目驅動教學在"Linux操作系統(tǒng)"課程教學改革中的應用應當遵循以下四項基本原則。第一是以項目選取。在項目驅動教學中,項目選取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課程教學質量。教師在選取項目的過程中,應當以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為出發(fā)點,以教學實際為對象,所選取的項目應當具有兩個方面的作用特點,一方面要涵蓋教學知識點,另一方面又要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第二是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是一切學習活動的主體,同樣的,在項目驅動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切實發(fā)揮學生在項目驅動教學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第三創(chuàng)設豐富的學習資源與探究性學習環(huán)境。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需要借助到許多教學資源,教師應當通過多樣化的途徑提供學生充足的學習資源。項目的完成是一項系統(tǒng)性的工程,需要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合作探究,因此,教師也應當有目的性地營造探究性學習環(huán)境,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式、探究式學習。
2.2項目驅動在”Linux操作系統(tǒng)”課程教學中的應用舉例
“Linux操作系統(tǒng)”課程教學目標主要在于培養(yǎng)學生對”Linux操作系統(tǒng)”進行系統(tǒng)管理與網絡管理的能力,具體而言,其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常用的Linux命令,熟悉網絡配置與網絡服務器的架設,具有管理用戶和系統(tǒng)的綜合能力。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筆者為學生設計了“獨立完成Linux局域網架設并進行相應管理”的教學目標,以““Linux局域網架設和管理”為整體項目,同時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引導其對整體項目進行“切割”和“分工”,將整體項目分為若干個小項目,分別交由不同學習小組完成,最后將每個小組的項目成果進行匯總,統(tǒng)一整理成整體項目。具體而言,可將整體項目分為以下若干個小項目。
(1)在局域網中設計并實現(xiàn)DHCP功能,IIP綁定一臺計算機供管理者使用。
(2)在局域網中設計并實現(xiàn)DNS功能,分別解析不同的域名,例如:公司行政部、財務部、銷售部、人事部等。
(3)建立web站點,實現(xiàn)計算機通過瀏覽器訪問不同站點的網站程序。
(4)安裝架設Samba服務器,實現(xiàn)兩大系統(tǒng)(Linux與Windows)的資源共享。
(5)系統(tǒng)日常維護程序設計。
(6)其他。
可以看到,上述項目設計涵蓋了"Linux操作系統(tǒng)"課程的諸多主要知識要點,其以整體項目為主線構建起了一張完整的教學網絡,有助于鍛煉和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遷移應用能力,同時也增進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學習互動交流,有助于提高該課程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文.項目驅動的"Linux操作系統(tǒng)"課程教學改革[J].計算機教育,2007(18):79-81.
[2]胡雯,溫靜.項目驅動LINUX操作系統(tǒng)課程教學研究探索[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7(5).
[3]陳曉暉.項目驅動的Linux操作系統(tǒng)課程教學改革[J].電腦迷,2014(3):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