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漢坤
【摘 要】當前國際形勢下,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愈演愈烈,國際經濟與貿易是必然的發展方向,探究其發展趨勢,迎接新的發展機遇,積極面對挑戰?;诖耍疚囊試H經濟與貿易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對當前的發展現狀分析,研究國際經濟與貿易發展的重要性,并分別從國際經濟多元化發展趨勢、科技化發展趨勢以及國際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等方面詳細闡述新形勢下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發展趨勢,從而提高我國的經濟競爭實力。
【關鍵詞】國際經濟與貿易;發展趨勢;新形勢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經濟呈現一體化,國際貿易也在隨著經濟的變化而發展,市場競爭激烈,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爭不僅僅體現在市場中,更是體現在科學技術中,目前國際經濟形勢已經呈現出多元化趨勢,想要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優勢,占據有利地位,首先要促進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發展,積極把握時代的脈搏,在應對挑戰的同時,迎接發展機遇。
一、我國國際貿易的發展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發展對外貿易是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之一,我國經濟結構不斷調整,逐步趨于完善,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確立,我國國際經濟與貿易處于轉型的階段。國內經濟需求不足,企業生產成本較大,國內城市化進程受阻,貧富差距較大,一系列阻礙制約著經濟的發展,中國經濟難以在短時間內與國際并軌。因此,一直以來,我國國際經濟與貿易力求良好的發展狀態,在穩定出口的同時,不斷擴大進口,堅持以科學技術作為支撐,進行自主研發,擴大內需,實現宏觀經濟目標[1]。
二、國際經濟與貿易發展的重要性
一直以來,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技術的支持,國際經濟與貿易的進步也可以推動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國當前貿易主要是從其他國家引進先進的生產設備,利用人口勞動力加大生產數量,擴大出口和內需,但是長久以來隨著科技在國際競爭中越來越重要,技術引進的成本加大,不利于國內企業持續性發展。因此,國際經濟與貿易重要性可以體現在技術與設備中,只有保證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設備,才能保證產品質量的同時,提高生產效率,并滿足國際市場需求。
國家貿易的發展可以促進國民經濟的增長,國際市場競爭中,一個國家想要在經濟發展的角度立足,首先要發展好國內的經濟,我國傳統經濟發展模式顯然無法滿足當前社會發展的趨勢,在經濟全球化時代背景下和信息化發展下,越來越多的載體出現,經濟發展不能只依靠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國家將目光開始放在第三產業的發展道路,近些年,我國旅游行業和餐飲服務行業發展態勢良好,由此可見,國家經濟的發展將會慢慢的轉為國際化發展模式,并越來越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
國際經濟與貿易發展可以提高企業的競爭意識,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意識到市場競爭的激烈,并深刻體會到優勝劣汰的發展模式,因此,企業為了自身不被淘汰,會努力在經濟貿易全球化背景下,提高生產效率,保證生產質量,拓寬營銷渠道,保持企業的競爭意識與時代發展相符合。市場的競爭也是人才的競爭,人才的潛在能力被發掘出來,企業會不斷進步,創建研發團隊,提高自主研發能力,調整企業結構,促進整體經濟的增長[2]。
三、新形勢下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發展趨勢
(一)國際經濟的多元化發展趨勢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經濟的發展,國際貿易呈現出多樣化模式,傳統的生產模式被取代,網絡互聯網狀態下,貿易越來越便捷,人們無需親自到各地進行貿易,通過網絡就能完成交易。國際經濟貿易不僅僅局限于商品,還會涉及教育、旅游等各行各業領域,企業在互聯網的支持下不斷提高生產能力,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浪費。
過去人們習慣于帶著產品去商店購買商品,如今人們足不出戶也可以進行商品選擇與購買,日常生活用品從淘寶網中可以進行挑選,家用電器在京東商城中下單,就連圖書也無需再前往書店,直接在卓越亞馬遜中交錢即可。所有的訂單會在規定時間內根據用戶提供的信息,以快遞物流的形式直接送到家門口,即使不出門也會收到當天的新鮮水果與蔬菜。而且人們發現,缺少了批發商與門市店鋪作為中介,網上商品的價格更加低廉,人們在這種消費心理的促進下提高了自己的購買欲望,無形中擴大了市場內需,推動了我國經濟的增長,不僅國內,就連國外的人也可以在淘寶網站中下單,由此可見國際經濟與貿易在新形勢下,不能故步自封,而是打開國門,以多元化的形式實現經濟發展。
(二)科技化的發展趨勢
國際經濟與貿易的進步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支持,提高國民經濟,促進貿易生產,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推動科學技術的發展,推動科技經濟的進步,這是當前社會必然的發展趨勢,經濟形式在轉變,隨處可見現代化的特征??茖W技術的進步會直接關系到國家和企業的發展,企業的發展可以先進的生產設備和生產技術作為支撐,國家注重科研項目的發展,企業積極組建科技創新團隊,企圖以科技元素作為國際市場競爭中的競爭優勢。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發展,人們的日常生活已經離不開智能手機,人們使用的智能手機多是美國蘋果公司生產的系列產品,在人們看來這也是身份的象征,即使在倡導支持國產手機的今天,仍舊有大部分人熱衷于蘋果公司的新產品,每當新產品上市,人們排隊爭相購買,即使價格昂貴也會爭取在第一時間內拿到這份最新科技產品。由此可見,企業想要實現經濟的增長,并呈現可持續發展的狀態,就要不斷創新產品,堅持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以科技化帶動產業化的發展。
(三)國際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下,國家與國家之間開始了經濟與貿易的往來,在推動國內需求的同時,也加快了國際市場競爭的步伐。信息技術下,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加快的愈加明顯,在當前背景下,企業之間開始合作,企圖以合作的方式產生共贏,這種合作不僅僅局限于國內的企業,也包括國外企業,國外企業來到國內建廠生產,以技術為技術,利用國內勞動力優勢實現共贏。
2018年3月2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了總統備忘錄,根據“301調查”將對中國產品進行大規模征稅,涉及到的商品達到600億元,3月26日,我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年會中表示,我國依舊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將繼續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并堅持本國的基本國情,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際情況出發,維護貿易自由,促進經濟發展呈現健康狀態。同時,中國將繼續加大對外開放的進程,無論是產品、技術還是服務領域,都將會虛心學習國外先進的科學技術與管理經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爭取在我國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積極推動國際經濟與貿易的健康發展。
四、總結
總而言之,經濟全球化形勢下,國際經濟與貿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也推動了世界市場經濟的進步,我國對此要堅持改革開放的發展道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中加強與國外企業的貿易合作,制定完善的發展戰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高國家科學技術水平,組建企業自主研發團隊,不斷建立良好的企業形象,營造一個和諧的經濟發展氛圍,提高我國的競爭優勢和地位。
【參考文獻】
[1]薛雅文.淺論新形勢下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發展趨勢[J].科技風,2018(03):176.
[2]王晨輝.試論新形勢下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發展方向[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6,19(0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