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瑩
【摘 要】深入研究了在新醫改背景下,闡述了公立醫院實施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介紹了實施精細化管理應采取的具體措施。從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政策、公立醫院改革等方面開展研究,對公立醫院管理現狀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精細化;醫院管理
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以下簡稱醫改)持續推進下,公里醫院社會地位不斷被動搖,公立醫院面臨著一系列問題,如醫療服務效率低、人力資源成本高、資金使用率低等問題,傳統的粗放集約型管理方式受到了威脅,正在逐步瓦解。企業中的精細化管理應用于醫院管理,將精細化管理融入醫院管理工作中,有利于提高醫院管理的效能,提升醫院管理水平。當前,如何將公立醫院從管理體制、結構以及管理能力、方式方法等多方面進行改革,尋求公立醫院長期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
一、公立醫院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思想認識不到位
對于管理還停留在工作摸索和經驗,絕大多數職工認為與自己無關,科室負責人認為管理是領導班子的工作,缺乏對管理的重視,對于新生事物接受緩慢,理念還固守在老觀念,覺得現在管理體系方便,認為精細化管理理念復雜,流程繁瑣,不愿學習。
(二)缺乏系統性的精細化管理體制
目前J醫院的經濟管理作用不明顯,醫院領導班子中沒有財務或經濟管理專業背景的人員,也沒有設立總會計師制度,專業性的聲音不多。其次,財務部分管理地位沒有凸顯,財務科的作用還停留在初級階段,進行簡單的報銷、核賬、制作預決算報表等。最后各科室對于HRP全成本錄入系統還無法全面運用,相關數據難以全面提取
(三)醫療服務管理有待進一步加強
醫院精細化管理在醫療方面表現為以患者為中心,遵循院訓“崇德敬業”理念中以人為本的核心,充分理解、尊重患者。為了進一步提升管理效果,醫院管理人員還需重視醫療服務流程的精細化。雖然通過開展“優質服務月”專題活動、推行崗位責任制優化組合,醫療服務得到了一定了的改善,但是仍有很大空間需要提升。
二、原因分析
(一)管理人員素質不高
當下,醫療技術水平不斷創新,技術日新月異,醫改政策逐步推進,為醫院管理發展創造了機遇,也帶來了威脅。事業單位編制常年導致缺乏中高級管理專業人才,人力不足與人員閑置并存,醫院行政后勤工作推行實施困難,現代化管理進程緩慢。特別是隨著醫院各項工作的不斷深入推進,上級要求的內容逐步增多,現有專業管理人員數量少,工作量大,冗余人員過多,能力欠缺,出現了管理不到位的現象,嚴重影響了醫院管理質量。
(二)經費不足與成本控制不到位并存
公立醫院絕大多數都是差額撥款單位,在謀求自身發展建設,尤其是新院、分院和現有老院都在進行基建的情況下,經費使用明顯不足,而醫院保證正常運行開支巨大,如人力資源成本、基礎設施水電費等成本。另一方面,由于全成本核算還未到位,科室成本核算無法準確統計數據,成本控制不足,造成巨大的資源和資金浪費。兩個極端現象在醫院同時存在。
(三)管理模式落后
醫療衛生體制深入改革后,醫院管理體系發生了深刻的變革,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醫院原先的管理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當前醫院的管理需求。
三、精細化管理在醫院中的實施對策
(一)思維方式精細化
精細化管理不僅僅是一種管理模式、方法,而且是一個持續改造思維方式的過程性管理,也是有全院各部門、各科室共同組成的全局管理模式,他需要所有部門共同努力,勁往一處使,同步開展,步調一致,目標明確,尤其是各個科室部門之間要分工協作,配合無間,樹立全院一盤棋的意識,而不是以科室、個人的角度。
(二)管理戰略精細化
過去,醫院是依靠滿足患者需求,更多的強調技術、規模、設備,而現在不僅僅是滿足患者需求,還要在此基礎上給予更高質量的服務,在有限的資源中,給予溫馨獨到的服務、科學的管理、精湛的技術,才能在未來的醫療市場中前瞻先機。
以2016年數據為基礎,結合“一院一策”,成立醫聯體,推進優質資源下沉。由該院牽頭成立了江西省專科醫院聯盟,以專科協作為紐帶,通過定期組織病歷討論、學術帶教、遠程學術活動、遠程診療知道、醫療資源共享等形式,推廣和規范專科疾病診治和服務模式,提升聯盟成員整體醫療和科研水平,并依托聯盟平臺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格局。
(三)人才培養精細化
堅定不移地實施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突出醫療保健特點,建立科研管理制度、激勵機制和監督機制,設立博士科研啟動資金。為科研提供資金保證,鼓勵醫護人員科技創新,申報各項科研項目、技術專利和計劃,參與國家和省級科研項目,發表SCI文章。同時多渠道、多方位的做好人才引進選拔工作,壯大人才隊伍,完善人才激勵機制,注重向醫療一線傾斜,不斷提高醫務人員待遇。
(四)信息服務精細化
引進功能先進并切合醫院實際的醫院成本核算管理軟件系統,軟件要與財務核算系統、醫院HIS系統數據能夠對接,保證醫療成本核算標準化和規范化,符合成本核算程序和方法的要求。進一步完善信息平臺,不局限于簡單管理,而是建立更系統、更精準的管理,囊括物資采購維修、倉儲、藥品、固定資產等多個系統,投入資金改造全院信息系統,對多個管理系統進行更新或升級改造。深化“互聯網+醫療”模式,在全門診實現診間結算,微信公眾號的預約掛號、服務推送、檢驗報告查詢等功能不斷完善,群眾就醫更加方便快捷。
(五)醫療服務能力精細化
通過調整、改造,實行分科、分片、分區診治病人,合理分流,有效方便患者就醫。成立“一站式服務中心”,縮短入院手術等候時間,成立“日間診療中小心”,對放化療患者不再收治住院,改為在門診進行相關診療,減輕患者經濟負擔;開展日間手術和節假日加臺手術,在門診成立日間手術中心,配套日間手術預約、出院后隨訪、麻醉復蘇室以及相應專病門診等,開展的十余種日間手術每月達1000余例,一年門診日間手術數同比增長5.31%;推行節假日加臺手術,實行彈性排班制,利用節假日合理安排加臺手術一千余臺次,縮短患者住院時間。
(六)醫護質量精細化
狠抓核心制度落實。狠抓急重癥就只管理、手術風險防范和核心制度的落實,規范診療行為;開展多個臨床路徑管理病種,修訂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預案及急搶救流程,定期開展演練。
強化三基三嚴訓練。組織崗位技能大比武,采取自出學習、集中培訓、外邀專家授課等方式,對醫院45歲以下醫護人員全員培訓考核;加強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制定年度輪轉安排,量化考核指標。
規范藥品合理使用。持續開展抗菌藥物專項治理工作,門診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I類手術切口抗菌藥物預防使用率等數據指標連續5年復合國家衛計委要求。加強輔助用藥管理,定期對使用情況進行監測、排名、分析。
【參考文獻】
[1]李海生.醫院管理中精細化管理的實踐應用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3).
[2]肖笑.醫院成本核算管理現狀及完善對策[J]財會月刊.2009(10).
[3]金昌曉,杜圣普.精細化管理在公立醫院管理中的實踐 [J]中國醫療管理科學.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