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會彩 高貝貝
摘要:新常態下,中國經濟面臨多重風險,而穩增長的關鍵,是調整產業經濟結構。本文嘗試研究許昌市經濟發展結構的優化,以適應新常態,為進一步推動許昌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提供參考。
關鍵詞:經濟結構;現狀;發展
1、許昌市經濟結構現狀
許昌市處于河南省腹地,號稱“中原之中”,又名“蓮城”,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第一產業狀況良好,農業具備現代化、優質化、多樣化。把建設現代化的農業產業結構放在首位,在保持傳統農業發展的基礎上,新興農業正在崛起;第二產業基礎深厚,傳統優勢企業和新興環保的高新技術企業,令許昌的工業結構進一步合理、完善。第二產業的產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也最大;第三產業正在快速發展,新興電子商務、現代物流業發展快速,文化、餐飲、旅游服務持續發展,現代金融業狀況良好,連續2次榮獲全省優秀金融生態省轄市。
下面以2016年許昌生產總值情況為例說明:
2016年許昌市全市生產總值2353.1億元,比上年增長8.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63.0億元,增長3.6%;第二產業增加值1374.9億元,增長8.4%;第三產業增加值815.3億元,增長10.7%。第一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9%,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8.4%,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4.7%,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
三大產業結構比重圖
2、許昌市經濟結構分析
在區域經濟增長的研究中,經濟學家胡佛指出,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可能經歷了以下五個階段:(1)自給自足階段。這一階段,該地區經濟增長主要以農業為主,區域經濟較為封閉。(2)農村工業的興起階段。隨著農業的進一步發展,農村勞動力和農產品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剩余。在這個時候,農村工業開始出現和發展。這一階段仍以農業為主,農村工業由于剛開始發展,相對薄弱(這一階段的產業結構基本上是“一二三”模式)。(3)農業生產結構轉型階段。在這個階段,農業仍然占主導地位,但工業已開始迅速發展(這一階段的產業結構基本上還是“一二三”模式)。(4)工業化階段。本階段工業占主導地位。農業產值比重急劇下降,第二、第三產業呈現良好的發展前景(這個時期的產業結構為“二一三”模式)。(5)服務業階段。在這一階段,由于第三產業的服務業發展迅速,服務業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板塊(這個階段的產業結構為“三二一”模式)。從上述產業結構發展可以看出,產業結構從“一二三”模式向“三二一”模式轉變過程。多位學者對區域經濟發展與產業結構的關系進行了許多經典的論述,如“霍夫曼定理”、“雁行形態說”具體的闡述了區域經濟發展與產業結構的關系。產業結構與區域經濟發展和區域人均收入有著密切相關,當一個國家或地區進入高收入的行列時,其經濟產業結構往往呈現出“三二一”結構模式。
通過2016年許昌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的數據可以明顯看出,許昌經濟產業結構為“二三一”模式。許昌經濟第二產業結構優良,所占比重也較大,第一產業產值所占的比重是最小的。下面為2016年許昌、全國的經濟產業結構對比圖。
許昌經濟產業結構中,和全國對比,第一產業農業所占比重稍小于全國比重,第二產業工業的比重略高于全國,而第三產業服務業所占比重則遠遠低于全國的水平。
3、許昌經濟結構調整方案
根據許昌市目前經濟的實際發展狀況、社會發展的程度、資源和環境約束條件,尤其是根據許昌市指定的經濟發展規劃,必須以環保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力,以服務業和現代制造業為發展方向,實現產業結構的調整與發展。主要依據有以下幾方面。第一、許昌市進入了以第二產業為主要增長點的工業化階段,第二產業所占經濟增長比重遠遠高于第一產業農業和第三產業服務業。要改變經濟發展的方式,必須通過新技術的改造,實現傳統產業和工業向環保可持續發展的方向來調整。從長遠來看,這是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的主要方向。第二、從經濟發展的歷史和工業化的理論來看,良好的產業結構應該是第一、二、三產業的協調發展。因此,許昌市的產業結構調整,必須立足于對第二產業的轉型升級,并在此基礎上發展傳統服務業和傳統農業。第三、實現許昌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升級,關鍵是要通過技術發展,提高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以及科技含量較高環保、生產效率高的現代服務業發展。這是促進許昌經濟增長和產業結構優化的主要手段之一。第四、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運用管理創新與技術創新,把現代管理制度和高新技術應用于現代服務和現代制造企業中去,進一步使現代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轉變成為管理能力、生產率、勞動者的基本素質都迅速提高,產業競爭力迅速增強的新興產業,經濟的主要增長點。根據這種情況,提升發展制造業,形成裝備制造業集群規模,提高智能制造比例,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戰略性新興產業核心集聚區。發揮科技創新引領作用,建成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科技大市場等創新平臺。像新能源和新材料這些產業,要加強資金投入和政策引導,形成具有影響力的形象品牌。第五、抓住機遇,利用鄭許融合契機,開創許昌經濟結構發展新格局。充分發揮鄭許融合的驅動力和廣泛的輻射范圍,推動中心城市北進拓展和組團式發展,主動承擔大都市區部分金融、科技、文化、教育、旅游等核心功能,放大綜合優勢,突出發展特色。同時以中心城區和長葛市域為重點,強力推動許港產業帶建設,重點發展先進制造業、臨空產業和高端服務業,建設高端制造業項目,實現優勢互補、協同發展。
參考文獻:
[1]《2016年許昌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蘇東水,產業經濟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潘文卿,一個基于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結構優化模型[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