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國平 黃寒微
【摘要】高職青年教師思想狀況不僅關系到教師個人的發展,更關系“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本文在對高職青年教師思想政治狀況的基礎上,提出高職青年教師思政素養的提升必須以內為主,內外結合的方法。
【關鍵詞】思政素質;思政狀況;實踐;培訓
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突出了教師的重要性;要求教師肩負起“三傳播”“三塑造”的時代重任,將教師地位和作用提高到新的高度;提出“人民教師無上光榮”,對教師、教育和全黨全社會提出更高要求。高職青年教師思想狀況不僅關系到教師個人的發展,更關系“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因此,了解高職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狀況也就成為了必然要關注的大事。
一、高職青年教師思想政治狀況
筆者對某市的五所高職院校的348位青年教師發放了調查問卷,收回有效問卷321份,有效率為92%。從這次調查我們大致可以觸摸到目前高職青年教師思想政治的狀況。具體情況如下:當前高職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狀況整體上呈現積極向上的趨勢。
(一)對思政素養的認知情況
思政素養主要包括政治立場、理論素養和道德品質。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共教育部黨組通過的《關于加強和改進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見》指出:“青年教師是高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高等教育事業科學發展、辦好人民滿意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青年教師與學生年齡接近,與學生接觸較多,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影響更直接,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情操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示范引導作用。”在對教書育人的能力調查中,45%的青年教師認為自己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在調查“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否充滿信心”時,99%的青年教師選擇了“肯定”的答案;在調查“四個自信”“四個偉大”等十九大知識的時候,青年教師所給的答案全部正確。因此,從整體上看,青年教師的思政素養值得期待。
(二)對思想政治工作和“課程思政”改革的認知情況
從調查結果來看,高職青年教師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給予了足夠的關注和清醒的認識。93%的青年教師表示參加黨團活動主要目的是提高思想,鍛煉能力。對于政治理論學習,48%的青年教師表示興趣濃厚,會經常自主學習;39%表示較感興趣,偶爾主動學習。以上數據反映出絕大多數青年教師參與政治學習和活動的態度是積極的,是追求進步的。97%的青年教師關注過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其中更有71%教師表示多次深入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這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對于“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是一項重大政治任務”這一論斷,91%的青年教師表示非常贊同;對于“高職探索實施‘課程思政”這一舉措,87%的青年教師表示支持,認為這是思想政治工作改革的必由之路。對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比較穩定,無論周圍環境、社會輿論如何變化,對特定事物的看法不會出現較大波動”的描述,96%的青年教師表示贊同,該數據從一定程度上說明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成熟,總體水平較高,其獨立思考、辨別、判斷事物是非曲直的理性分析能力有效避免了人云亦云、以訛傳訛的現象發生。
需要指出的是,不同崗位的青年教師對思想政治工作以及“課程思政”的看法是有差別的。73%的青年教師認為思想政治工作“事關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事關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必須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絕大部分輔導員和行政管理人員選擇了該項,而有部分專任教師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認識不夠全面,將其與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等同起來。
(三)對師德師風建設水平的認知情況
調查顯示,高職青年教師對師德師風的認識和理解狀況整體較好,大多數教師認為,師德師風建設對于高校教師來說非常重要。數據表明,對于“評價高校教職員工的第一標準”,有44%的青年教師選擇了政治素質,37%選擇了道德水平,可見良好的政治修養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老師們公認的衡量師德師風水平的重要指標。
但是青年教師對于高職師德師風建設總體狀況的評價卻存在分歧,44%的青年教師認為高職教師的“師德師風水平普遍較高”,而有36%認為“師德師風水平參差不齊”,還有14%表示“重業務、輕師德的觀念難以扭轉”。以上結果反映出各院系各部門師德師風水平不平衡的現象客觀存在,我校在師德師風建設方面工作仍需進一步加強。對于“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關鍵舉措”,39%的青年教師認為應該“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忠誠黨的教育事業”,22%認為要“提高教書育人責任意識,從各專業課教學環節中挖掘思政教育資源”,不難發現,這與“課程思政”的實施路徑是不謀而合的。
(四)對個人工作生活狀態的認知情況
分析結果顯示,青年教師個人的工作生活狀態總體呈樂觀、積極態勢,所承受的壓力基本處于正常范圍。認為自己的工作“可以積極地影響學生或同事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的青年教師比例高達96%,可見絕大多數青年教師對自己在工作中所創造出的非物質價值持肯定態度且充滿信心。對于“每天早晨起來想到要面對一天的工作”時的感受,49%的青年教師表示習以為常,會有條不紊地處理好即將面對的事務,更有28%的青年教師感到“精力旺盛,斗志十足”。
數據表明,工作和生活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因青年教師年齡、崗位等變量的不同而存在明顯差異。35%的青年教師表示“工作量超負荷”,其中專任教師和專職輔導員人數最多;22%教師表示“職級晉升困難”,部分行政管理人員和專任教師選擇了該項;12%教師認為“職能不清、分工不明”是工作中面臨的頭號問題,反映該問題的多是行政管理人員;另有14%教師對“職業發展通道不明朗”表現出了擔憂,其中專職輔導員居多。生活方面,40%的青年教師將“經濟收入”選為了首要問題,這些青年教師集中在“30歲及以下”和“31—40歲”兩個區間內,分布情況與之類似的還有“住房”選項,有10%的青年教師選擇了該項;選擇“子女成長與發展”的青年教師占比28%,主要來自“31—40歲”和“41—50歲”兩個年齡區間;“50歲以上”的青年教師多將“身體健康”(占比14%)列為生活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分析顯示,大多數青年教師所承受的工作、生活壓力是符合其工作性質和年齡階段的,這些壓力的產生屬于普遍現象,均在可控范圍內。
(五)青年教師思想政治狀況出現的偏差的因素
對于“青年教師思想政治狀況比較容易出現的偏差”,45%的青年教師選擇了“思想呈現多元化趨勢”,24%的青年教師選擇了“政治意識淡薄”,20%的青年教師認為“功利主義凸顯”,其余11%的青年教師則認為“不思進取,缺乏敬業精神”是當下青年教師群體比較容易出現的問題。
二、提升高職青年教師思政素養的自我提升路徑
(一)自學,提升高職青年教師思政素養的必由之路
美國著名未來學家約奈比斯特斷言:“在不斷變動的世界上,沒有一門或一套課程可以供可見的未來使用或可供終生受用……”。教師從職業功能來說,僅僅做一名知識的販賣者是遠遠不夠的,對于經驗有限的青年教師,如何才能夠在較短的時期內取得長足的進步?惟勤為徑、學為舟,有計劃有目的的自我學習。只有我們學會學習,才能更好地把這個觀念傳授給學生,才能使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趕上時代的步伐。
高職青年教師的學習,不僅應該學習專業知識,更要學習黨和國家領導人對青年教師的殷切期望,如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致教師的慰問信“教師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保持正確方向的重要保證;教師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是建設學習型社會的基本要求;教師牢固樹立改革創新意識,是時代發展的內在要求?!笔骨嗄杲處熋鞔_為什么要提高思政素養;學習習近平在北京師范大學考察時強調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使我們可以明確今后努力的方向;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市八一學校考察時的講話強調老師要“做學生錘煉品格的引路人,做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做學生創新思維的引路人,做學生奉獻祖國的引路人”可以使老師明確該如何做。
(二)培訓,提升青年教師思政素養的成長之路
調查顯示,面對社會思想文化和意識形態領域日益復雜的新形勢新情況,有針對性地加強學習培訓,是提升青年教師思政素養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一是要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引導廣大青年教師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二是加強主流意識形態教育,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加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對高職專業建設、教學改革、學術研究的價值引領;三是加強基層黨員教育,發揮支部主題黨日在實現精準宣傳、精準教育和精準引導黨員青年教師方面的顯著優勢;四是加強師德師風教育,做好職業道德規范教育、學術道德教育等,引導廣大青年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
(三)實踐,提升青年教師思政素養的成才之路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等文件均要求建立和落實職業院校教師到企業實踐制度,體現了國家對職業院校教師到企業實踐的高度重視。高職青年教師很大一部分是從學校到學校,缺乏對企業的了解,也缺乏對新技術更新的掌握,未能及時地將自身從教室、課堂等解放出來,實際動手能力較弱,如教汽車維修的老師不一定能修好自己的車。即使有的老師到了企業,但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對鍛煉的認識和重視程度不夠,給教師自身和學校帶來諸多不利。“專業教師到企業實踐,對深入了解行業動態、企業文化及其人才需求,掌握現代企業中的新知識、新技能、新工藝、新方法,溝通專業理論與實踐,提升教師的專業教學能力和實踐技能,搭建高水平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構建校企“產學研”合作平臺意義重大?!?/p>
三、提升高職青年教師思政素養的外在保障方法
(一)制度先行
制度在增強教師的責任感使命感榮譽感、規范職業行為、明確師德底線、引導廣大教師努力成為四有好老師等方面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良好的制度可以讓高職青年教師在提升思政素養過程中可以明晰該做的、可做的、不該做的紅線,使其在提升的過程中少走或者不走彎路。在出臺制度的時候,必須結合黨中央和全社會對師德師風建設的基本要求,充分體現高校對師德師風建設的基本規范,綜合研究判斷,充分衡量利弊,做好頂層設計,加強制度體系建設。在執行制度的過程中要落實主體責任,建好工作體系,維護制度的權威。在工作落實,“要細化標準、規范程序、層層落實、加強監督,確保師德師風建設各項工作不走過場,不流于形式,做到一以貫之、落細落小、執行到位。”
(二)價值引領,增強教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實效
對于“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不足”,有59%的教職工認為“方式簡單生硬,缺乏創新”,這一結果更加突顯了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學校一是要加強基層調研,了解各級各類、各年齡段教職工的思想政治狀況和訴求,然后因地制宜、對癥下藥。例如在本次問卷調查中,關于教職工“最喜歡的政治學習形式”,受歡迎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參觀訪問(占比48%)、討論和座談(20%)、聽報告(20%)、社會調查(12%),這組數據對學校接下來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政治理論學習方案是具有一定參考意義的。二是要抓住反面典型案例,開展警示教育。學校向來注重挖掘和樹立正面典型,激發榜樣力量,以此啟發、感染、教育全校師生員工,但對反面典型事例的通報和警示教育還不夠,可以搜集教育系統內具有代表性的反面案例在一定范圍內進行通報,提醒教職工“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三是要充分發揮網絡平臺在提高教職工思想道德素質方面的積極作用,通過學校主網、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平臺,加強內容創新、技術創新,增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吸引力。
(三)標準落地,完善教職工考核評價機制
一是嚴格教師資格和準入制度,把思想政治表現和課堂教學質量作為教師評聘考核的首要標準;二是在人才引進、干部提拔、職稱晉升、骨干培養、實踐考察、海外研修等方面,必須嚴把思想政治關;三是將教職工德育能力和水平納入考核評價體系,在年度考核、職務評聘、課題申報、評優評先等方面,嚴格執行師德情況“一票否決”制。
(四)強化修養,提高青年教師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
自覺加強師德修養,遵守職業道德規范,以師表風范嚴格要求自己,以高尚師德、人格魅力和淵博學識教育感染學生。落實執行學校各項規章制度,認真及時完成工作任務,不拖延、不推諉,主動團結同事,自覺維護集體榮譽;模范遵守社會公德,行為舉止文明禮貌、儀表樸素端莊、語言規范健康;樹立良好學風教風,認真備課、精心執教,指導學生全面、系統、準確地掌握所學知識;工作以外、節假日休息時間嚴格要求自我,自覺抵制有損教師職業聲譽的行為,維護社會正義,引領社會風尚。
參考文獻
[1]戴漢冬,石偉平.職業院校教師到企業實踐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職教論壇,2015(02):37.
[2]曹國永.新時代加強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的四個著力點[N].光明日報,2018-09-27(14).
作者簡介:彭國平(1973—),男,漢族,湖北潛江人,武漢城市職業學院,教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黃寒微(1986—),男,漢族,湖北宜昌人,武漢城市職業學院,教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