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丹
【摘要】本文從服裝立體裁剪課程的發展現狀出發,對服裝立體裁剪的教學改革與發展進行了分析與探索。
【關鍵詞】服裝立體裁剪;服裝教學改革
隨著立體裁剪技術的廣泛應用,服裝立體裁剪作為一門近二十年才興起的新興課程,在服裝類專業教學中已經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成為各大高校服裝類專業的核心課程。作為服裝立體裁剪課程的任課教師,本文將對立體裁剪課程教學進行一些研究和思考。
一、立體裁剪課程的教學現狀
服裝立體裁剪是相對于服裝平面裁剪而言的一種服裝樣板制作方法,立體裁剪相比平面裁剪更為靈活、直觀,在裁剪的同時就能看到服裝的成型效果,所以結構造型設計就更準確,更容易對款式造型進行調整和改進,也更容易滿足隨心所欲的服裝款式設計要求。服裝立體裁剪課程主要培養學生在了解服裝結構設計原理及基本縫制工藝的前提下,運用立體造型手段進行服裝三維設計并轉化成平面樣板的能力。目前各大高等服裝院校基本都將立體裁剪課程作為重點核心課程,無論是偏重設計還是偏重工程的服裝專業,都能用立體裁剪找到契合點。
服裝立體裁剪課程的教學雖然受到重視,但也存在著教學工具不配套、教學技術不規范、教學內容不實用的問題。
(一)教學工具不配套
許多院校由于辦學條件等原因,還使用著十幾年前的人臺,而人臺數據的不準確直接導致了立體裁剪所得樣板的數據偏差。
(二)教學技術不規范
由于缺乏行業規范,立體裁剪技術并沒有統一的技術標準,教師上課使用的針法、裁法五花八門,有的甚至用錯誤的立體裁剪方法,如坯布基準線都不設置就在人臺上進行立裁操作或是將坯布緊釘在人臺上而不考慮服裝的基本松量。
(三)教學內容不實用
許多院校的教學內容幾十年不變,不能隨著流行趨勢和技術革新更新課程內容,導致學生所學不能和市場接軌。
二、立體裁剪課程的改革方向
(一)改革教學內容
立體裁剪在服裝專業的知識鏈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一方面要完成服裝設計的款式造型,另一方面要為后面的服裝縫制提供樣板,所以課程的教學不應該與服裝設計與服裝工藝的內容脫節,而是要相互關聯。
(二)課程改革要與企業實際相結合
立體裁剪作為在服裝企業被廣泛使用的技術,在課程的教學上必須要與企業實踐相結合,可以多吸收企業的真實項目。將企業真實項目作為立體裁剪的課程實訓內容,在課程實施時可按照企業的款式開發流程進行項目實施,如款式研究—面輔料分析收集—樣衣立體造型—樣板制作—樣衣縫制等流程,目前有一些院校實施了企業真實項目引導的立體裁剪課程體系,均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服裝立體裁剪課程與企業相結合還可以通過與時裝廠、婚紗店合作,讓學生了解到當前流行的面料、款式及市場信息。
(三)規范課程教學中的立體裁剪操作
(1)確定需要立體裁剪的款式。(2)選擇和補正人臺,根據款式貼置款式造型線。(3)以白坯布為材料,用剪刀和大頭針等工具,在人臺上邊裁剪邊別樣,進行款式的初步造型。(4)用鉛筆或膠帶進行標點描線,將初步造型完成的服裝衣片結構加以記錄。(5)將立裁好的布片拿下,進行平面整理,并用大頭針假縫,使服裝基本成型。(6)將假縫好的服裝穿回到人臺上,審視服裝造型的準確性以及合體性,不合適的地方進行調整修改。(7)將試樣補正后的布樣拷貝成紙樣。(8)用得到的紙樣放置在布料上進行畫樣、裁剪,完成整個的服裝裁剪。
在立體裁剪的過程中不同的操作應使用不同的針法,如固定基準線時采用雙針固定法,在側縫、公主分割等布與布需要縫合的部位可以采用抓合法或是重疊針法,在上腰或是上袖的時候采用隱藏針法等。在白坯布使用之前需將坯布的布紋線歸正,用熨斗熨平。白坯布上需標識好主要基準線,覆在人臺上時需將布上基準線與人臺相應線條對準。此外人臺是立體裁剪的關鍵工具,最好選用近年開發出的立裁專用人臺。
(四)將立體裁剪課程與新技術相結合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服裝CAD技術也日新異,目前已經開發出可以在電腦上操作的立體裁剪軟件,只需要在電腦上輸入人體數據就可以據此建立人臺模型,可以在此人臺上設置款式造型線和松量,電腦即可通過選擇的面料類型進行立體造型模擬,同時人臺上的立體造型和平面布樣可以同步調整,無縫轉換。目前已經有高校將立體裁剪軟件應用于教學中,這樣更方便學生對立體到平面結構設計的理解,也使得立體裁剪的操作更為簡便和直觀。相信隨著服裝CAD、服裝3D等技術的發展,數字化技術在服裝立體裁剪課程中的應用將會越來越廣泛。
綜上,服裝立體裁剪技術正順應服裝業多樣化、高級化、個性化的發展需求而成為一種新型的服裝設計手段和核心技術,而服裝立體裁剪教學作為一門實踐性和實用性均很強的核心課程也在服裝專業教學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課程的教學也應隨著行業發展和技術革新不斷完善和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