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紅輝
【摘要】農業節水技術標準不僅是規范農業節水工程建設與管理的重要依據,也是新時期全面節約、合理開發和高效利用農業用水的技術準則.大力開展農業節水技術標準化建設對于保證節水工程建設質量,提高管理水平,控制農業用水總量,提高農業用水效率,減少農業水資源浪費,改善中國水資源日益緊缺的現狀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農業;綠色高效;節水;現狀;發展趨勢
一、我國農業水利灌溉中存在的問題
(一)相關的灌溉方式落后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業產業的不斷進步,相關的農業水利灌溉技術已經不能滿足農業生產的需求。現階段,我國農業水利灌溉多是挖渠引水、鑿并汲水的方式,或者利用相應的閘壩、堤防、溝渠等方式從水庫、河流等處引水灌溉,而且在實際的灌溉中大都采取得是漫灌的技術,此種灌溉方式會導致相關的灌溉不均勻,造成大量的水資源浪費,因此,相關的管理部門必須要及時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對這一現狀進行改善。
(二)相關的資金投入嚴重不足
目前,我國相關的管理部門還未認識到農業水利灌溉工程的重要性,相關的資金投入不足,這樣一來,就極易導致那些已經建設完畢的水利灌溉工程,缺乏維護資金,相關的工作人員自然也就無法對其進行及時的維護,就會導致其逐漸出現老化損壞的情況,相關的灌溉面積和灌溉效益也會因此受到影響,而那些新建的灌溉工程,由于資金短缺,難以達到應有的規模,其功能也無法充分發揮。
二、農業綠色高效節水發展的措施
(一)完善標準監督檢測機制。健全中國農業節水技術標準體系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科技的不斷創新,需要不斷提高農業節水技術標準的先進性和實用性。盡快建立合理的農業節水技術標準維護機制,對現有的技術標準開展復審整頓工作。一方面,對發布時間達5A以上的標準進行審核,將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標準進行廢止或修訂,以增強技術標準的先進性。另一方面,對內容交叉重復或功能相同的標準進行合并、清理和撤銷,以保證技術標準的統一性。同時,加快新技術標準的編制進度,彌補中國農業節水技術標準在數量上和內容覆蓋上的不足。嚴格把控標準的編寫、送審、報批等各個環節,保證技術標準編制質量,堅持技術標準數量與質量并重。加強上級主管部門對實施農業節水技術標準的領導和指導,嚴格執行標準的規范與要求,充分發揮標準的作用和效益。
(二)相關的節水措施
1.節水灌溉技術
目前,我國所實行的節水灌溉技術主要有以下幾個措施:其一,微灌溉技術在農業水利灌溉中的應用,其主要包括滴灌、脈沖灌溉和微噴霧等技術。相比于普通的灌溉技術,其可以對相關灌溉工作的用水量進行更加合理的控制,進而達到節水的目的;其二,則是噴灌技術在農業水利灌溉工作中的運用,在進行相關的噴灌工作時,必須要選擇合適的設備,一般包括動力機、加壓水泵等,利用水自然下降的勢能,把水壓縮在管道中,從而進行輸水,然后經過噴嘴把水噴到空氣中,進而使相關的灌溉工作能夠更加均勻合理;其三,則是步行式灌溉技術,相比較而言,其在設備拆裝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是一種可快速拆卸和組裝的節水灌溉設備,可用拖拉機實施灌溉。由于該技術可有效改善灌溉的效率,因此可從源頭上完成水資源的節約。
2.渠道的防滲漏技術
該技術對于農業灌溉來說至關重要,特別是在土渠輸水過程中,水量的相關損失以及滲漏,會使節水灌溉技術受到一定影響,特別是節水灌溉技術的相關措施,能夠防止渠道相關滲漏。防滲漏材質分為土料施壓、磚塊襯砌、三合土護面、塑料膜防滲漏、預應力高壓灌漿素混凝土襯砌、瀝青護面防滲漏。渠道防滲漏技術導致水量減少現象大幅降低,使渠系水利用系數得到提升,使渠道的輸水安全保障率有效提高,使渠道在抗沖方面的能力進一步提升,使輸水能力不斷加大。
(三)加大經濟投入力度
在農業水利工程灌溉過程中要注重水資源的損耗,要注重對相關工程內容進行有效的修復,不斷加大相關經濟投入力度,從實踐出發,注重依靠政府的力量,加強相關融資渠道的拓寬,只有獲得相當多的資金,全面得到相關農業水利工程項目的修復,促進相關節水的有效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助推相關新型技術手段的引入和推廣,積極避免相關技術設備的全面引入和推廣,才能使得水利工程灌溉得到有效的落實。農業水利工程灌溉中要更新灌溉技術,要從灌溉節水處理環節出發,充分運用新型灌溉技術進行相關內容的節約,從實際出發,注重節水效果,注重相關灌溉方式的有效完善,區別于以往的灌溉模式,通過灌溉技術都能夠達到較為理想的節水效果。
(四)農業節水技術
這里說得農業節水技術主要是指對農作物的種植結構進行調整,通過改善耕作制度,采用立體復合種植等方式,提高農業經濟效益。根據不同作物的習性和特點,使用不同的灌溉制度和灌溉方式,不同作物對水分的吸收和利用差別很大。甚至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種,對水分的吸收利用程度也有所不同。可以根據當地環境特點和作物需水特性,合理種植,從而提高用水效率,促進最大化地增產增收。
三、結語
大力發展農業新型節水灌溉技術,對提高農業用水效率,節約水資源,促進生態環境建設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可以根據當地環境特點,作物特性,推進新型節水灌溉節水的研究與運用,更好地服務三農建設,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