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繼紅 段瓊
[摘要] 以工業分析與檢驗技能大賽為實例,通過分析技能大賽對高職院校教師專業水平、學生專業技能、專業課程與教學改革等帶來的影響,說明進行技能大賽的必要性,但同時也指出技能大賽帶來的問題,以期引起共鳴,找到解決方案。
[關鍵詞]技能大賽;必要性;問題
[中圖分類號]?? G712??? ??????? [文獻標志碼]? A????????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6-0298-02
隨著時代的發展,各行業企業對具有較強職業技能的職業院校學生越來越青睞,職業教育進入了蓬勃發展時期。全國各類技能大賽應運而生,技能大賽不僅是參賽學生的大賽,也是各職業院校之間的競技。參賽學校一方面希望在大賽中檢驗教師的指導與學生的學習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將技能大賽作為展示學校實力的平臺。我院參與工業分析與檢驗賽項雖較晚,但在省賽與國賽參賽中有收獲,也有思考,希望能與同仁分享。
一、技能大賽對教師的影響
(一)大賽促進教師專業知識與水平的提高
高職分析專業學生未來的職業任務是對工業生產的原料、輔助材料、中間產品、最終產品等按照一定的標準或要求進行分析檢驗,以得到其化學組成、含量并判斷其品質。隨著對產品質量要求的提高,市場管理規范化、分析手段的更新,分析儀器的先進化,職業院校分析專業學生無論知識要求還是技能要求都在與時俱進,這不僅需要專業教師不斷改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同時還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融入新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指導學生參加職業技能大賽是促進教師技能學習的良好平臺。工業分析與檢驗技能大賽包括四部分內容:理論考核、仿真考核、化學分析實操、儀器分析實操。學生要取得好的競賽成績,指導教師必須對這四部分,特別是對實操的規范操作熟練掌握,一方面在操作中找到提高測定準確度與精密度的關鍵點,而這一些在平常教學中卻不是很多教師的關注點,常被忽視,如移液管放液速度的控制,容量瓶定容點的把握等。另一方面,教師通過對評分細則的認真解讀與理解,能更進一步了解分析儀器操作的規范性。教師在指導學生參加大賽的過程中,同時也在不斷完善自身專業知識,并將大賽的規范化、標準化要求運用于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提高教學質量。
(二)教師職業精神的提升
從事分析專業教學的教師很多直接來自于普通高等學校,未在企業中真正進行專業實踐的培訓,因此有一部分專業教師對企業中的原料、產品等進行分析與檢測的相關企業標準、企業評判規則僅來源于書本,自身并無深刻理解,教學中對學生該部分的要求也就不盡如人意。而職業技能大賽提供的賽項為企業一線實際檢測項目,教師在指導中真正理解了企業的要求與標準。工業分析與檢驗技能大賽提倡的精神是“精益求精,求真務實”,這種精神體現在大賽的要求與評分標準中,這就要求指導教師與參賽選手在進行訓練與比賽中秉承科學精神,實事求是地完成實驗內容和數據運算,這是分析工作者基本的職業素養。教師與參賽學生在培訓與參賽中逐步地了解并形成這種素養,而教師職業素養一旦養成,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就會自覺地將這種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灌輸給學生。
二、技能大賽對教學改革的促進作用
職業技能大賽的主要目的是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以賽促建,引導職業院校重視技能訓練,提高全體學生的理論與技能水平,為社會培養大批實用型人才。
(一)技能大賽促進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與完善
工業分析與檢驗職業技能大賽無論省賽還是國賽,都有企業的分析檢驗,崗位的骨干人員作為項目制訂人員與現場裁判人員參與其中,他們不僅帶來了企業對分析檢驗人員的技術要求,同時也對參賽選手的人文素養、職業道德提出了建議與意見。職業技能競賽不僅考查選手的技能水平和應用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考查他們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這就要求學校注重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同時也應關注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在參賽中,對自己學生比賽中的問題及與其他選手的差距,對照技能競賽的構成要素和教學基本建設的構成要素,找出人才培養方案中的不足,及時進行修訂與完善,使人才培養方案的培養目標與技能大賽的宗旨相吻合。
(二)技能大賽促進教學方法的改進
每一年的職業技能大賽都是職業院校的一件盛事,為了能選拔出優秀的參賽選手,我們都要在校內進行先期的選拔與培訓,在選拔中會發現許多問題,學生對理論知識掌握不牢,技能操作的不規范,對項目要求的理解不完全等,這些問題反映出教師在教學中的不足,如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脫節、實踐教學中教師對學生指導不到位等,針對這些問題,積極改變教學方法,采用適應企業需求的項目化教學,以項目貫穿于整個教學,將大賽中的技能操作要求與標準融入教學過程中,在總項目的引領下,將企業真實的檢測項目引入,設計成若干子項目,教師作為項目指導者,而學生作為項目的主要參與人,在教師指導下由簡到難,從依據現成實驗方案完成項目,到分析項目完成中存在的問題,找到解決方案,最后自行設計項目的實施方案,在此過程中教師用啟發式、討論式等教學方法,將理論與實操有機結合,使學生真正做到“做中學,學中做”,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職業技能競賽推進了課程體系的改革[1]
職業技能競賽項目一般依據企業最新的技術標準和要求設置,吸收了行業發展的前沿技術,反映了最新的職業技能要求和行業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賽事緊扣市場需求的專業領域,這也給專業在進行課程設置時指明了方向,即職業院校專業課程設置應符合企業及行業要求,應進行深入調研,了解企業所需及最新的技術發展趨勢,并將這些新的技術要求及時納入教學內容中。
三、職業技能大賽對參賽學生未來發展的深遠意義
工業分析與檢驗技能大賽涵蓋內容多,技術要求嚴格,不僅要求學生有過硬的化學分析與儀器分析操作能力,豐富的理論知識、對測定結果的熟練計算與分析能力,同時要求學生有穩定的心理承受能力與團隊協作能力。所以在備賽中,指導教師會嚴格按照大賽的技能標準與操作程序訓練學生。所以經過訓練的學生無論是否能獲獎,其專業理論與專業技能都會有突飛猛進的進步。這也為他今后在專業道路上的發展增強了信心,奠定了基礎。
四、參加技能大賽的思考
職業技能大賽的目的是“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2],職業技能競賽本質上是以任務驅動的一個教學項目,可以短時間內提高專業技能水平。技能競賽具有一定的選拔作用,是檢驗和激勵的一種手段,讓學生和教師在準備和投入競賽的過程中更快成長。在參與技能大賽過程中,在與其他兄弟院校進行交流過程中,我們不斷思考與總結,受益匪淺,但仍存在一些問題。
國家級的技能大賽越來越受到高職院校的重視,在學院的評估或教師的晉級評優中技能大賽獲獎成為必須指標,這也使技能大賽功利性增強。表現在:(1)重視對參賽選手的重點培養,為取得好成績,許多學校參賽選手長時間停課進行強化訓練,教師花費很多心思研究提高比賽分值的技巧,忽視對學生專業理論知識與綜合素養的培養,將能力培養變成應賽教育,違背了大賽的初衷,同時也違背了教育規律。(2)競賽背后的功利性也使大賽與“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的初衷相背離,許多院校更多重視大賽成績以及給學校帶來的榮譽,而忽視了大賽對專業建設的推動與指導作用,沒有很好地將大賽的要求與標準應用于日常教學工作中,使大賽成為少數人的大賽,絕大多數學生獲益太少。沒有體現教育的普及性。
五、結語
通過技能競賽,一方面,希望能夠引導高職學生技能活動向系統化、規范化、常規化方向發展,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另一方面,也希望技能大賽作為專業教學改革的推手,在課程建設、教師培養等方面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王麗,楊永紅.職業技能大賽與專業教學有效融合的實踐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6(10):116.
[2]蔡勤生.“賽教結合,寓學于賽,以賽促改”教學模式實踐探索[J].職業技術教育,2010(26):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