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旸怡
[摘 要] 和西方國家相比,我國的工業設計教育仍舊存在一定的問題。基于此,首先從理論課程、美術課程及實踐課程這三個方面對中外工業設計教育進行對比分析,然后指出國內工業設計教育存在的不足之處,最后給出加強我國高職院校工業設計教育的建議,以期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關 鍵 詞] 工業設計;高職院校;工作室
[中圖分類號] G710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3-0120-02
工業化的發展促使教育領域出現工業設計的相關內容,該課程主要是進行工業產品外形以及功能等方面的設計,以此提高工業產品的美觀性及經濟效益。工業設計教育最早起源于歐洲,我國引進工業設計教育之后,教育理論及教育體系大都借鑒于西方國家,這些理論及體系并不能完全適應我國國情。因此,對中外工業設計教育的對比分析具有一定的意義。
一、中外設計教育的對比分析
(一)藝術類專業設置的差異
英國部分高校會將藝術與設計類專業放到創業產業及人文學院進行設置,而我國高校則大多數將藝術與設計專業單獨放到設計學院或藝術設計學院進行設置。下面以設計類專業為例,將中英設計學科設置進行對比。
(二)教育基礎設施的差異
英國設計基礎教育的教學設施與硬件條件相比于中國的條件要優越,教師對基礎美學教育和設計啟蒙教育的教育理念有較大的不同,在英國初等、中等的教育過程當中會經常參觀英國當地的各級博物館、美術館、科技館,并由博物館專業的講解員進行講解。在各種名目的博物館、科技館、美術館中學生將會得到歷史、生物、科技、美學各個專業方面的基礎知識和科學精神方面的培養,這樣可以在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過程當中使學生獲得非常直觀的教育體驗,激發學生的各方面通識性教育興趣。除此之外,英國大學的工業設計專業都配備較為完善的工作室,工作室不僅承擔了學生發展興趣的職責,而且也滿足了工業設計當中很多的教學需要。工業設計專業的學生可以在導師的指導之下完成教學任務并且發揮個人的興趣進行工業設計產品的制作和實驗。
(三)工業設計課程設置的差異
就工業設計教育的發展歷程來看,西方國家的工業設計教育由藝術教育發展而來,具有顯著的教育場所多樣化特征,學習者可以在藝術設計類院校、綜合性大學、獨立工作室甚至是社區服務中心進行工業設計學習。比如,英國具有較大的公立教育系統,其工業設計教育被納入國家教育體系中,擁有統一的管理標準,有效促進了西方工業設計教育的發展。
具體而言,西方工業設計教育和國內教育存在以下不同之處:
1.理論課程,西方工業設計教育更為注重學生分析能力及批判能力的提升,要求學生深入了解并掌握藝術及設計的相關理論知識。因此,西方院校在工業設計教育的理論課程設置中,要求學生掌握美學、現象學以及本體論等方面的知識,也注重工作室實踐,以此培養學生的創意思維。
2.美術課程,早在包豪斯時期,西方工業設計教育工作者就認識到藝術表現及科學邏輯之間的關系,在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同時,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及設計表達能力。而在國內的工業設計教育中,美術課程占據的課時比例相對較大,而且只注重學生創意思維的培養,所以美術課程只作為工業設計的輔助,教學的內容也僅停留在繪畫技巧等方面,根本不能提高學生的設計審美能力。
3.實踐課程,西方國家的大部分學生在中學時期就通過多種方式培養實踐能力,再加上西方工業設計教育屬于企業+學校的模式,使得學生在就業之前進行了大量的崗位實踐,可以熟練掌握工業設計的相關技能,深入了解產品的生產制作工序,為學生的就業及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而國內的工業設計教育缺乏專業的實訓基地,也沒有工作室或者企業供學生實踐學習,在實踐能力及模型加工能力等方面相對薄弱。
(四)國內工業設計教育的發展現狀
在改革開放政策實施之后,國內工業設計教育經過了三十多年的良好發展之后,大部分高等學校都開設了工業設計專業。相關數據統計結果顯示,目前通過教育部備案或者審核批準可以開設工業設計專業的高等院校近400所,美術院校、綜合性院校、林業院校以及師范類院校均開設了工業設計專業,有些高等院校會單獨開設工業設計學院;有些高等院校會將工業設計專業納入藝術學院、建筑學院或者設計學院中。雖然我國工業設計教育是從西方國家引進,但是國內的工業設計教育并沒有像西方國家一樣,將其與工業化進程共同發展,使得我國工業設計教育出現較多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過于重視美術教育,在工業設計教育中,美術教育僅作為其中的一小部分,但是我國很多高職院校都將工業設計教育的重點放在了美術教育上,并沒有體現出工業設計教育理念,使得工業設計專業的學生在進行工業設計時,過于注重作品的美觀性,缺乏對作品實用性等其他因素的重視。
2.缺乏完善的教育體系,從本質角度來看,工業設計教育是藝術及科技的有效融合,這就是大部分高等院校都可以開設該專業的原因。但是在我國高職院校中,并沒有將藝術教育及科技教育進行有效融合。
3.缺乏實踐教育,我國大部分高職院校在開設工業設計教育課程時,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比例存在嚴重的不合理問題,主要反映在理論課程過多,缺少實踐教育,工業設計教育的理論必修課占據了80%的課程,供學生支配的實踐時間非常少,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及專業技能的提升。
二、加強我國高職工業設計教育的建議
(一)完善工業設計教育體系
在我國高職教育中,特色是最重要的優勢,如果高職院校缺乏特色,會對其教育質量及教學效果造成直接的影響。因此,高職院校在完善工業設計教育體系時,不僅要科學合理地設置專業課程、理論課程及實踐課程的比例,還需要從所在地區的資源特點以及周圍制造業的需求出發,設計出具有特色優勢的高職工業設計教育體系。具體而言,高職院校需要做到以下三點:
1.豐富工業設計專業基礎課程。高職院校需要在基礎課程中添加工業設計理論、快速表現理論以及三維設計軟件學習方面的內容。與此同時,為了加深學生對工業設計理論的認識,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高職院校還可以開設材料工藝課程、加工制造課程、人機工程學等。另外,為了使學生形成完善的知識結構,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高職院校還需要開設社會學、專業英語、傳統文化研究以及自動化原理等多門交叉學科。
2.豐富工業設計專業教育內容。對完善的工業設計教育體系而言,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需要將虛擬設計項目或者實際設計項目作為主體。其中,虛擬設計項目主要是指高職院校的教師根據工業設計行業的發展趨勢,對某一個特定的品牌設計一個具有探究性及前瞻性的題目,還包括高職院校舉辦的工業設計比賽,從整體上提升學生的工業設計能力。
3.豐富工業設計專業實踐課程。高職院校工業設計專業實踐課程的設置與工業企業聯系密切,高職院校需要加強與地方制造業的聯系與合作,通過交流合作的方式為學生提供實際設計項目,與制造企業共同建立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學生可以在實踐的過程中發現自身的不足之處,從而不斷提升自己,為以后的就業積累實踐經驗。
(二)加強工業設計實踐教育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工業設計教育是將藝術教育及科技教育進行有機結合,這種綜合性及交叉性特征使得高職院校工作室的設置涉及較多的內容。
1.高職院校需要根據理論課程及專業課程的差異,合理設置工作室的主要實踐內容。比如,在理論課程中,高職院校可以設置相應的繪畫工作室、成型加工工作室以及圖形影像工作室等;在專業課程中,高職院校則需要折紙產品設計工作室。需要注意的是,高職院校設置的工作室并不是獨立運行的,而是為產品設計提供服務與支持。
2.高職院校需要將工作室作為依托,構建協同創新實踐教學平臺,將項目作為主導開展實踐教學。在進行產品設計的過程中,需要應用到多種理論知識及專業技能,比如,繪圖表現、圖形影像或者機械加工等多個方面,這就要求告知院校調動現有的教學資源,開展協同工作,通過協同創新工作室的建立,提高學生的工業設計水平及專業能力。具體而言,高職院校需要打破傳統的一門課程由一個教師負責的教學模式,建立協同創新教師組,在一個教師組內,包括結構設計教師、繪圖教師、機械加工教師等,在學生完成工業設計項目的過程中,如果遇到哪方面的問題,就由負責這部分的教師進行解答,實現教師與學生的協同創新。這種團隊共同完成工業設計項目的方式,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理論知識,還能夠大大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綜上所述,我國工業設計教育存在課程體系不完善及缺少實踐教育等問題,亟須解決。通過本文的分析可知,高職院校需要深入了解工業設計教育的內涵,完善工業設計教育體系,加強工業設計的實踐教育,充分發揮出工作室在工業設計教育中的作用,這樣才能夠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我國輸送更多的工業設計行業人才。希望本文的分析可以為高職院校開展工業設計教育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張宏達,李杰.基于就業導向的高職院校工業設計專業建設初探[J].現代職業教育,2017(31):114-115.
[2]陳穎.德能并舉 理實交融 增強發展軟實力:訪河南省工業設計學校校長李剛[J].河南教育(職成教版),2017(1):6-7.
[3]臧國超.工業設計專業高職教育探究[J].科技信息,2010(13):647,649.
[4]盧建洲.中英設計教育比較及其對我國及設計基礎教育的幾點啟示[J].湖北美術學院學報,2018(1):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