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夫利
[摘 要] 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必須大力推進創新創業教育,高職教育強化 “雙創教育”改革也是大勢所趨?,F代學徒制在西方國家已經取得一定成效,促進了經濟發展,中國高等教育也應加大借鑒力度。從高職院?!半p創”教育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出發,闡述了現代學徒制對高職院校“雙創教育”改革的啟示,提出要提高中國高職“雙創”教育的效果,需要“三深三試”。
[關 鍵 詞] “雙創”教育;現代學徒制;現狀;問題;“三深三試”
[中圖分類號] G71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3-0170-02
2015年5月4日,國務院辦公廳以國辦發〔2015〕36號印發《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該《意見》提出需要改進學生創業指導服務,完善創新創業資金支持和政策保障體系。現代學徒制在西方國家尤其是英國和德國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極大地提高了人才培養質量,促進了國家經濟的發展[1]。教育部于2014年下半年制定并發布了《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教職成[2014]9號),對現代學徒制工作進行了具體部署。2015年8月,教育部還專門公布了全國首批127所現代學徒制試點院校名單?,F代學徒制已逐漸上升為國家職業教育的一項重要發展戰略,成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4年9月我國首次提出“大眾創業”“草根創業”“萬眾創新”“人人創新”的理念。2015年6月《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正式公布,指出“把創業精神培育和創業素質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實現全社會創業教育和培訓制度化、體系化。加快完善創業課程設置,加強創業實訓體系建設。加強創業創新知識普及教育,使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入人心”。
一、浙江省高職院?!半p創”教育開展情況與存在的問題
(一)浙江省“雙創”教育開展情況
教育部學生司副司長荊德剛對浙江的雙創教育改革給予高度肯定。他說:“浙江已經走在全國前列,我建議打造浙江創業教育的先行區?!睂幉ù髮W對大學生創業鼎力支持,2008年年底,該?!捌脚_·模塊·窗口”式大學生自主創業教導模式獲教育部、財政部批準,成為全國30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之一。杭州師范大學依靠獨特的地理優勢與校友資源,與阿里巴巴集團合作成立阿里巴巴商學院,由知名校友馬云任院長,學校創新創業氛圍格外濃厚。
近年來,浙江省許多高職院校對創新創業教育展開了積極的探索與實踐,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雙創教育實踐體系。借助義烏小商品市場的優勢,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走出了一條以“創”立校的特色辦學之路。紹興職業技術學院采用“四業貫通”“創新創意工場”“范蠡創業學院”相結合的雙創模式,涌現了一大批實業與電商創業明星。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的“三方四地五段”創業教育教育模式,在專業設置上開展“雙對接”,“項目教學”與“主題教學”融入專業人才培養,并重視畢業設計成果的推廣與轉化。
(二)高職院校“雙創”教育存在的問題
1.高職院校的“雙創”教育管理模式與運行機制滯后
教學管理模式是影響“雙創”教育效能的重要因素,沒有先進的制度與機制何談教育創新。高職院校學生的“雙創”教育缺乏強有力的規范與管理,班級與學生的管理松散混亂,缺乏凝聚力與創造性。高校可嘗試成立“大學生雙創教育指導委員會”,制定“雙創教育管理、運行與評價章程”,引進多元、開放的雙創教育教學管理模式。
2.高職院校的“雙創”教育體系缺少與專業課程體系的融合
高職專業任課教師對“雙創”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在發達國家,高校的雙創教育是一項提高國民素質、激發青年創業、拓寬就業渠道的系統工程,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引擎”。目前國內大部分高職教師授課像“流水線”,極少考慮“創業率”[2],只千篇一律地傳授專業知識,缺乏對學生創新創業思維的培養。創新創業課程體系與專業課程體系的和諧性直接影響“雙創”教育的質量。目前多數高職院校把創新創業作為一門教育部要求開設的課程,極少有院校考慮其與專業課程體系的關系,導致兩個體系缺乏協調合作,致使專業課程與“雙創”教育的改革舉步維艱。高職院校的專業教育若要真正發揮其“授之以漁”的功能便需要與“雙創”教育有機融合。
3.高職院校的“雙創”教育缺少與企業、行業與地方產業經濟的互動
高職院校的“雙創”教育拘泥于校內開設創新創業課程,由校內教師或輔導員擔任任課教師,內部閉門造車,缺乏外部助力,沒有與相關行業、企業與地方產業充分合作,互通有無,課程效果大打折扣。行業企業專家熟悉行業動態與前沿,把握相關工作崗位的職責與挑戰,再加上有一線的真實經驗與資源,因此,可引進企業行業專家參與、指導與評價校內雙創課程或將雙創課程拓展到相關合作企業一線中。
二、現代學徒制對紹職院“雙創”教育的啟示——三深化
(一)深化“雙創”教育與專業建設的融合
1.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機制助力專業建設
現代學徒制的實踐形式是多樣的,呈現有“模式”而無“定式”的特點[3]?,F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校企“雙主體”機制,共同以市場為導向制訂育人方案,更適合培養雙創人才。從師資條件的角度,在“雙師型”教師和企業“師傅”的帶領下,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強,主動參與,手腦并舉,創新思維得以激發,創業周期更短?,F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中,實踐教學即日常教學,因此,學生工學交替,有利于其有針對性地開展技能操練,專業提升績效高,“雙創”的火花更易點燃。
2.現代學徒制的課程體系與教學方法助力專業建設
高職院校的課程設置大多沿用傳統的“學科本位”理念,使高職課程設置成為“本科課程的壓縮包”。這使高職學生要在短短的兩年到兩年半的時間內修完包括基礎課、通識課、專業課、實踐課在內的所有課程,師生疲于上課,毫無精力鉆研創新項目,致使畢業生對高職教育、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滿意度降低?,F代學徒制的課程體系以市場為導向,更能得到企業青睞,畢業生工作后其學業、專業、產業“三業耦合度”更強,有利于激發創新思維?,F代學徒制倡導以考取行業職業資格證為契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成就感,因此,將職業資格證考試的課程融入專業課程,能增加學生的就業創業籌碼。
(二)深化“雙創”教育與“訂單培養”的融合
紹興職業技術學院范蠡商學院社區管理專業的訂單培養與訂單班已經與訂單企業形成了成熟的合作機制,可以將商貿專業群的訂單培養對象組合成新的“訂單培養創新班”,對創新班實行“企業管理”與“項目管理”機制。聘請校內、校外專家導師,在雙導師的指導下開展創新創業項目運作,對專業群的學生利用其專業特長開展項目的規劃、實施與孵化。
(三)深化“雙創”教育與“專業社團”的融合
高校學生社團是高職院校中非?;钴S的組織主體,能夠滿足大學生自我提高和發展的需求,與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實踐密切相關。因此,學生社團是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和創新創業團隊的孵化器[4],爭取依托專業社團培育出一大批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與科研、發明與專利成果。專業學生社團不能“閉門造車”,“井底之蛙”孵化不出創新創業項目,因此,可聘請校外企業高管、專家和技術人員擔任專業社團的校外導師,社團成員同時擁有一位校內導師和一位校外導師,同時,校外導師可以指導學生參與企業活動、企業課題和項目,參與企業實踐等。
三、現代學徒制對高職“雙創”教育的啟示——三嘗試
(一)教育管理嘗試“企業管理”
高職院校畢業生將走向一線工作崗位,為了實現學生和企業員工兩個角色間的無縫對接,并激發其積極性與創造性,在學生管理尤其是班級管理中探索實施企業化管理具有可行性。實現教育管理與班級管理的“企業化”:首先,制定《班級企業化管理制度與考評辦法》,形成統一的管理標準與考評獎勵機制。其次,對班級成員進行企業化分工,將傳統的班長、副班長、團支書、學習委員、寢室長、組織、宣傳委員、文體文員等班干部崗位與企業的總經理、副總經理、部門經理、車間主任等崗位匹配,并根據企業部門需要進行學生的部門分配。將出勤、作業、項目等轉換為“員工打卡”“員工記件”“員工項目”并制定細則,定期公布班級打卡積分排名。再次,實施有效的獎懲機制,成立“學分—基本工資”“獎學金—獎金”“助學金—分紅”“獲獎或榮譽—星級員工,勞模”等激勵機制。
(二)教育形式嘗試“行業典范引領”
傳統課堂教學無法滿足“雙創”教育改革的需要,因此需要選擇適合各專業的“行業典范”。教育部公布2016年度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名單,高職院校中有六所高校上榜,其他高職院??梢越M團到這些經驗豐富的“雙創”典型經驗高校學習。另外,可組建高校、行業企業專家與大學生創業團隊,展開典型創新創業事跡、案例編撰,為高職院?!半p創”教育提供“教材”。每個專業與行業都有成功的企業家與大學生創業典型,他們有很強的榜樣示范力量,是“第一手”的學習素材,通過研讀他們的成功案例,將這些典型事跡與經典案例作為各專業的創新創業培訓、職業規劃類比賽、崗位模擬操練的“教材”進行模仿與研討,可以達到激發興趣、點燃火花、開拓思維的目的。
(三)教育評價嘗試“校企協同”
古巴(Egong Guba)和林肯(Y.S.Lincoln)等人于20世紀80年代創立了“第四代教育評價理論”[5],他們認為教育評價即對被評價人或事物賦予某種價值,此種評價本質上是一種“心理建構”。這一理論強調“價值多元性”與“心理構架”?!靶F髤f同”的評價機制是助推“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的馬達,把人才看作“學生”與“員工”的雙主體,踐行了“價值多元性”的評價思想,也能夠客觀、平等地對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進行評價,也檢測了高職院校的育人質量,提高了企業的育人參與度與用人效能。
四、總結
現代學徒制背景下的高職教育改革與傳統學徒制的區別在于,高職院??梢愿鶕陨砬闆r靈活選擇“現代學徒制+高職教育”或“高職教育+現代學徒制”的模式,高職院校有絕對的自主權,堅持了高職教育“學校本位”的教育形態,“現代學徒制”為我所用,形成有效的助力與補充。現代學徒制在高職院校的“雙創”教育中蘊含著“小宇宙”般的能量,適當借鑒與引入,能夠讓高職院校的“雙創”教育改革與專業建設改革煥發“新常態”,培養出一批適應結構改革、助力“一帶一路”沿線外貿新增長點的“雙創人才”。
參考文獻:
[1]顏磊,唐天艷,陳明坤.現代學徒制研究的回顧與反思[J].教育與職業,2015(12):10-11.
[2]孫陽,唐永鑫,孟黎.現代學徒制在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中的價值[J].新西部,2016(17):133-134.
[3]謝淑潤,夏棟.現代學徒制與我國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J].繼續教育研究,2013(8):42-43.
[4]易海博,聶哲.基于現代學徒制推動高職院校學生社團創新創業教育[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6(12).
[5]蔡曉良,莊穆.國外教育評價模式演進及啟示[J].高教發展與評估,2013,29(2):3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