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清俊
[摘要]在新課程不斷深入改革發展的當下,中職時期對學生的成長發展而言是非常關鍵的,是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也是學生性格和習慣養成的關鍵階段。因此中職計算機教師要認真分析“互聯網+”背景下中職計算機教育的現狀,堅持做到實驗教學,綜合實踐教學和實習教學這三大關鍵方面,提高學生對中職計算機課程的興趣,為未來的學習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關鍵詞]互聯網+;中職計算機;課堂體系;研究
[中圖分類號]? G712??????????? ??????? [文獻標志碼]? A????????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6-0065-01
一、“互聯網+”背景下中職計算機教育現狀
隨著信息全球化,信息化技術應用范圍的擴大。尤其是當“互聯網+”這個概念提出并迅速滲透到各個行業時,我們整個社會對IT行業人才,尤其是精英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但是,從中職院校方面來講,雖然計算機人才的培養規模較大,但是在它的特色性、專業性等方面與社會需求還是有較大差距的。計算機專業人才的培養質量還不太好。其中,主要存在著以下幾個問題。
(一)辦學條件跟不上時代的發展
就目前而言,國家對職業教育非常重視。如拿江蘇省來說,職業教育已經實現了中專學生學費全免。但是,計算機這個行業教學對教學硬件投入要求較高,設備更新換代快。即使中職計算機教學設施設備越來越完善,但還是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不了計算機技術飛速發展的需要。拿一些院校來說,他們的計算機機房建設落后,滿足不了新軟件技術的教學要求。甚至,一些院校都沒有校園網,這對很多網絡技術課程來說簡直就是紙上談兵。
(二)師資力量相對偏弱
對很多中職院校來說,因為資金的短缺,發展理念的落后等許多原因,導致師資力量相對缺乏。計算機專業教師的專業素養更是不高。除此之外,其他專業教師兼職計算機教學的現象更是有許多。重要的是,許多教師在畢業以后就走上了講臺,缺乏行業從業經歷。學校對該專業技術的再學習再教育的重視力度也不夠,更是直接導致計算機專業師資力量的薄弱。
(三)人才培養模式與社會脫節
在絕大多數的中職院校計算機專業中,人才培養方式和課程設置往往是在高度模仿高等院校。這種情況常常是中職院校忽略中職學生之間較為明顯的差異性,在課程的設置和培養方式上過分追求,注重培養學生的基礎知識而忽略了職業崗位的針對性。當然,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由院校師資力量和辦學條件所決定的。畢竟,對所有院校來說,普通的課堂講授是最方便、最廉價的銷售知識的辦法。除此之外,對大部分中職院校計算機專業來說,課程設置的千篇一律,缺少自己獨有的特色。這也難以讓學生在就業競爭中脫穎而出。
(四)生源質量較差
現階段,雖然國家對職業教育的投入越來越高,但中職教育在社會上的地位卻是很低的。目前,中職院校的學生大多是初中畢業生中學習最差的那一批。這些學生普遍存在學習主動性不強、動手能力差、紀律觀念不佳等特征。他們報考中職院校的動機在于學點技術。可是,選擇了計算機專業的他們卻對此專業的學習缺乏耐心。尤其是計算機課程枯燥復雜,更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們自我學習的信心。這種情況下,教師的教學目標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
二、課程體系構建策略
根據對“互聯網+”中職計算機教育現狀的研究。我們需要更好地促進“互聯網+”中職計算機課程體系的構建。
(一)開展實驗教學
計算機課程強調的是獨立操作、反復訓練、學會技能、形成技巧。因此,計算機教師在教學時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例如,計算機網絡基礎、網絡管理與維護等理論課和實驗課的比例是一比一。這就要求,上幾課時?計算機教師要根據教學計劃及目標,讓學生完成設計作業。并由學生自己進行評價、講解。這有利于進一步提高學生靈活運用的能力。
(二)開展綜合實訓教學
綜合實訓教學是對學生的操作技能和綜合職業能力進行訓練的教學環節。包括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多項能力的訓練。一般來說,實訓教學是中職教育的核心內容。因此,它應當貫穿于學生的整個教育過程中。并且應該占有相當的課時比例。例如,C語言程序設計等課程在學期末可以設置項目設計,要求學生獨立完成項目的開發等大型作業。這對學生能力的提高是很有幫助的。
(三)開展實習教學
實習教學一般包括認識實習、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等。除此之外,一些社會的調研活動、社會實踐也是實習教學的一部分。它主要是讓學生在實際的生產環境中了解職業。將理論與實踐更好地結合起來。它是學生將校內所學的理論和技能向實際工作能力轉換的一個重要環節。所以,計算機中實習教學這一部分能夠很好地彌補師資力量薄弱,也能很好地改善教師缺乏行業從業經歷這一不足。
綜上所述,在素質教育蓬勃發展的當下,中職計算機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堅持做到以上幾大方面,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加強學生對中職計算機學習的興趣,使其中職學習生活充實且得以升華。
參考文獻:
[1]吳宏偉.信息技術課堂高效模式的創建與反思[J].華夏教師,2015(7).
[2]郝景霍,邢玉芬.實現信息技術課堂高效的策略探析[J].中華少年,20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