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
[摘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與進步,物聯網及其相關應用正逐步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工作、學習中,物聯網專業人才也成為社會稀缺人才。為了培養更多物聯網實用型人才,滿足社會需求,各類技師學校相繼開設了計算機物聯網相關專業。但物聯網這一新事物出現時間不長,專業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等方面沒有更多的經驗可供參考,計算機物聯網包含的知識與技能范圍廣泛,專業融合度高,造成技師學校專業建設出現了教學形式缺乏針對性、教學內容重點不夠突出等問題,結合物聯網的特點,探討面向物聯網時代計算機物聯網教學改革策略。
[關鍵詞]物聯網時代;計算機;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 G712??????????? ??????? [文獻標志碼]? A????????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6-0229-01
物聯網主要是指將射頻識別技術與云計算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等相融合,在此基礎上產生的實用科學技術總稱,這一技術在當前階段已經被逐漸應用于家庭生活、農業生產、交通運輸、倉儲物流等多個方面,物聯網技術應用使得相應的社會生活或者行業發展更加現代化、智能化。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不斷發展,物聯網技術必將在社會各方面普及,更加切實服務于我們的生產生活。由于物聯網技術與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密切聯系,各技師學校計算機專業都相繼增加了與物聯網有關的課程。本文對計算機物聯網教學進行了探究,綜合了計算機物聯網教學過程中的相關問題,對計算機物聯網教學改革發表了一些個人的意見和看法。
一、廣泛調研,以就業為導向進行課程設置
物聯網在我國的發展是以傳感器技術應用為開端,涉及不同領域的無線通信技術應用,作為一個新概念,在安排教學內容之前,學校與教師應當對物聯網的發展與應用趨勢開展廣泛調研,掌握計算機物聯網在當前社會的應用渠道以及人才的就業方向,在此基礎上確定相關的課程內容,保障學生所學知識與技能能夠適應專業發展方向、社會發展需求。因此,學校首先要深入企業內部,廣泛了解企業對物聯網人才的需求;其次,教師應當加強專業學習,提升專業素養,通過網絡和相關書籍了解當前我國以及世界各國物聯網技術的發展現狀和應用趨勢,在此基礎上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安排。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于物聯網所涉及的內容眾多,學校與教師不能囿于物聯網這一概念,以大量的理論知識代替實踐教學,忽視了該專業的實踐性,導致學生的學習只有理論缺少實踐,缺乏必要的實用性,影響學生將來的就業。總之,課程內容的設置要以學生就業為導向,充分開展社會、行業調研,科學設置教學內容,讓學生學有所成,為學生今后就業提供有效保障。
二、注重實踐,提升學生計算機物聯網實踐能力
技師學校歷來重視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注重實踐操作,提升學生動手能力,也是教學的重要環節和目標。通過操作計算機物聯網實驗設備,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但物聯網設備多、價格昂貴,而且設備更新速度快,單靠某一所學校的力量,很難建成設備齊全的計算機物聯網實驗室,這種情況下,學校之間可以嘗試開展校校合作,每個學校承建不同項目的實訓室建設任務,并承擔相應的實驗教學任務,組織學生在學校之間交流學習,完成相應的實踐訓練。除此之外,學校應當注重實踐教學與技能大賽的結合,通過組織和培養學生參加各類計算機物聯網技能大賽,調動學生鍛煉和提升個人實踐能力的積極性,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最后,學校可以考慮建設網絡虛擬實驗,進行虛擬實驗室開發,將實訓內容設計成虛擬實驗,可供學生反復練習。這樣既可以節約成本與空間,又可以提高實訓內容的更新頻率。
三、拓展渠道,提高教師專業教學水平
教師的專業水平是計算機物聯網教學成功開展的關鍵因素,因此,學校要加強教師隊伍培養,滿足專業建設發展、教育教學改革的需要。首先,學校應主動加強與企業聯系,開展多種形式的校企合作,拓展教師培訓渠道,選派優秀教師去物聯網企業實習實踐,為教師提供學習掌握先進計算機物聯網技術的機會,進而保障學生所學知識與技能的含金量,盡量不落后于企業生產的實際。當前,許多物聯網企業都會定期組織員工進行技能培訓,學校應當積極與企業對接,組織教師與企業員工一道,參加這類培訓,以獲得最前沿的知識和技術。其次,學校可以借助各類網絡學習平臺,如網易云課堂等,為教師提供更多網上學習的機會,同時,廣大教師要提高主動學習意識,努力提高專業素養,在網絡平臺上“廣交朋友”,拓展學習面,拓展專業圈,與同行共同切磋,取長補短。最后,學校可以聘請企業的高級人才作為學校特聘專家,定期來校開辦講座,指導教師教育教學,指導學生學習實踐。總之,提高教師專業水平,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是對計算機物聯網教學的切實保障,也是物聯網專業做大做強的必由之路。
綜上所述,計算機物聯網教學改革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加強專業建設頂層設計,從學校層面考慮專業建設方向、師資隊伍培訓、硬件設備建設等方面,要高度重視與物聯網企業的合作,通過引企入校、“請進來,送出去”等校企合作形式,提高教師專業水平,加強實訓室硬件建設,為專業發展服務,為學生成長就業服務。
參考文獻:
[1]錢志鴻,王義君.物聯網技術與應用研究[J].電子學報,2016,40(5):1023-1029.
[2]裴曙光.物聯網專業“RFID技術與應用”課程改革與實踐[J].電子制作,2016(19):97-98.
[3]錢紅燕,陳兵,燕雪峰.物聯網教學實踐體系研究[J].計算機教育,2016(2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