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銀娣
[摘 要] 當前,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已經成為教學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越來越多的教師在教學中應用了這一全新的教學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探討如何在中職化學教學中應用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
[關 鍵 詞] 微課;翻轉課堂;中職化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3-0187-01
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是國內教學中的重大創新,這種全新的教學模式顛覆了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滿堂灌”,讓學生成為個性化自主學習的主體,有利于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亦減輕了教師的教學負擔,因此,深受廣大學生與教師的歡迎。
長期以來,中職教育都沒有受到教育界和社會應有的重視,存在著許多問題。而中職化學課的質量更讓人堪憂。在中職化學教學中應用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或許能打開新的局面。
一、微課與翻轉課堂
2010年,在內蒙古執教二十多年的李玉平老師有感于教師上課時間越來越短,教學任務卻越來越重,壓得人喘不過氣來,專門針對課堂上的小現象、小問題、小技巧,開發出用PPT數字化形式呈現的“微課程”。2011年在佛山執教的胡鐵生老師提出“微課”,他把過去的教育資源庫影像整理成碎片,進行公開示范;2012年,教育部舉辦微課大賽,從此,在短短的五六年時間里,微課在全國大中小學校推廣開來[1]。
目前關于微課還缺乏統一的定義,但一般認為:微課是根據當今時代碎片化的特點,使用多媒體技術,在5分鐘或更短的時間里,對一個知識點進行針對性講解的音頻、視頻(相較于45分鐘的一節課,微課在時長上只占九分之一,的確名副其實[2])。微課具有目標明確、主題突出、內容具體、成果簡化、時間短、內容少、效率高、資源開放、全方位共享、反饋便捷、趣味性強等特點,適用于個性化、深度化教學。微課在制作上有嚴格的標準化規定——時間必須控制在5分鐘之內,教師必須在這段時間里把一個問題講深、講透、講明白即可,不必求全責備、東扯西拉。
翻轉課堂也是2007年才開始在中小學實踐的一種全新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強調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將學習的主動權從教師身上轉移到學生身上,讓學生在課外自主開展學習。這對于傳統教學模式而言,無異于一次徹底的“革命”。
二、中職化學教學現狀
(一)學生基礎差
據統計,80%的中職學生是中考的落榜生,他們缺乏良好的綜合素質與學習習慣,意志薄弱、膽怯畏難,對化學學習不感興趣;有些學生在化學課上遲到、曠課,或在課堂上睡覺。
(二)教學方式落后
中職學校缺乏專業教師,上化學課的教師多是來自其他高中的老教師,一般沒有高級職稱。他們習慣了傳統單向灌輸的教學模式,不管學生是否理解、接受,只管自顧自在黑板上板書,外加口若懸河地講解各種符號、方程式,讓學生感到晦澀難懂[4]。
(三)教學條件差
中職化學課內容很多,課時卻不足,且嚴重缺乏實驗設備,難以組織學生進行化學實驗。教師只能進行脫離實用性教學的理論教學,變成紙上談兵,難以完成教學任務。
三、在中職化學教學中應用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
對于習慣了“填鴨”的教師來說,設計微課,開展翻轉課堂教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更應該知難而上,做好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
(一)制作微課
教師必須認真研究化學教材,找出其中所有重要的知識點,再根據這些重點和難點,一一制作有針對性的微課。例如,在教授中職化學第六章第三節“鋁”時,教師就應該通過網絡搜集鋁在純氧中燃燒的現象,讓學生直觀了解鋁的化學性質。又如在教授中職化學第六章第二節“鈉”時,也可以在微課上展示鈉遇水發出“嘶嘶”聲并上浮、縮小的現象,讓學生直觀了解鈉的化學性質。這樣可以極大地彌補中職化學課缺乏化學實驗的不足。
(二)開展在線交流
開展翻轉課堂教學,教師必須發揚無私奉獻精神,投入更大的精力幫助學生自學。教師必須在微課平臺上開展一對一教學,解答學生的疑惑。教師還可以把學生結成不同的小組,在微課平臺上開展生生合作學習。
(三)評估翻轉課堂教學質量
實行翻轉課堂教學,完全依賴學生的學習自覺性。所以,教師必須嚴格考查學生,但不必進行傳統的化學考試——要著重考查學生的化學素質。
在中職化學教學中應用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對教師和學生都是一種挑戰、一次冒險。但我們應該相信自己、尊重學生,相信翻轉課堂必能激活學生的學習自覺性,提高學生的化學素質。
參考文獻:
[1]邵志芳.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在《分析化學》教學中的應用:以有效數字的修約為例[J].山東化工,2018(15):145-146,148.
[2]郭孝培.基于科學探究的翻轉課堂案例設計與應用[D].合肥師范學院,2018.
[3]郭紅霞.淺析“翻轉課堂”在中學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以“氧氣的制取”為例[J].數字教育,2015,1(1):67-72.
[4]方存明.“翻轉課堂”在初三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基于“技巧計算”專題復習課的設計[J].課程教學研究,2014(7):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