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瑞婷
[摘 要]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大眾對班主任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依據現階段教育體制改革的背景,班主任的綜合素質以及管理方式對學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就任職班主任工作期間的一點反思與感悟進行闡述。
[關 鍵 詞] 教育體制;班主任;綜合素質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3-0208-01
我校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在現代社會高速發展的背景之下,我校學生的學習、思維方式、生活習慣都發生了變化。根據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背景,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對學生的綜合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現階段班主任要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內容,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加強班級管理,進而促進學生的健康快速成長。
一、培養學生的尊師愛師精神
我校大部分學生都是寄宿,父母不遠千里把學生送來學校,也希望學生能學到東西。學生離開了家長的照顧,開始獨立生活,面對陌生的環境、同學和教師,有的學生參加考試會出現焦慮、緊張等許多不適應癥狀,這時班主任要善于發現這些學生的心理動態,并積極給予疏導,在關鍵時刻要伸出援助關愛之手;當有些學生在生活中情緒出現波動時,班主任應及時與學生進行交流,讀懂學生的心思,積極疏導,最終幫助解決學生的困難。要從學生的學習、生活、心理等方面給予全方位的關心和愛護,培養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信任。在關心學生的同時也會增加學生對教師的依賴,這樣才能夠更好地配合班主任的教學工作。主動地觀察和關心學生,培養學生的尊師愛師精神是保證班主任教學工作順利開展的必要前提。
二、對學生的愛在“心理”
現代社會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教師不僅要有專業扎實的教學功底,還要有洞察學生心理的素質。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應該是學生心理健康的疏導者和維護者。這樣看來,班主任要以科學的方法疏導學生的心理,積極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這對班主任教育工作的順利進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如何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正確地把握學生的心理變化以及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和人格。我認為有以下幾方面。
(一)要將學生的心理健康放在教學首位,做好學生的心理醫生
學生的心理健康參差不齊,有的學生心理素質異常脆弱,甚至出現心理障礙,具體表現為學習恐懼和焦慮等,表現在同學關系間的嫉妒等,還表現在社會人際關系中的自卑等。面對這些情況,教師要充分利用業余時間對學生進行心理疏通,幫助學生消除考試前惶恐不安的情緒。要多開展師生關系、人際溝通等主題班會,提高學生社會交往的自信心。此外,利用寒暑假安排一些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活動,比如公益活動、勤工儉學等活動。讓學生在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中發現自身的優點,培養他們的社交能交和吃苦精神,從而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
(二)重點關注學困生
班級考試排名靠后的學生具有自卑感,缺乏自信心,班主任應積極引導,要有耐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應該急于求成,要耐心地教導學生,以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為前提,達到教育的真正目的。班級里的學生鬧矛盾很正常,但并不能因為誰的過錯就去訓斥誰,要幫助雙方總結教訓,分析矛盾根源,從根本上消除學生間的矛盾。要給學生灌溉知錯就改的精神思想,有的學生甚至將矛盾升華,出現打架斗毆現象。雖然學生打架會影響班級的榮譽,學生的心理也會出現些許的隔閡,但是作為教師應該相信,每個學生本性是好的,他們也想將功補過,給他們創造一些為班級服務的機會,這樣他們就不會感到自卑。班主任管理班級,要將學生的性格和正確的教育教學方法相結合,積極疏導學生的心理,通過疏導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
三、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
我認為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體,讓他們積極參與,具有主人翁精神。要在班級中加強班干部建設,保持民主性,讓學生實行自我管理。班干部能夠協助班主任管理班級,構建一支專業的班級管理團隊,對班級建設至關重要。其他學生要以班干部為中心,遵守班規,協助班干部做好班主任的小助手。班級管理部門設有紀律部、娛樂部、生活部、體育部,每個部門都由部長挑選最有能力的成員。不同部門也應制訂相應的管理規則,每天各部門各司其職,多做評比,增強學生的競爭能力。這樣不僅有利于樹立學生的班級責任感,而且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理能力,有利于班集體的不斷進步,使班級管理水平不斷提升。
總之,班主任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和管理水平,這樣有益于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在社會的快速發展下,班主任必須緊跟時代,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針對不同的學生實施不同的管理措施,進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養。
參考文獻:
[1]蘇婷.評選首席班主任推進“有效德育”[N].中國教育報,2007-02-16.
[2]高林.為班主任專業成長提速[N].中國教育報,2008-09-04.
[3]朱洪秋.制度創新:讓班主任崗位熱起來[N].中國教育報,2009-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