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東艷
[摘 要] 機械CAD/CAM應用技術、應用水平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工業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在現代制造業中對CAD/CAM技術人才的需求也與日俱增,如何培養符合企業要求的實用型人才是教學中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CAD/CAM應用技術課程以行動導向,任務驅動模式下的教學包括課程開設、課程設計、教學設計、教學保障四個部分。對優化課程設置、模塊化教學與項目課程教學的有機結合,以分層教學、項目化教學、資格取證等方式提高學生的能力,踐行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
[關 鍵 詞] CAD/CAM應用技術;課程教學設計;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3-0216-01
一、CAD/CAM應用技術課程開展現狀
CAD/CAM應用技術是計算機的基礎性學科,而在現階段隨著科技的發展,計算機在人們生活中的比重越來越重要,所以CAD/CAM技術的應用,也對學生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而在現階段的學校中,CAD/CAM應用由于其基礎性被很多學生忽略。許多學生忽視了其重要性,認為其作為基礎學科簡單枯燥,而在現階段并沒有把理論知識和項目良好地結合,這使學生沒有得到良好鍛煉,使CAD/CAM失去了原本的實用性,為CAD/CAM應用技術基礎性教學制造了難題,限制了教學質量的進步。
二、CAD/CAM教學模式改革
隨著科技的發展,CAD/CAM應用技術被廣泛關注。CAD/CAM應用技術課程也在各大高校的各個學科中受到普及式教學,怎樣才能把簡單枯燥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模式變得更加新穎,更加吸引學生,是現在老師應著重注意的方面。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基礎,只有提高學生對新CAD/CAM應用技術課程的興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三、CAD/CAM應用技術課程教學策略
(一)采用項目教學法,提高CAD/CAM的實用性
項目教學法在現代社會中被老師越來越多地應用,主要是因為項目教學法更加具有實用性,能夠提高CAD/CAM應用技術的應用程度,使CAD/CAM應用技術對學生未來的發展起到更加巨大的作用。由于我國傳統式教學根深蒂固,教學方法受到了局限,在現階段CAD/CAM應用基礎的教學過程中,老師過多地注重理論知識的講授,而忽略了學生的實際應用情況,而依靠項目式教學法能夠極大地避免傳統教學方式的局限性。
(二)滲透式教學,提高CAD/CAM在其他學科中的應用
滲透式教學方法對CAD/CAM的普及有著很大幫助,本身CAD/CAM應用技術作為計算機的基礎科目,應該注重學生的操作。而CAD/CAM應用技術在其他學科中的滲透,增加其他科目中CAD/CAM應用技術的應用能夠更多地練習學生的操作,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使CAD/CAM應用技術更加具有實用性。例如,在其他學科設計作業的布置過程中,學生可以提高對CAD/CAM應用技術的應用,幫助其與其他科目相結合,從而鍛煉學生CAD/CAM的應用能力。老師在其他學科的教學中滲透CAD/CAM等技術,從而使學生進行高效學習。
(三)增加等級證書的普及,提高學生的認識
CAD/CAM應用技術有等級證書,所以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增加對學生CAD/CAM應用技術證書的普及,讓學生意識到CAD/CAM應用技術的重要性。CAD/CAM應用技術等級證書對學生的未來發展也有著極其重要的幫助,能夠提高學生在未來就業中的競爭能力。在各大高校老師可以定期舉辦講座,對CAD/CAM應用技術等級證書的重要性以及考試內容進行宣講,讓學生在日常加強對CAD/CAM應用技術的鍛煉,提高學生CAD/CAM應用技術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
(四)積極舉辦比賽,增強學生的榮譽感
老師也可以在學校舉辦CAD/CAM應用技術比賽,比賽從創新、創意等多方面著手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在學校舉辦研討會,讓學生對一些應用基礎進行探討,增加學生的認識。學校也可以針對CAD/CAM應用技術開展平臺交流,提高校園內對CAD/CAM應用技術的學術交流。以實驗為基礎進行教學內容的創新,公開科目教學內容與課件,讓學生在課后復習中有學習資料,從而增強學生對CAD/CAM技術的實際應用技能。
總之,基于CAD/CAM應用技術課程教學設計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只有良好的教學設計才能提高課堂效率,教學設計是課堂開展的基礎,在教學中老師要了解學生的特點以及學生對學習的掌握情況,才能更加深入地進行教學設計,從而提高教學設計的質量。通過不斷探究依靠多媒體設備以及案例分析和項目教學法,以理論基礎作為著手點同時增加教學的實用性,使課堂內容更適用于學生的未來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永強,李玉龍,張志永.基于《CAD/CAM應用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7(19).
[2]劉蕾蕾.對“機械CAD/CAM應用技術”課程改革的思考[J].工業和信息化教育,2014(7):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