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樹清
[摘 要] 國學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所在,它與我國的政治、軍事、經濟等各個領域直接相關,對人們精神的潤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想要構建文化自信,重塑靈魂,國學教育是不二之選。主要分析國學經典在中職語文課堂上的教育現狀,論述國學經典走進中職語文課堂的重要意義,并探析讓國學經典走進中職語文課堂的策略,以幫助學生樹立文化自信,提升文學素養。
[關 鍵 詞] 國學經典;中職;語文教學;文化自信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3-0249-01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不再受溫飽問題所困,開始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與傳統教育相比,現代教育對學生的素質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國學經典可以幫助中職學生在傳統文化中構建文化自信、重塑靈魂、滿足精神需求。
一、國學經典在中職語文課堂上的教育現狀
國學經典課程是近幾年才走進中職語文課堂的,但學生的學習狀態卻不容樂觀。因為中職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方法,課堂氛圍沉悶,上課內容和形式也枯燥乏味,采取大班教學,課時量有限,加之沒有自主學習時間,所以學生對語文表現出厭煩、不認真、課后作業敷衍了事、逃課,甚至考試作弊。這通常是初中階段延續過來的習慣,而且學生總是說他們是抱著到中職學校學習一門技術的心態來的,學習國學沒什么用,這都導致語文教學效果不理想。
二、國學經典走進中職語文課堂的重要意義
(一)塑造健全人格
國學經典承載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正在青春期的中職學生到了樹德立人的關鍵時期,學校德育工作的開展迫在眉睫。而語文學科教育就是育人的一條有效途徑,將國學經典恰當、適度地引入語文課堂,讓學生在中華傳統文化的熏陶下,學習愛國主義精神,增強文化認同感和責任感,塑造健全的人格是很有必要的。
(二)提升文化修養
國學經典中包含了優秀文化和深刻的思想內涵,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西方文化的沖擊下,傳統文化往往被青年人忽視,而通過國學教育不僅可以拓寬知識面、開闊視野,還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滿足社會發展對高素質應用技術型人才的需求。
(三)激發學習興趣
中職學生對語文學習興趣不高是目前最大、最難解決的問題,興趣低下會嚴重影響教學效果。但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發現,國學經典中的詩詞和各類故事等,可以幫助學生積累一些文言文知識和文學常識,提高學習興趣,還有助于語文課堂教學。
三、讓國學經典走進中職語文課堂的策略探析
(一)轉變教學理念,靈活教學方式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首先要在思想上重視國學經典教育的重要作用,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堅定學生的主體地位,采用新穎、靈活、創新的教學方法和方式,促進國學經典取得良好教學效果。例如,將國學經典的小故事用小動畫、圖片、PPT等方式進行展示,將生硬、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動態化、趣味化,增強學生的視覺體驗,豐富國學教育的滲透形式,加強對傳統文化的了解。
(二)加強專業培訓,提升文學素養
國學經典教學的有效開展必須有教師的國學素養和專業化水平的支持,只有教師充分掌握并熟悉鑒賞方法,才能給學生正確的引導,才能將教學內容與國學教育有機結合。因此,必須加強教師專業化、系統化的培訓,提升教師自身的文學素養,平衡中職學校的師資水平,為實現教書育人取得良好效果提供保障。此外,教師的人格魅力對學生的健康成長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為人師表,應當率先垂范,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注重精神品質的提高,規范自我行為。
(三)開展實踐活動,營造文化氛圍
開展實踐活動,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鞏固國學知識,有助于校園文化建設。例如,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活動、舉辦讀書分享會、組建國學經典興趣小組、布置校園文化墻等。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增強國學經典的魅力,豐富活動內容,讓學生自主、積極、快樂地學習國學知識,進而提升文學素養。
(四)結合專業特色,創新教學模式
中職學校的專業之間的差異較大,教師要注重這些差異,靈活選取教學方法,加強國學經典教育與專業學科的結合,創新特色教學模式。例如,在完璧歸趙這一歷史典故的教學過程中,可以要求計算機專業的學生用PPT或動畫的方式呈現故事內容;要求表演系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還原故事情節。當國學知識經過學生的自我思考、探究后,結合自己的感受,將其個性化展示出來,可以有效加深對國學的理解。
總而言之,國學經典引入中職語文課堂對學生的發展具有深遠意義,教師要主動承認并解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升自我國學素養,轉變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文化自信,推動學生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璟.略論中職語文課堂中的國學經典教學[J].科技創新導報,2016,13(14):146-147.
[2]徐海霞.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傳播國學經典[J].課外語文,2018,33(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