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瓊
本文首先針對會計專業教學現狀進行了詳細的分析,然后基于“互聯網+”背景下進行了會計專業創新教學平臺路徑的研究,希望能夠對相關人員有所幫助。
一、引言
在當前“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社會變化非常的快,各種云智能財務軟件不斷的涌現,這一情況也就導致社會所需財務人員的數量不斷的減少。再加上每年都有大量的財會專業的畢業生進入社會找工作,最終使得很多學生面臨著就業難的情況。所以,積極的進行會計專業創新教學平臺路徑的分析研究十分的有必要,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滿足“互聯網+”背景下的各方面要求。
二、會計專業教學現狀
(一)課程教學內容落后
會計學作為變化比較大的學科,其課程內容和教材內容通常做不到及時的補充和更新,這也就導致一些新出現的金融工具和行業趨勢等不能夠及時的傳授給學生,而一些較為落后的,甚至已經被淘汰很久的內容依舊在課本中,這一情況的存在嚴重的影響到會計學生的未來發展和就業。
(二)教學方式傳統陳舊
就當前的會計教學情況來看,很多教師依舊沿用傳統填鴨式和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嚴重缺乏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使得學生只能夠被動的接受教師“硬塞”的知識,完全不會主動的去思考和學習。同時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只顧自己的教學,完全不管學生是否理解和掌握,忽視了學生課堂主體性的發揮。長此以往,必定會影響到學生的會計學習興趣,并且還會導致理論和實踐相脫離。
(三)教學目標不明確
我國當前中職會計學校對于學生的培養模式比較偏向于產業化,沒有固定的培養方向和教學目標定位,同時還缺乏嚴重的異質化,進而很難對學生實施因材施教,同時也很難有效的滿足社會企業對各種類型會計人才的需求。中職會計學校對學生主要應用的是批量化和流水化的教學模式,這樣將會導致學生的能力水平參差不齊,影響到學生的市場競爭力。
三“互聯網+”背景下院校會計專業創新教學平臺路徑分析
(一)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優勢,合理的構建教學平臺
中職會計學??梢詫嫿虒W內容和“互聯網+”技術有效的結合,然后通過網絡教學平臺開展線上線下教學,例如微課、慕課等等。除此之外,通過移動終端還能夠實現督促學生學習、課件和資料分享等操作,使得學生不能夠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隨時進行會計學習。同時還可以通過網絡教學平臺進行作業布置和修改,然后在平臺上和學生進行實時互動。這種方式不僅僅能夠激起學生的會計學習興趣,同時還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明確教學目標,實現因材施教
在會計專業創新教學平臺構建過程中,我們需要始終堅持“培養社會所需要的人才”這一理念,然后針對不同會計的方向來開展針對性的教學,而不是通過無差異和流水線化的教學模式為社會輸送大量的同質性學生。在當前“互聯網+”背景下,很多基礎性的會計崗位已經護肩的被云財務軟件和機器人所替代。因此,學校必須得盡快擯棄傳統無異質性教學模式,具體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當前時代背景對會計人才的需求來針對性的設計課程,以此來更好的滿足企業對各方面會計人才的需求。
(三)通過“互聯網+”來實現校企合作,合理的開展仿真模擬實訓
校企合作主要就是說學校和社會相關企業建立長期合作的關系,然后在企業的幫助下模擬其中真實的財務程序和經營流程來進行人才的培養,同時還可以直接將學生送至企業中進行實習培訓,以此來讓學生對自己將來所從事的專業更加的清楚,進而開展更加針對性的學習,最終實現校企雙贏。學校和企業可以通過云計算財務共享中心或者是大數據平臺等方法來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校企合作中,解決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各種弊端。除此之外,中職會計學校還可以充分的應用企業資源來對學生進行符合現實社會對財務人員的專業素質以及能力的教學活動,進而為社會輸送更多更好的財務會計人才。
(四)積極的進行教學內容的改革
中職會計學教師應該多多關注政策發展以及社會經濟變化情況,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教學內容的創新和調整,使得教學內容能夠更好的符合“互聯網+”時代對財務會計人才的需求。除此之外,還得科學的進行有關會計理論教學資源的整合,實現各個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以及配置優化,以免出現教學斷裂或者是教學重復的情況,最終為學生構建其一個科學合理的教學平臺。最后就是中職會計學校還可以通過各種社會資源和關系網絡來進行會計教學,以此來豐富其教學內容和形式,例如可以定期開展專家來校開展講座,多多舉辦企業財務以及社會實踐等活動,多方位以及多層次的培養會計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
四、結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雖然促使社會經濟發展日新月異,不過也加大了對才會人才的各方面要求。為了避免未來財會人員不會被財務機器人等互聯網產物所代替,那就必須得積極的進行會計專業創新教學平臺路徑的分析研究,不斷的豐富課程內容,加強重視師資力量的建設和校企合作,以此來不斷的提升學生的市場競爭力。(作者單位為山西省臨汾會計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