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東
摘 要:微時代是指通過移動智能終端,以文字、圖片、音頻和視頻等短小精煉的方式為傳播特征的時代。在微時代視閾下,教師應善于充分利用微給體育教學帶來的機遇,依據體育教學的規律和網絡微技術的應用特點, 研究微技術融入體育教學的策略,深度發掘兩者之間的整合效能。充分運用微技術為學生呈現新知,激發學生體育情感,分解體育動作,解決體育教學矛盾,促進學生有效學練,優化教學質量,使體育教學更加自主、生動、活潑、高效。
關鍵詞:微時代 體育教學 自主學習 整合策略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7(b)-0001-03
高職校的學生視野開闊,接觸社會的機會多,追求時尚,接受新生事物快,頭腦靈活,興趣愛好廣泛,學習環境寬松自由。傳統的體育課堂教學雖然有其合理、有效、富有生命力的一面,但體育課堂教學中的一些方法,在有效性、直觀性和啟發性等方面還會存在一些局限性,很難調動起高職校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微時代悄悄來襲,讀微小說、聊微信、看微電影、發微博已經成為高職學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微視頻也在教育領域發揮其前所未有的優勢?!拔ⅰ贝碇啙崱饪s、便捷和高效。在微時代的大潮中,高職體育教學也正醞釀著變革。每一位體育教師應緊跟時代的步伐,利用網絡微技術優化體育課堂教學,在傳統體育課堂里點亮一盞燈,使體育教學更出彩、更亮麗,促進高職體育教學朝著自主、高效的方向發展。
1 微對體育教學的積極影響
1.1 有利于自主學習活動的開展
自主學習是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學生獨立的分析、探索、質疑、實踐和創造等方法來進行的一種現代學習方式。體育課的教學主要是以學生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學生在沒有掌握一定運動技能的前提下就讓學生自學效果是不理想的,也是不現實的。微時代為學生體育自主學習創造了條件。微時代體育教學的自主學習可分三步走來進行:第一步在新教材學習前,讓學生通過上網搜尋;通過老師發送的微信、微視頻等進行自主學習,相互交流,初步掌握技術動作。第二步在課前自學的基礎上,安排一定的時間集中學習,老師根據學生自學掌握的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示范,在老師的組織、指導下進行學習。第三步當學生對此運動項目有了進一步了解,掌握了一定技能,再讓學生進一步進行自主學習。這一輪的自主學習常常是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微視頻對比技術動作;錄像拍攝與視頻回放等手段,在組長的帶領下進行自主學練。微時代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法,有利于自主學習活動的開展;有利于自我鍛煉能力的培養;有利于提高學生探究實踐能力。
1.2 有利于助力動作表象,提高學習效能。
示范和講解是體育教學的主要方法,傳統的教學方法對復雜的動作講解和示范具有一定的困難。如在教授挺身式跳遠的過程中,起跳進入騰空步后,起跳腿和擺動腿如何運動,如何挺胸展體等,雖然教師做了示范,也進行了多次的分解練習,但一連起來就做錯。學生對騰空后的身體姿勢、臂、腿的運動軌跡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很難建立動作表象。在體育教學中有很多翻、滾、跳的動作,這些動作也是瞬間完成的,學生不能清楚地看到這些技術動作是如何完成的,學生對動作模仿有困難,更不用說內化為自身的體育技能。但通過微視頻先對連貫動作和分解動作的要領形成初步認識,再對重點進行慢放、重放、回放,對難點分解進行針對性的分析,增強學生的直觀體驗,建立動作表象,實現化難為簡,降低學練難度,有利于學生更好地進行模仿練習,從而提高學習效能。
1.3 有利于個性化教學
學生掌握技術的能力不相同,個體間的差異也比較明顯。微時代學生的個性化學習目標的實現成為可能。教師可將微視頻發給學生,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不受時空限制,并根據自己知識的掌握情況來選擇不同的學習進度、不同的學習內容和觀看的次數,這樣的學習更為靈活,真正實現富有個性化的學習。如排球的發球教學,有下手發球、上手發球、跳發球等,老師給學生提供不同發球動作指導視頻,學生則可根據自己的知識掌握情況和體能情況進行不同發球練習,體現了量力而行、因材施教的原則,實現了個性化教學。另外針對體育愛好者和特長生,可額外地增加一些技術動作學習和體能訓練指導視頻,將這些視頻發送給他們,使他們的技能和體能得到更好的發展。還可以通過網絡布置課后體育學習和訓練內容,促進學生課外體育知識的學習和業余鍛煉。這樣的學習自由度較大,學生可選擇部分內容進行學習,開展富有個性的自主學習,更加符合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真正實現學生全體參與的教學目標。
1.4 有利于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
教學過程中有效運用微技術,學生的學習內容不但有所變化, 而且比較豐富、新穎,會對學生的多種感官形成刺激, 使學生處于積極的情緒中, 激起學習的興趣,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喚起強烈的探索欲望,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微時代讓學習成了一種愉快、輕松、主動求索的過程。學生有了體育鍛煉的興趣,才會經常參與體育鍛煉,養成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樹立終身體育意識。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技術的傳播功能,如奧運知識、最新發生的體育賽事等體育信息,有關健康知識、健身鍛煉的方法,可通過微信平臺及時傳播給學生,并在微信平臺的終端進行學習,與教師進行交流互動,師生共同探討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不僅有利于學生體育知識的增長,更有利于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持久保持。使他們養成樂于鍛煉,喜歡運動,更好地學習、健康快樂的生活。
2 微時代視域下實現體育教學自主高效的策略
在互聯網的影響下,教學形態不斷發生改變, 微信、微博、微視頻等融入體育課堂教學,改變了學生的學法、改變教師的教法、改變了教學內容的表現形式,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和教師教學的需要。微技術為體育教學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活化了體育教學,為提高體育課的效率提供了史無前例的科技手段。體育教師要更新觀念,加強微技術與體育課堂教學的整合,以微技術全方位地重構體育課程與教學過程,積極探索微技術與體育學科教學的科學整合,讓網絡更好地為體育教學服務,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體育能力和終身體育意識。體育教師要抓住機遇,積極思考、有效設計、合理組織,讓這些因素有機結合,互相補充,使教學方法靈活多變,教學形式新穎豐富。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創造性,培養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真正實現自主、高效的體育教學目標。
2.1 微信、微博與媒體呈現新知
在傳統的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被動地聽老師講解學習目標與要求、方法與手段、技能的名稱與要領等,以聽與記為主,這種語言陳述形式缺乏可讀性和直觀性,因而理解與識記都打了折扣。如果上課前,教師利用手機上的微信平臺呈現課堂老師要講解的內容。這樣通過看和聽,促進了多感官獲取信息,更易于接受。增強了理解和記憶的有效性,改善交往方式與學習環境。另外,利用網絡體育資料庫可探索改善體育理論課的學習方法。比如:在學習有關健美操的分類和功能、健美操的基本動作、排球比賽競賽規程等,課前讓學生自己通過網絡搜索相關信息,進行自主學習或者小組合作學習,學生把找到的資料在課上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展示,師生實時進行互動交流,創設圖文聲像并茂、內容豐富的體育理論知識學習場景。拓展體育理論課教與學的途徑,實現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等學習形式。
2.2 播放生動圖像,激發體育情感
現代網絡技術靈活多變、活潑生動的圖像功能營造了新穎有趣的教學氛圍,使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與體育有關的視頻,使教學活動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推進,滿足學生求新求異的心理特點。奧運會、殘奧會上,中國體育健兒在賽場上奮勇拼搏,連創佳績動人畫面,殘疾人運動員不斷超越自我,創造奇跡感人場景。這些體育健兒代表了健康向上的體育精神,展現了運動的力量,都是絕佳的教育素材。教師要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合適的時機為學生播放一些比賽視頻,使學生在生動直觀的視頻中領悟體育精神,激發體育情感。體育課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特點,時時為課堂增趣味,不能一直向學生灌輸知識,要引起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體育學習熱情。
2.3 微視頻對比技術動作,提高分析能力
在傳統的體育課堂上,教師組織學生練習、游戲,安排比賽,學生在賽場上熱情洋溢、豪情萬丈,看似很成功,其實學生的分析能力,學習能力沒有提高。很多學生將體育看作比力氣、爭力量的運動,教師要認真思考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中將錯誤動作和正確動作放在一起對比學習,分析討論,增強學生感性學習認知,促進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例如:魚躍前滾翻教學過程中,動作分成“躍起騰空、撐地屈臂、低頭團身、抱腿蹲立”四個連貫的動作。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讓學生分小組觀看魚躍前滾翻的模擬教學視頻,觀察翻得好的與不好的視頻,演示成功與失敗的動作,讓學生比較分析,想一想“蹬地躍起、手撐低頭、團身翻、蹲立起”等需要注意哪些問題?然后小組討論,分組匯報交流,讓大家共同總結魚躍前滾翻的技術要領。在比較分析中掌握學習方法,學到有關知識,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4 智能手機拍攝視頻促進學生有效學練
高職校的學生,人手一部手機,為視頻拍攝提供了便利。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可以用自己的手機拍攝老師的講解示范,也可以拍攝學得好的同學的學練情況,自己的學練情況,進行比較對照,糾正自己不規范的動作。對拍攝的視頻隨時可以進行慢放、回放有利于提高自我糾錯能力和觀察能力;有利于同學們針對性反思自身學練效果。例如,在健美操復習課交流展示階段,錄像拍攝與視頻回放更能進行有效學練。在分小組展示的過程中,沒有展示小組的同學作觀眾,認真觀看,積極思考,對做得好的同學給予掌聲鼓勵,參加展示的同學會全身心投入展示。體現了學、思、練結合,學生由傳統教學中的觀眾變成了演員,而教師卻由演員變成了導演。展示后教師組織同學觀摩展示鏡頭的錄像回放。通過錄像進行欣賞與評價;評判技術動作的優劣,提出需糾正的動作和改進的方案等。讓參加展示的學生明確自己的優點,看到自己的進步,增強自信心,使展示進一步升華,達到應有的效果,起到積極的作用。體育是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的課程,如將身體練習以視頻的形式出現在學生面前,特別是視頻中的人是自己和身邊的同學,提高了學生的成就感,同時也會在學生中形成比學趕幫的良好氛圍,激發學生學練的積極性,提高學練成效。
隨著網絡技術快速發展,微技術的使用越來越普遍。對于教育而言,是一次成就未來的機遇,在體育教學中合理運用,它將促成一種高效自主的學習模式,但也帶來了挑戰。微技術如何與體育學科教學恰當整合,讓學生在網絡技術的輔助下學習、成長。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手段,體育教師既不能濫用,也不能不用,要恰當安排,真正做到優化課堂教學,最終達到高效課堂和教學相長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吳恒曄.現代信息技術與體育教學整合的探索[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5(1):110-111.
[2] 馬建隊.初中體育教學實踐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應用[J].硅谷,2009(9):101-102.
[3] 張文軍.提高初中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主動性研究[J].學周刊,2014(12):42.
[4] 蔣敏.論翻轉課堂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可行性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6(35):168-169.
[5] 姚利民.論有效教學的特征[J].當代教育論壇,2004(11):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