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鵬程
摘 要:文章對2017年國際籃聯競賽規則的主要變化對比賽攻守節奏的影響進行研究,分析2017籃球規則空間變化的特征,試圖找出對比賽攻守節奏的影響因素,結合現場觀看2017年江蘇省職業學校籃球比賽,為教練員和球員在新規則下視角對比賽節奏的控制提供相應建議。
關鍵詞:2017籃球規則 比賽攻守節奏 影響
中圖分類號:G8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6(a)-0218-02
籃球運動自1895年出現以來,歷經百年的滄桑演變,如今向著更快、更準、更強的方向發展。2018年3月,中國籃球裁判委員會對修訂后規則內容進行統一解釋,規則的演變離不開時間和空間兩個因素,本次規則的變化主要體現在空間上,影響著比賽格局,在宏觀和微觀方面對比賽攻守節奏也起到調控作用,在比賽中掌握了攻守節奏,就占據了主動權,規則如同一面鏡子,引領著教練員和球員找尋到正確的節奏,最終獲取勝利。因此,新下來就2017年籃球競賽規則的變化對比賽攻守節奏的影響進行探討,分別從帶球走的行進間定義、違反體育運動精神的犯規、騙取犯規三個方面進行論述。
1 比賽攻守節奏的概念
籃球比賽攻守節奏是指比賽過程中進攻、防守以及攻守轉換中的速度快慢變化。表現為:前后場的銜接、反擊速度、快攻到陣地進攻的組織、技戰術運用中的變化,防守的組織及范圍的張弛等。對比賽節奏的變化控制和比賽的勝負有著緊密的關聯。例如:教練員或球員對比賽把控顯得十分重要,教練員對場上局勢的判斷,做出戰術節奏上的宏觀調整,球員在攻防節奏上的微觀體現,裁判員的執裁尺度對比賽的節奏的控制,都是一場比賽中攻守節奏變化的主要因素。以上的幾點因素都必須在籃球規則的范疇內進行,熟知規則,有利于提高教練員、球員、裁判員對比賽節奏的控制水平。
2 帶球走行進間新定義
2.1 帶球走規則的修訂對籃球比賽的影響
新修訂的規則中對帶球走的表述中,空中接球落地和原地接球的情況新規,則并沒有變化,這兩類的違例還是按照過去帶球走規則的理解。發生變化的是在移動0-1-2步情況中,同一腳連續落地的帶球走情況,應該依照新的帶球走規則的要求果斷宣判。球員在行進間接球,有一只腳正接觸地面,他下一次觸及地面的單腳或者雙腳被視為第一步,緊接著再進行運球,規則對此進行了合法化。球員在行進間結束運球時,對于緊接著的兩次腳步判定也是規則修訂中一個亮點,某種程度上擴大了比賽的空間,球員不再拘泥于舊規則的束縛,比賽的觀賞性進一步提升。新修訂的規則實施后,在世界范圍內有了統一的帶球走規則,從而更好地反映籃球場上的動作。習慣了在舊規則下的裁判員,對于帶球走判罰的準確性提出了較高的挑戰。總體來說,新規則的修訂對籃球比賽的影響是積極的,以人為本的哲學理念不斷地在推進規則的演變,這是籃球運動發展的趨勢。
2.2 帶球走規則的修訂對球員進攻節奏的影響
帶球走規則的修訂對于球員的個人技術有著推動的作用。主要表現為球員在運球停止后不再局限于立即選擇跳投、傳球來結束動作,有了更多的選擇。筆者通過在現場觀看2017年江蘇省職業學校籃球比賽,就發現有球員使用跨跳步技術,根據新規則中關于腳步移動的規定產生的新技術,運球結束后先跨步,再跳步,最后利用小勾手完成投籃,這項技術的優點在于連續的腳步中獲得投籃的空間,有利于提高投籃命中率。連續后撤步技術在新規則中也得到了許可,這項技術要求在結束運球時,任意一只腳后撤,再進行一次跳步,跳投結束動作,對于有外線投射能力的球員,這項的熟練運用,會在比賽中受益。
2.3 帶球走的修訂對球隊進攻節奏的影響
青少年球員的戰術素養還處在初級階段時,對于籃球規則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是有限的,教練員在訓練中施加有效的練習手段來幫助球員快速適應新規則。在本屆職業學校比賽中,出現球隊利用斜插、橫切、縱切等無球跑動技術,行進間接球進攻達到戰術意圖。新修訂的規則下,球員持球移動的范圍變大,隊員之間配合的空間也變大,有利于團隊籃球的打法,加快比賽的節奏,得分手段變得多樣化。
3 違反體育運動精神的犯規
3.1 違反體育運動精神的犯規對籃球比賽的影響
違反體育道德犯規進行術語調整后的全稱為“違反體育運動精神的犯規”。《體育大辭典》中對體育運動精神的定義是:“體育精神是體育的整體面貌,水平、公正、公開、公平、特色及凝聚力、感染力和號召力的反映,是體育的理想、信念、節操及體育知識、體育道德、體育審美水平的標志,是體育的支柱和靈魂。”
新修訂的規則中,更加清晰地闡釋何時宣判違反體育道德的犯規以及保持在攻防轉換中比賽的流暢性。教練員和替補席球員的過激行為,裁判有權依據嚴重程度進行判罰,認定是違反體育運動精神的犯規行為,直接取消比賽資格。正常的比賽秩序是比賽順暢進行的基本保障。針對球員的的防守行為進行了詳細的說明:不是合理地直接去搶球;不是正常的籃球動作—不必要的身體接觸;有意制造一起犯規,而不是在合法的防守位置上去積極地追逐持球隊員;終止了攻防轉換的快速推進。此規定適用于進攻隊員開始投籃動作之前。對于減小球員的非正常損傷風險和球場沖突風險方面有積極意義,規則的宗旨是保證球員在安全、公平、公正的環境中進行比賽。
3.2 違反體育運動精神的犯規對防守節奏的影響
教練員在比賽最后的關鍵時刻,比分落后的情況下,使用“犯規戰術”的手段來獲取新的進攻機會,為扭轉場上的被動局面使用的一種策略。牽涉到博弈論的范疇,能夠體現教練員的智慧,考驗球員的心理素質,這種賭博性質的手段在一些高水平球隊中能夠運用自如,成功的例子比較多見。但是,這種策略的背后的負面作用要大于積極作用,在本屆比賽中,部分球隊教練員在比賽最后時刻使用故意犯規的策略,造成對方罰球,獲得新的進攻球權。這種行為的初衷是為了獲取比賽勝利,在實施上沒有考慮到青少年球員的心理與職業球員存在差距,面對故意犯規的行為,會增加被犯規球員受傷的風險,也會增加球場暴力事件的發生的幾率,對比賽正常的節奏影響是較大的,在新修訂的規則中,為了讓比賽流暢進行,幫助球員形成正確的防守節奏,將注意力都放在技戰術的運用上,能夠促進球員的技戰術水平提高。另一方面來看,這項規則的修訂也減小了球員無畏受傷的風險,球員非正常動作會逐漸減少。
4 騙取犯規的引入
4.1 騙取犯規對籃球比賽的影響
偽造犯規是隊員假裝被犯規,或者做出戲劇性的夸張動作來制造一種被犯規假象,并因此獲得不公平利益的任何動作。進攻隊員和防守隊員都可能出現這種犯規行為。引入了一種新的手勢以及相關的程序。在最高的籃球殿堂NBA,規則和國際籃球規則有所差異,對騙取犯規的判罰尺度也不一樣,諸如前騎士隊瓦萊喬、火箭隊的斯科拉,馬刺隊的吉諾比利,火箭隊的哈登,這項本領在攻守中運用的比較嫻熟,總能在對抗中獲取有利判罰,源自于他們對規則的熟悉。這種現象在以前的國際賽場上比較多見,在新規則修訂之前,裁判員無法可依,只能根據自己的經驗判斷,從而導致很多爭議。新規則修訂之后,這類的現象就好多了,一旦裁判員發現有球員有騙取犯規的嫌疑,就可以直接宣判其犯規。
4.2 騙取犯規對球員攻守節奏的影響
本屆籃球比賽中,騙取規則的案例也有發生,比賽正常進攻中,球員在面對對手嚴密的防守時,為了獲取有利的突破或投籃空間,主動制造犯規,對手的防守位置是合法的,裁判員依據規則直接判罰犯規,這是現代籃球進步的體現,可以將球場的焦點都放在雙方的技戰術的對抗上,有利于減小比賽的沖突的發生的幾率。在防守方面,“假摔”現象,流行于NBA賽場,球員在防守時與進攻球員發生身體碰撞,夸張性摔倒,獲得裁判的同情,得到球權,裁判員在無法判定性質的情況下,很容易出現錯判,對于推進籃球運動的發展有利的。因此,在青少年球員的培養上,教練員必須幫助球員樹立良好球風,灌輸正確的籃球理念,要在技戰術上下功夫,體現智慧,而不是尋找規則的盲區,這是與籃球本身的理念是想沖突的。
5 結語
2017年籃球規則的修訂,體現了籃球運動以人文本的哲學理念。規則空間上的變化使得比賽的觀賞性、流暢性有了很大提高。帶球走規則的修訂,豐富了球員的進攻手段,突出了籃球的對抗性特征。違反體育運動精神的犯規的修訂,幫助球員形成正確的防守節奏,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球員的無畏受傷的風險,將比賽的焦點集中在了技戰術的對抗上,對比賽的防守節奏的完整性有推進作用。騙取犯規規則的增加,球員在比賽攻守節奏上更加規范化、細節化,凈化賽場環境。因此,在青少年球員的培養上,教練員必須幫助球員樹立良好球風,要在技戰術節奏上下功夫,灌輸正確的籃球理念。
參考文獻
[1] 馬冀平.籃球比賽中的節奏及其影響[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6,20(2):116-119.
[2] 都娟.現代籃球比賽節奏探析[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6,32(1):69-71.
[3] 彭延春.對籃球比賽節奏的系統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3,15(2):49-52.
[4] 宋榮河,胡偉,李星.國際籃聯新規則的修訂對籃球技戰術的影響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3,3(8):118-119.
[5] 鄭磊.2010年籃球比賽空間規則變化對技戰術影響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2(3):27-29.
[6] 邱楠,顏海波,龐元寧.FIBA部分規則修訂對攻守技術指標的影響研究——基于近三屆奧運會決賽半決賽數據統計分析[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7,33(1):54-59.
[7] 多壯志,汪璇璣.三分球新規則對籃球比賽的影響與對策[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2011,20(1):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