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金風
摘 要:對學生的排球裁判能力進行評價是體育院系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內容之一。以濱州學院體育專業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文獻資料、專家調查等方法,對有關專家、教授及從事排球教學多年的教師進行學生排球裁判員能力構成因素的調查,并做出相關分析。初步構建了體育專業學生排球裁判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了裁判員評價標準,旨在提高體育專業學生的排球裁判實踐能力,為排球教學工作的發展提供思路。
關鍵詞:排球裁判能力 評價指標 體育專業學生
中圖分類號:G8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6(a)-0254-02
日常體育教學中,高校過多注重學期測試的成績和結果,學生的學習評價完全取決于考試成績。這種評價內容不全面,考核方法單一的評價機制,很難客觀的評定學生裁判工作的實踐能力,制約著高校體育教育的正常發展,不利于終身體育思想的有效貫徹。對學生排球裁判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有利于學生正確的評價自己和他人、揚長補短,有利于教師評判能力和客觀評價水平的提高。
1 相關概念界定
1.1 體育專業學生
根據各高校辦學特色、設施建設等條件,體育學本科專業一般下設體育教育專業、社會體育專業、休閑體育專業等。本文將“體育專業”界定為蘇州某職業大學體育教育專業進行過排球專選課程的在校大學生。
1.2 排球裁判員及其具備條件
裁判員是在運動競賽過程中,依據競賽規程和規則評定運動員(隊)勝負、成績和名次的人員。裁判員既是競賽過程中的“執法人員”,又是競賽進行的組織者和領導者。裁判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運動員技術戰術的發揮,也直接影響比賽的效果。排球裁判員應該具備以下條件:公正無私,對所有運動員一視同仁;熟練掌握本項比賽的規程和規則,了解當今世界本項目的技戰術發展趨勢;尊重他人,團結協作;身體健康,臨場執裁時能夠精神飽滿地完成工作任務。
1.3 評價指標、評價標準及評價指標體系
評價指標是評價的著眼點或構成因素,這些因素構成了文章的內容體系。所謂標準,就是衡量事物的準則。黃漢升等在《體育科學研究方法》中闡述,評價標準是對評價對象的各項指標所要達到要求的程度,在數量和質量上進行價值判斷的準則和尺度。有了這一準則才能做到有章可循,準確公正。
2 體育專業學生排球裁判能力評價指標的確定
將調查數據進行處理后,對各指標進行主成份分析,對各入選因子分析篩選,建立因子載荷矩陣,為使初始因子載荷矩陣結構簡化,關系明確,采用方差極大正交旋轉法,得出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樣本適量性度量的KMO值為0.651,球形檢驗的顯著性小于0.01,這表明所建因子模型是合適的。從因子載荷矩陣可以看出,決定裁判能力的主要指標可以劃分為5類,各類因子旋轉后載荷特別清晰,結合我校體育專業學生排球裁判工作的實際情況,分別把5類因子命名為:基礎能力因子、業務能力因子、職業道德因子、理論因子、心理素質因子。從方差分析結果看, 5個主成分的特征值均大于1,累積方差貢獻率為72.17%,這說明基本包含了15項原始指標所具有的信息。
3 構建體育專業學生排球裁判能力評價指標體系
評價指標的權重是某項指標在評價指標體系中重要程度的量數標志,是指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初級指標進行歸納、整合,增加了2個指標,刪除了13個指標,修改了4個指標,最終形成包含5個一級指標,15個二級指標的指標體系,初步構建了體育專業學生排球裁判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框架。
評價標準是人們在評價活動中應用于對象的價值界限和尺度。評價指標的程度用優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等符號來表示,符號本身無獨立意義,它是評定標準的輔助部分。根據指標單項評分表查出其各單項得分,各指標權重系數,計算出綜合評價得分,為了客觀、公正地反映學生裁判員在各單項及綜合能力方面的差異,用百分數位法建立裁判能力評價的等級標準(見表1)。
4 結論
構建包括5項一級指標,15項二級指標的體育專業學生排球裁判能力指標體系,并計算出本評價指標體系中各個指標的權重系數,以上各指標均可作為學生排球裁判能力評價和培養的內容。
通過因子分析建立的排球裁判能力指標體系能較客觀、公正的評判學生的排球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在實際應用中是可行的。
提出體育專業學生排球裁判能力評價表及評價等級標準,并說明計算方法,方便了該體系在實踐中的推廣和應用。
5 建議
評價是綜合的評價,培養不能偏頗,日常教學活動中要對基礎能力因子的配合能力、業務能力因子中的手勢、職業道德因子中的責任意識、理論知識因子中的裁判法以及心理素質因子中的注意力等方面進行重點培養。從評價一個裁判員的“業務能力”指標來看,不能只看一場比賽的數據,而應該是幾場比賽的平均值,這需要考評主體多方權衡。根據確定的體育專業學生排球裁判能力評價指標體系,修正和完善教師的非規范化評價;科學制定排球裁判員人才的培養模式,尋求一條有效的培養途徑與方法可以作為高校未來排球教學研究的方向。
參考文獻
[1] 陳捷.對我國足球國家級裁判員初級班業務能力各評價指標權重分配的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06,25(4):435-437.
[2] 吳殷,李海.我國體育彩票社會責任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1(1):19-22.
[3] 全國體育院校教材委員會.體育統計[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2:206-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