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龍
摘 要:籃球是廣受歡迎的一項體育運動,也是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當中的重要課程。就目前我國高校中的籃球教學而言,雖然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較高,大多數教師也能全身心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但是由于教學觀念的落后以及教學手段的保守,使得我國高校籃球教學水平普遍不高,學生在課程學習中的收效不大。為此筆者在對我國高校籃球教學現狀進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結合項目課程理論,分析了其在高校籃球教學中的應用優勢及應用途徑,希望能夠為廣大體育教師提供參考和借鑒,從而促進高校籃球教學水平以及效果的整體提升。
關鍵詞:高校籃球 現狀 項目課程理論 應用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12(a)-0069-02
在我國廣大的青少年群體當中,籃球是一項廣受歡迎且普及程度較高的運動,據統計,在15~25歲之間的青少年團體當中,自發接觸過籃球運動的人員比例高達56%,而如果單純針對男性青少年進行統計,這一數據則達到了72%,由此可見籃球運動在青少年人群中的影響力。基于此,籃球教學已然成為我國高校體育中的重要課程,很多高校甚至將其列為體育必修課的內容,旨在以此促進當代大學生良好的運動習慣和運動理念的養成。
1 我國高校籃球教學現狀分析
1.1 教學方法陳舊,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入發展,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理念和方法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各個高校都在結合自身的發展實際,積極探索創新化的體育教學方法,然而即便如此,由于經驗的不足以及執行中的誤差,使得很多新型教學手段應有的良好效能都沒有得到發揮,很多教師看不到創新的優勢,自然又回歸到傳統教學方法的“懷抱”當中。這些傳統的教學方法,以簡單枯燥的單個動作重復練習以及對抗訓練組成,訓練強度較大且趣味性不足,很多學生參與訓練的時間不長,就感覺失去了對于籃球運動的興趣,這就導致其參與課程的積極性不高,教學的有效性不強[1]。
1.2 教學目標不夠明確,導致學生的進步空間較小
對于籃球這種普及性較高的體育運動而言,同一個班級的學生也可能存在著籃球技能上的巨大差異,我國的體育教師在進行籃球教學時,往往不能正視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通常采用“一視同仁”的教學態度和教學方法展開教學活動,這就使得教學的針對性不強、層次性不強,教師在無意識中人為地縮小了學生的進步空間,很多學生在參與過籃球課程之后,感覺不到自己的進步,特別是對于一些基礎較好、籃球技能水平較高的學生而言,他們往往會覺得自己的籃球水平原來是什么樣,參加完課程之后現在還是什么樣,這就使得高校籃球教學陷入了“原地踏步”的怪圈。
2 基于項目課程理論的高校籃球課程改革分析
2.1 項目課程理論的內涵分析
項目課程理論,簡單來說,就是在教學的整個過程當中,分階段、分層次地制定不同的教學任務,并根據教學任務來制定相應的教學內容,選擇科學、合理的教學手段,以項目的完成為目標,達到教學效果的提升[2]。項目課程理論是對我國現有教學模式的一種大膽創新,它改變了過去教學中的目的性模糊、教學進度掌握混亂等問題,使教學過程中的量化性質更強。項目課程理論的應用,最核心的創新之處就在于教學體系的重構,它在深入理解教學要求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同時實現了教學的扁平化和層次化,使整個教學過程中的脈絡更加明顯,以此可以支持更加精確的教學效能判斷和教學結果評判。項目課程理論的內涵,主要包括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的內容,就理論層面而言,就是要明確課程中理論的應用方式,即在深入研究課程特點以及課程教學規律的基礎上,做好課程的合理安排,保證教學項目安排的有序性;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深入研究學生的能力情況和認知規律,從而保證理論能夠更好地指導實踐。而從實踐層面來說,項目課程理論應該成為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驅動,促使教師在明確教學任務、不斷總結教學規律、吸收先進經驗的基礎上,大膽創新,實現教學完整性、實用性、趣味性與技術性的完美結合。
2.2 項目課程理論應用于高校籃球教學的優勢
籃球項目是一項技術性、實踐性很強的運動項目,籃球運動水平的提升,依賴于基礎籃球技能的鞏固和提高;而只有在不斷的實踐當中,才能使運動員更好地總結經驗,提高技能。對于高校籃球課程而言,只有使學生真正被課程所吸引,才能發揮學生在籃球學習中的積極性,使其更好地配合教師的各種教學活動,在理論與實踐的雙重學習中獲得籃球運動水平的提升。將項目課程理論應用到籃球教學當中,使教師對于每一節課程的任務目標更加明確,也提升了教師圍繞課程主旨充實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學生在參與課程的過程當中,思路更加清晰,訓練中的目的性更強;而從更加長遠的角度來說,項目課程理論實現了籃球教學體系的重構,使籃球學習的層次的劃分更加清晰,學生能夠更好地認識到籃球學習的規律,從而提升了他們在學習中的全局觀念、整體觀念和過程觀念[3]。
3 基于項目課程理論的高校籃球課程改革路徑
3.1 明確教學任務,按項目做好籃球課程的構建
在課程正式開展之前,體育教師要結合教學指導大綱對課程內容進行安排和劃分,將籃球教學活動劃分為一個個細項,并根據每一個細項的要求,明確自身的教學任務以及教學目標,圍繞這一教學任務和目標再次進行課程內容的安排和擴充,并根據課程項目特點,創新性地采用分組教學法、創設情境教學法等最新的教育方法,綜合利用多媒體技術手段,做好教學的安排[4]。利用項目課程理論展開籃球教學預備活動,可以實現對教學脈絡的清楚展示,可以幫助體育教師更好地掌握教學節奏和教學進度,從而確保教學實效性的發揮。
3.2 注重教學實踐,圍繞教學項目做好課程的延伸和擴充
教學項目確定之后,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要明確學生本學期、本次課的總體目標和短期目標,告知學生教師會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方法來組織教學活動,使學生們知道自身在參與課程過程中,應該做什么、需要怎么做,從而使其更好地配合籃球教學活動,充分調動自身的積極性,實現籃球教學效果的提升。另外,在課程進行過程當中,教師應立足于教學任務,不斷改良課程組織形式,在課程中融入更加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和身體基礎的趣味性內容,比如將游戲這種形式引入到教學當中,以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將多媒體教學手段引入到教學當中,使學生們通過籃球比賽資料以及各種視頻、圖像,獲得關于籃球技戰術特點的直觀認識,從而促使其籃球能力的不斷提升[4]。
3.3 做好討論和總結,驗證教學成果
在每一節課程結束之后,教師要利用整理放松的時間,對教學結果進行總結,幫助學生總結其本節課的任務完成情況并布置下節課的訓練任務,針對自身教學活動,要總結課程組織的成功經驗以及不足之處,從而不斷調整教案,促成項目任務的順利達成。同理,在一階段或者一學期的課程結束之后,體育教師也要進行類似的總結,從更全面以及更長遠的角度,實現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王美宇.項目課程理論視閾下的高校籃球教學改革的思考[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8(2):78,111.
[2] 張巍.籃球教學過程的理論及結構優化路徑初探[J].科學與財富,2017(31):148.
[3] 周玉慶.高校籃球課程教學的現狀及改革策略研討[J].體育時空,2016(7):102.
[4] 趙天賜.籃球選項課在普通高校的課程發展與改革探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8(16):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