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峰


[摘? ? ? ? ? ?要]? 針對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探索實施了以培養學生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為目標、以真實項目為主線、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理論和實踐相統一的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革,總結實施的策略和運行的保障,增強教學效果。
[關? ? 鍵? ?詞]?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5-0020-02
一、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內涵
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即將理論與實踐有機融為一體的教學模式,它改變了傳統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教學模式,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融于一體進行組合教學,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是職業教育“做中學,做中教”職教理念的體現。在專業技能性較強的課程教學中運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加強學生動手能力訓練和專業技能培養,效果更顯著。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應注重以下三個方面。
(一)以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為目標
中等職業教育是培養在生產、服務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高度重視實踐和實訓環節,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培養,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能有效地將專業課程的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生產、技術服務融于一體。以技能訓練為主線,在專業理論指導下,學生完成實際操作訓練,實現了學生動腦與動手過程的有機結合,達到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要求。
(二)突出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
理實一體化教學符合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思想,它打破傳統單一理論知識的傳授方式,在教學中強調“做中學,做中教”。以教師為主導,教師是知識建構的指導者,在教學中創設各種工作環境和學習情境;以學生為主體,學生主動參與實踐活動,自主學習,小組協作,是在教師的幫助和通過人際間的協作活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知識建構。
(三)教學內容與職業場景相統一
理實一體化教學要做到理實的統一,必須重新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必須重新確定課程教學內容,重新編制教學標準。為了讓學生所學內容盡可能與今后從事的工作一致,縮短就業崗位適應的時間,教學內容及實訓環境、設備設施、工作流程等各方面都應與企業崗位要求相一致。
二、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實施的策略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是中職信息技術類專業的重要課程之一,該課程具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又有很強的實踐性。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更加容易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但是這門課的傳統教學大綱基本要求以教師的講授為主,輔以少量的實訓課,教學效果不是很好。在傳統課堂教學中,主要通過教師講授計算機硬件知識,學生在聽講過程沒有實際接觸各種部件,沒有直觀的感受,到了實訓環節,不知如何操作,就逐漸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在我省示范性現代職業院校項目建設中,我校對計算機組裝與維護等多門課程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改革,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設計與實施的過程,主要采取以下策略:
(一)明確課程地位和教學目標
要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首先必須明確課程地位和教學目標。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是中等職業教育信息技術類專業的主要課程,大多專業都開設這門課程,它是學生學習計算機硬件知識和掌握硬件操作的重要課程,是幫助學生就業后具備操作和維護計算機技能的主要課程。該課程的教學目標是通過學習學生具有一定的計算機硬件理論知識,更主要的是能夠按照計算機操作的規范組裝一臺計算機、安裝計算機的系統軟件與應用軟件、對軟硬件系統進行維護,并對簡單故障進行判斷和排除。
(二)基于工作過程確定教學內容
為了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在理實一體化教學設計中我們運用基于工作過程的方法確定教學內容,即以企業實際工作過程為主線,從實際工作崗位對知識、能力、素質的要求和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出發,確定課程的教學內容。結合中職信息類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對畢業生就業情況和企業用人要求等多方面的調研,確定了該課程與實際工作聯系最為緊密,在崗位工作中需要用到的基本知識,包括計算機主板的安裝、計算機主機安裝與外設連接、BIOS設置與升級、系統及軟件安裝、系統優化與維護、故障診斷和排除六個項目。
(三) “真景實做” 項目引領教學過程
為保證理實一體化教學的實施,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我們在教學過程堅持“真景實做”。教師以實際工作應用為目的,運用項目教學法,以具體的一項工作為一個項目,遵照教育規律將其劃分為若干個訓練單元,形成教學任務,將每一個任務逐層細化為各個操作步驟或崗位技能。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盡可能以真實的產品、真實的環境、真實的工作流程讓學生進行操作,做到“真景實做”,從而使學生掌握實際技能水平,實現教學目標。
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的過程是指導學生完成一個又一個項目的過程。教師在設計每一個項目的教學方案時必須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例如,在計算機主板安裝的項目教學中,我們改變了傳統教學中“先系統地介紹部件,再介紹部件的安裝方法,最后才進行實訓”的教學程序。為了實現理實一體化,我們將該項目設計為主板安裝、CPU安裝、內存安裝、外存安裝等四個任務,并針對每個任務說明具體的要求,操作步驟和相關的理論知識。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設備的安裝,在完成安裝后延伸和探究學習理論知識,教學過程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最終實現理實一體化教學。
(四)信息化教學資源提高理實一體化教學效果
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開展“三階段遞進式”教學模式,保障理實一體化教學效果。即在實踐教學中教師通過學校網絡教學平臺發布課程資源,課前布置學生自主學習相關的內容,包括各實訓環節的任務要求和操作講解視頻等,讓學生對實訓任務有初步的了解;課中讓學生根據自學內容完成實訓操作,教師對學生的操作進行現場指導,并對操作過程進行總結,對發現的問題重點點評,促進學生掌握專業技能;課后教師通過網絡教學平臺布置作業,讓學生對知識進階提升,鞏固專業知識。
(五)綜合評價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學評價是衡量學生掌握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重要手段,也是促進教師調整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的依據,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的學習效果。在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下,應該打破傳統單一的評價方式,采用多層次的綜合教學評價。計算機組裝與維護的課程評價由理論知識、實訓操作、崗位技能三方面按比例綜合組成。筆者認為三部分比例各占30%、50%、20%。理論知識主要考核學生對課程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實訓操作主要考核學生對操作技能的掌握情況;崗位評價主要是對學生在安全生產、工作態度、團隊合作等方面進行考核。三方面對學生全方位的考核,有效促進了學生的學習。
三、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實施的保障
為了保障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的實施,學校建立了一系列保障機制,使課程教學得以順利開展。
(一)加強理實一體化實訓環境建設
學校高標準地建設融實訓、教學、討論功能為一體的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訓室。實訓室內按照企業崗位要求配備相應的實訓場景和設備,同時還設立了教學區和討論區,既可以將理論與實踐教學融為一體,也可以完成與企業相一致的職業素養和職業技能的訓練,在實訓室內能完成課程教學的全過程。
(二)加強理實一體化教學團隊建設
學校一方面通過教師企業實踐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另一方面通過建立技能大賽指導團隊,在指導學生技能大賽的同時,也提升了教師的專業技能,做到以賽促教,形成了一支專業水平高、專業技能強的課程教學團隊,“雙師型”教師達到100%。
(三)加強課程資源建設,輔助理實一體化教學
學校開發了與理實一體化教學配套的網絡課程教學資源,將專業的理論知識和相應的技能訓練項目化、模塊化,既可以滿足課堂教學的需要,也可以利用課程資源,開展課前自主學習與課后輔導。
(四)加強校企合作,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學校通過校企合作,建立了夏輝計算機維修工作室。通過工作室的運作,承接社會的計算機維護的任務,工作既服務于教學,又服務于社會,學生在學習后有實際的項目訓練,充分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總之,通過理實一體化教學的探索,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教學效果得到了明顯增強,學生專業技能得到了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韓杰,付靜濤,許紅春.“理實一體化”模式下實踐指導教師培養策略[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4(5):82-84.
[2]金白燕.《計算機應用基礎》項目課型的“理實一體化”實踐與探索[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3,16(13):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