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飛



[摘? ? ? ? ? ?要]? 人物行走動畫是Flash教學中的難點之一。通過確定行走角度、獲取人物素材、分離各部肢體、制作行走動畫、添加身體起伏、添加行走陰影這六個步驟完成人物行走動畫的影片剪輯。通過人不動而背景動或者背景不動而人動,讓這個影片剪輯在場景中形象地顯示出來。化繁為簡,層層遞進,活化了Flash人物行走動畫的制作方法,喚起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和熱情。
[關? ? 鍵? ?詞]? Flash;人物行走;動畫制作
[中圖分類號]? J218.7?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5-0162-02
不少職高學校開設有Flash選修課,面向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學習Flash軟件,繼而做Flash動畫,不可避免地要面對人物的行走。人的走路動作是比較復雜的,對一個非計算機專業的Flash初學者來說,完成這樣一個人物的行走過程是十分困難的。一方面,這類Flash課程往往只安排一個學期,學生往往來不及琢磨和深化人物的運動規律;另一方面,我們的學生沒有美術功底,繪畫水平較差,而行走過程涉及不同元件、不同關鍵幀的不同狀態,如果依靠繪制人物四肢動作完成逐幀行走動畫,這是非常不現實的。
那么,能不能化繁為簡,把復雜的行走動畫簡化為職高學生易于理解和制作的行走動畫呢?我做了如下嘗試和探索。
一、確定行走角度
人物行走有不同的角度:正面行走、側面行走、背面行走。對學生來說,側面行走相對容易理解。因此,我選擇人物側面行走動畫為突破口。
二、獲取人物素材
很多Flash人物素材大多都是動漫愛好者原創的。那么,學生如何獲取動畫中的人物素材呢?我認為可以通過臨摹得到。
Flash是一款適合臨摹的工具,盡管我們的很多學生缺乏美術功底,但是通過臨摹可以得到相對滿意的人物形象,而右圖的這個人物就是通過臨摹得到的,步驟概括如下:
1.將現成的線條相對簡單的人物圖片導入舞臺中,作為背景圖層鎖定。
2.新建一個圖層,利用線條工具或者鋼筆工具繪制人物大致輪廓。
3.用顏料桶工具填充各部分顏色。
三、分離各部肢體
通過臨摹獲取的人物素材一般是一個整體,因此我們需要將整體分離,分離出頭、身子、左手、右手、左腳、右腳,然后將分離出的頭、身子、左手、右手、左腳、右腳分別轉化為不同的圖形元件。
四、制作行走動畫
為了便于學生理解,我首先制作了一個人物行走模型。為避免場景混亂,我將人物行走動畫放在一個影片剪輯里,頭和身子、左手、右手、左腳、右腳分別放在不同的圖層中,并將單個行走過程分為5個關鍵幀,時間軸和關鍵幀狀態如圖所示:
這是最簡單的人物行走動畫,行走過程中手和腳的彎曲、身體的上下波動都虛化了。在整個行走過程中,頭和身子不動,左手、右手、左腳、右腳的變化通過旋轉元件的中心點來完成,左手、右手、左腳、右腳的中心點都在元件的頂端,以右手為例,5個關鍵幀的旋轉狀態如圖所示。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很好地理解這個人物行走模型。雖然沒有達到惟妙惟肖的行走效果,但是這個行走動畫模型消除了學生對人物行走動畫的恐懼,扭轉了學生無從下手的局面,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積極性。根據這個行走原理,我讓學生模仿著完成人物行走實例。
五、添加身體起伏
完成上面兩個行走實例后,我感覺到了學生的興奮和激動。為此,在前面動畫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嘗試著加入身體的起伏,即在行走過程中除了手和腳的擺動,還有頭和身體的上下波動。那么究竟如何實現呢?
在行走過程中,當腳直立時,頭和身子的位置升高;當兩腳分開時,頭和身子的位置降低。也就是說,在第2個和第4個關鍵幀狀態下,頭和身子的位置向上移動了3個像素,而在第3個和第5個關鍵幀狀態下,頭和身體又回到了原來的位置。從參考線上可以看出身體向上的移動情況,盡管只是微妙的3個像素,但是,在行走的過程中,身體明顯有了上下起伏的感覺,行走動畫進一步逼真了。筆者曾嘗試移動5個像素甚至以上,但行走動畫效果反而降低。身體狀態如圖:
用同樣的方法,輕松添加了實例的身體起伏。
六、添加行走陰影
有了身體的起伏,我又嘗試著添加行走陰影,即當兩腳并攏時,陰影縮小,當兩腳分開時,陰影變大,陰影始終隨著行走的節奏變換大小,拿時間軸來說,也就是在第1個、第3個、第5個關鍵幀狀態下陰影保持原有大小不變,而在第2個、第4個關鍵幀狀態下,陰影隨中心點縮小。實例的狀態如圖:
通過以上步驟,我們完成了人物行走動畫影片剪輯。那么,如何讓這個影片剪輯在場景中形象地顯示出來呢?也就是如何處理此影片剪輯和舞臺背景的關系呢?我歸納為以下兩種方式:
(一)人不動而背景動
將影片剪輯放在Flash場景中的某個位置,背景則像傳送帶一樣在后面移動,也就是拖一個循環行走的動畫到舞臺上,然后使用補間動畫讓背景移動。
在制作背景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把背景的寬度做得長一點。人、馬路的位置保持不動,背景(樹和山坡)通過補間動畫達到左右移動的效果(如右圖)。
(二)背景不動而人動
將背景固定在舞臺上,人物行走的影片剪輯則在舞臺上左右移動。通過補間動畫,實現人物行走的這個影片剪輯從一個位置移動到另一個位置。
至此,人物在場景中的行走動畫基本上完成了。盡管與專業的動漫制作者比較起來,我們的人物行走動畫還顯得有點生澀,但是我們用自己的方法突破了人路行走動畫這一道難關。畢竟我們面對的是一群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不可能像Flash高手那樣面面俱到。
強調整體,化繁為簡,變難為易,循序漸進,層層遞進,活化Flash人物行走動畫的制作方法,是我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總結出來的一點教學經驗。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經常會發現一些教材以外的問題,這些問題往往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研究這些問題,繼而解決問題,是撥開迷霧,化解難點,理清教學思路,總結教學方法的最好途徑。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地做好Flash教學工作需要我們有領異標新的探索精神,只有這樣,我們的Flash教學才能喚起學生學習的自信和熱情。
參考文獻:
[1]Flash動畫技巧:動畫人物走路的動作規律[DB/OL].http://design.yesky.com/314/7549314.shtml.
[2]蔡軍連.Flash中制作側面人物行走動畫的若干方法[J].動動畫世界(教育技術研究),2012(5):281.
[3]動畫短片制作常用表現方法與技巧[DB/OL].http://design.yesky.com/flash/169/2138169.shtml.
[4]智豐電腦工作室.flash繪畫寶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