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 徐魯魯
[摘? ? ? ? ? ?要]? 技工院校學生職業技術素養的提升依賴于養成性教育。通過構建養成性課堂,研究其在技工院校學生職業技術素養的常態化提升方面的作用。
[關? ? 鍵? ?詞]? 職業技術素養;養成性課堂;技工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5-0226-02
技術素養是指個體在技術方面所具有的較為穩定的內在品質與修養,職業技術素養是具有鮮明職業特點的技術素養。技術素養是個體理解技術的能力、使用技術的能力、評價和管理技術的能力的綜合體,體現了個體對技術相關知識和方法的掌握、運用及評價技術的總體水平。職業技術素養是后天養成的結果,是技術活動要求在個體身上的內化,只憑借簡單的傳授無法形成,必須在技術活動中通過養成途徑獲得。由于技工教育的最終目標是要培養出適應職業崗位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所以對技工院校學生來說,帶有鮮明職業特點的技術素養提升是培養高技能人才的有效手段。長期以來,技工教育研究對學生職業技術素養提升關注較少。但是技工教育是職業教育的一種形式,技工院校培養的學生應具備良好的職業技術素養,應該重視養成性教育。本文通過構建養成性課堂來幫助技工院校實現學生職業技術素養的提升。
一、養成性課堂的內涵
養成性課堂是指通過一段時間以養成教育為目的的課堂教學行為使學生形成穩定的專業水平的一種教學模式。技工院校學生在學校接受教育后,最終要憑借穩定的技術能力來從事技術工作,所以在學校教育階段,通過養成性課堂教學有助于實現技工院校學生技術的穩定性,有利于技工院校學生職業技術素養的常態化提升。
二、養成性課堂的構建
課堂教學由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形式四個方面組成,養成性課堂要從以上四個方面進行構建。
(一)技術管理制度規范化課堂的構建
在技工教育中,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學生管理技術能力的提升需要有教師的引導。目前技工院校中教師的技術水平差異顯著,學生基本素質也存在差距,所以必須構建技術規范化課堂才可以保證教學質量,才可能真正實現學生管理技術能力的提升。制定實施規范的課堂技術管理制度將會為教師提供提供統一的標準,有助于通過長期教學活動來提升學生的管理技術能力。在技工院校中,制度規范化課堂的構建要以行業技術管理制度為依托,選擇行業技術管理中的共性內容結合技工學生的職業特點來進行。目前,在眾多技工院校中,課堂技術管理制度存在和行業企業無法接軌、教師技術管理的實施能力只是基于個人從業經驗、水平參差不齊的情況,只有在課堂上堅持長期給學生灌輸規范化的技術管理制度,才能幫助學生形成穩定的技術管理能力。
(二)技術能力標準化課堂的構建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學生使用技術的能力水平高低直接決定了職業技術素養的高低。在技工院校中學生使用技術的能力是在課堂學習中逐步形成的,而且前期學校教學的主要目標是要培養出具備基本技術能力的學生,復雜技術能力的形成要待學生參加工作以后才可以實現。由于基本技術能力較為簡單,適用范圍較廣,所以技工教育中的基本技術能力養成必須設立統一標準,為學生復雜技術能力的養成奠定基礎。技術能力標準化課堂可以幫助教師和學生將無形的綜合技術能力分解成多項實施要求具體的技術能力標準,從而可以更加清晰技術的能力要求。行業標準可以直接引進技工院校作為技術能力標準,實施技術能力標準化課堂教學,讓學生通過反復地學習標準、執行標準來實現基本技術能力的定型,養成良好穩定的職業技術素養。
(三)技術崗位模擬化課堂的構建
技工教育要求實現學校與企業的零距離對接,要完成學生作為“學習者”和“工作者”的角色互換,就要求在教學形式上進行改革創新。學生職業技術素養中個體理解技術的能力無法脫離工作環境的形成,所以要“引企入校”,在學校教學中模擬企業實際操作環境設立崗位,進行崗位模擬化課堂教學。技工院校的教學形式從傳統的“技術傳授”方式轉變成“崗位模擬”方式,讓學生能在類似實際工作崗位的環境中深刻理解技術的意義。學生的學習任務轉變成崗位職責,技術的應用與實施有了依托的環境,有助將于學生將自身對技術的理解延伸到以后的工作實踐中。技術崗位的模擬有助于學生在課堂上養成解決技術問題的習慣,從而提升理解技術的能力。技術崗位的模擬要求在教學形式上實現“企業化教學”,要從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階段對接企業工作要求,從而幫助學生職業技術素養的養成。
(四)技術知識口徑統一化課堂的構建
技術知識是職業技術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技術知識的科學性、嚴謹性和實用性將直接影響到職業技術素養的形成。在教學內容上,技工院校必須保證技術知識傳授正確并具有實際應用價值,才能更好地進行養成教育。即使存在教師、學生、教學形式等可變因素影響,教學內容要具有相對穩定性,才可以讓學生形成正確的、長期穩定的技術認知水平。技術知識的傳授口徑要保持統一,課堂教學內容要相對固定,學生要具備較高的職業技術素養。
三、養成性課堂教學在技工院校學生職業技術素養提升方面的作用
養成性課堂的構建要以提高學生職業技術素養為目標,從個體理解技術的能力、使用技術的能力、評價技術的能力和管理技術的能力四個方面進行提升。通過較長時間的課堂學習,使得職業技術素養技術知識傳授的一致性、技術能力運用的靈活性、技術能力評價的精準性、技術能力管理的實用性四大特點得以充分體現。
(一)技術制度規范化課堂有利于學生掌握實用型技術管理形式
技工院校培養的學生畢業后大部分都在技術操作崗位上工作,如果具有較高的管理技術能力,將會有機會從事薪水較高、工作強度較低的技術管理崗位工作,提升為管理型技術人才。學生管理技術能力的培養必須通過長時間的養成教育才能形成,技術管理制度規范化課堂的構建有利于學生形成行業技術管理制度的規范化思想,通過向教師學習管理技術的能力,幫助學生掌握規范、實用的行業需要的技術管理形式。
(二)技術標準化課堂教學有助于實現學生對技術能力的精準控制
技工院校的學生要形成良好的職業技術素養,不僅要具備使用技術的能力,還要能對技術進行正確的評價,才能在工作中正確評估自己的技術水平,有利于獲得更加高超的技術能力。在技工院校中,實行技術標準化課堂教學,引進企業技術標準進入學校,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獲得標準的基本技術能力,更有助于學生形成對技術能力高低的正確認識,從而實現對技術能力的精準控制。
(三)技術崗位模擬化課堂教學有助于促成學生技術能力的靈活性運用
使用技術能力的高低決定著技工院校學生的技術水平,也是學生職業技術素養水平的核心標志。技術崗位模擬化課堂的構建可以在教學中實現工作場景的模擬,為學生技術能力的應用提供了平臺。通過模擬不同的崗位,使得學生有機會解決各類技術難題,從而能運用各種技術,促成學生技術的靈活運用。
(四)技術知識口徑統一化課堂教學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一致性技術知識體系
技工學生理解技術的能力依賴于課堂上所獲得的技術知識。技工教育是培養技術型人才的教育,在課堂教學中統一技術知識的傳播口徑、實現統一化教學,將會有助于學生形成一致性的技術知識體系。
養成性課堂的構建與實施有利于技工學生技術綜合能力的養成與提升,有助于從根本上提高技工教育的人才培養質量,對技工院校學生職業技術素養的常態化提升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李政.技術素養的內涵與結構研究[J].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64):18-21.
[2]程宜康.技術素養:高等(職業)技術教育人才培養新視角[J].職教論壇,2015(36):5-10.
[3]楊華.“學習情境工作化”與“崗位模擬”教學方法的運用[J].現代教育,2015(2):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