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博興 張菡
[摘? ? ? ? ? ?要]? 黨的“十八大”以后,“互聯網+”的浪潮在全國不斷席卷開來,我國農村如果能抓住這一契機,利用好這一機會,那么,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將大有可為。
[關? ? 鍵? ?詞]? 特色農產品;農村電商;供銷渠道
[中圖分類號]? F323.7?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5-0015-01
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一方面利用自身的特色優勢與新時代條件下的各種發展機遇相結合,另一方面就是尋找自身的特色優勢來促進自身的發展,為自身的發展開辟更加廣闊的空間。
如果本身具有特色產品的農村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特色優勢,并借助當前的政策優勢和技術優勢,將三者充分結合,那么在很大程度上會減少自身發展的障礙,使自己在當今競爭的大潮中走在時代的前列,實現自身的飛躍發展。
一、當前農村經濟發展的現狀
(一)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弊病
現階段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農村經濟發展的速度仍是相對緩慢的。一些地方的農村仍然處于較落后的狀態。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地影響到了我國農村發展的整體進程。
(二)我國農村經濟發展利好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村經濟發展,大力推行鄉村經濟振興戰略致力于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出臺了一系列便民惠民政策,努力使我國大多數的農民過上幸福的生活。部分農民已經開始使用互聯網系統推銷農產品,但范圍不大,層次不高。
二、農村電商發展現存的問題
(一)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嚴重
傳統的生產方式下,農民生產的農產品往往直接由當地的收購點進行收購,未經任何加工,直接以初級產品的形式銷售。這種方式是農民長期使用的銷售方式,過程簡單,易于操作,售賣產品的現金可直接交付農民手中,簡單便捷。但是由于未經深加工,只是以初級產品的形式銷售,農民往往掙的只是“辛苦錢”。遇到天災減產或農產品大幅降價,農民將遭受相當大的損失。但由于傳統觀念的影響,農民往往只認可這種方式。但是只要稍作加工,收入將相當可觀,例如,一斤普通的葵花籽,秋收之后農民通常以6~10元/公斤的價格直接銷售給收購點,但是只需稍作加工,加工熟之后拿到市場上去銷售,每公斤價格至少提高一倍以上。這樣一來我們不難看出,在一些農產品的主產區,如果農產品能夠進行深加工,在市場上或網絡銷售平臺上進行銷售,那么將在很大程度上增加農民收入,所以轉變觀念是首要任務。
(二)農產品電子商務配套環境有待提升
我國農業生產的集約化程度不夠高,仍然處于生產鏈的末端,生產出來的農產品質量參差不齊,與集約化生產銷售的要求相差較大。農產品以小戶生產經營為主,導致在后期加工、運輸等相應的環節處理上難度較大,無形中為物流發展增加了困難。許多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差,交通不便利導致物流不發達。
在農村發展電子商務平臺也存在一定的難度。目前,阿里巴巴推出農村電子商務,一村一平臺模式,使用起來會造成諸多不便。解決人們銷售產品和購買產品的網購平臺,能積極促進農村電商的發展。
(三)特色商品品牌效益低
響亮的口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商家的成功與失敗,良好的宣傳與可靠的質量,必將贏得良好的口碑。反之,那么商品將難以銷售成功。例如,有些地區的特色農產品因其特殊的生長環境,其品質堪稱上等,但其銷路不容樂觀,如果憑借得天獨厚的生產條件生產出來的產品和良好的后期宣傳將產生可觀的經濟效益。
三、拓寬特色農產品產供銷渠道的方法
(一)破除傳統觀念對人們的束縛
促進農村電商經濟的發展,首要解決的就是束縛人們的觀念問題。首先,政府有關部門需要加強政策支持,出臺有效措施,在廣大農民中宣傳,讓人們能夠了解到傳統模式與電商模式的區別,使人們能夠認同。其次,市場要誠信經營,為自己贏得良好的口碑,以獲得更多人的認可,同時也能夠增強自身的經濟效益。
(二)提升農產品電子商務的配套環境
要在農村發展電商經濟,配套環境就相當于基礎設施的建設。在特色農產品有電商發展空間的地區,應該建立配套的基礎設施,引進保鮮技術和保鮮方法,對需要進行保鮮處理的產品進行處理。加強交通基礎設施的完善,打造一個電商平臺,供人們購買和銷售,為人們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使人們安心購買、舒心銷售。這樣一來基礎設施完善,為大家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平臺搭建,讓特色農產品“引進來”“走出去”,成為農民日常生產生活的一部分,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一部分,為農民提供更多的發家致富的機會。
(三)增強特色商品的品牌效益
品牌效益差將直接影響特色農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加強廣告宣傳力度,充分利用互聯網渠道。首先,通過設計,宣傳產品的特色,將自身產品的優越性充分展現出來,例如農產品的口感、功效等,讓人們能夠廣泛地認同;其次,要切實保證自身產品的質量,為自己贏得回頭客。
總之,利用互聯網平臺,特別是農村電商平臺,是進行特色農產品生產和銷售的主要途徑;讓特色農產品“引進來”和“走出去”,特別是“走出去”,以農村電商經濟拓寬特色農產品產供銷渠道。
參考文獻:
[1]楊躍之.基于互聯網+的農產品流通模式創新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6(9).
[2]于斐.揚州農業電商發展的現狀、問題和對策[J].揚州教育學院學報,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