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昌文
[摘? ? ? ? ? ?要]? 現代化專業和專業群建設已成為各中等職業學校專業建設、專業提升及學校發展的抓手。中等職業學校要堅持做到圍繞相近專業構建專業群,構建“寬基礎+活模塊”式的課程體系,組建屬于學校的“雙師型”團隊,加強學生專業技能培養,深化課程內容改革,不斷提高中等職業學校的專業建設水平,提高中等職業學校服務學生發展和地方經濟建設的能力。
[關? ? 鍵? ?詞]? 中等職業學校;專業;專業群建設;建議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5-0150-02
一、圍繞相近專業構建專業群
中等職業學校的教育與學生的就業和終身發展有著緊密的聯系,所以學校在進行專業群建設時要考慮學生到企業崗位的需求,專門針對某一行業某一個系列相關的崗位來進行建設,只有這樣才能夠充分滿足企業崗位的需求,真正做到讓職業學校與社會零距離,使學生與企業之間的距離不斷縮小,降低企業的用人成本,為學生畢業后的企業工作打下基礎。并且學校在建設專業群時,還要認真研究政府的產業發展規劃,以政府產業的發展方向來引導學校專業的方向,積極展開科學的調查,確定專業群的職業崗位。
例如,2010年教育部曾提出過,將中等職業學校專業分為19大類,321個專業,就以信息技術為例,該大類就有18個專業。依此,學校該如何建立專業群呢?這18個專業表面上看都是屬于信息技術類的,但是他們的崗位群之間卻有著極大的差異,如果任意的構建專業群,對于他們來講是十分不合適的。所以學校在進行建設時,需要對這18個專業進行再次分類。如學校可以構建網絡類的計算機網絡技術、網站建設與管理、網絡安防系統安裝與維護三個專業的網絡類專業群,然后將多媒體類的數字媒體技術應用,計算機平面設計,計算機動漫與游戲制作這三個專業再構建一個媒體類專業群。
二、構建“寬基礎+活模塊”式的課程體系
學校所建設的專業群由于專業方向相近,技術領域也相近,在畢業之后的就業方向更是相近,所以相同專業群里反映在課程上的理論和技能有很大一部分是共同的。所以基于專業群建設的課程體系,學校應該采用“寬基礎+活模式”的模式構建。所謂的“寬基礎”課程體系是根據專業群對技術應用型人才所必備的共同專業基礎知識和專業基本技能以及個人專業技術的共性發展和學科特征要求而設置,主要有公共基礎課、職業基礎課以及基礎的專業理論課組成。“活模塊”課程體系是根據不同的專業而設置的不同模塊,是針對不同的專業或不同的項目進行設置的。在活模塊中,每一個模塊都是以學生之后的工作任務或者是工作過程為構建依據,是圍繞某一工作過程必須、夠用的專業理論與專業技能的綜合,是專業技能、專業知識和社會能力訓練的綜合。所設置的各種模塊學時應該大致相等,一般為三門課程左右。當學生學習完“寬基礎”的課程后,就相當于學習完了專業群里的共同職業基礎知識和理論,已經具備了在行業內從事專業群所包含的崗位基本職業能力。之后學生可以在自己學習的基礎上任意選擇一個模塊進行學習,選擇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或者是特長以及就業需求來進行挑選。這樣就很好的實現了按不同職業進行人才培養的計劃,很好地解決了專業群里各專業的問題。
三、組建屬于學校的“雙師型”團隊
每一個專業群都應該有自己的特點,他可以在自己所屬的專業上起到龍頭的作用,如護理、會計、計算機應用、汽車檢測等都是具有自己特色的專業。所以學校在進行專業群的打造時,要以這些具有自身特色的專業為主,將他們打造成中職學校的核心專業。與此同時,學校要清楚地了解到專業群的建設是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在進行建造時一定要從行業以及社會的需求出發,并且結合學校發展的可能性,推出一些新的專業方向和新的專業,保證學校可以做到與時俱進。在建設中最好能夠保證在三到五年里,構建一個屬于自己院校的重點專業,作為院校的“龍頭”,再以相關的專業為支撐,構建一個獨具特色的專業體系。其實對于中職學校的群建設的關鍵是培養出屬于學校的跨界“雙師型”教師團隊,作為一名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師需要具備多專業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素養,那么在進行跨界“雙師型”的構建時,要從多方面進行考慮。首先要選好專業的帶頭人,因為專業群的帶頭人相當于專業群的領頭羊,他是一個專業群構建的核心。想要成為專業群的領頭人,需要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實踐能力和教學組織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使專業群長久的發展。然后要以大量的骨干教師作為專業群的基礎,這些骨干教師能夠在專業群中很好的理解專業群領頭人的專業規劃思路,而且還可以獨立進行專業崗位的建設,跟蹤行業和專業技術動態,能夠很好地掌握專業教學能力以及技術服務能力。并且在一個專業群中,每一個重點的專業都有三到四名高素質的高水平的骨干教師,保證每一個專業群中有九到十二名的高素質專業教師。除了在院內尋找人才,學校還需要不斷地擴大隊伍,進行教師和兼職教師的建設,最好在這個隊伍中既有足夠數量的教學理論和實踐能力的“雙師型”教師,還要有一定的具有豐富生產管理能力和業務經驗的兼職教師。這樣才能使學生在接受知識時更加全面,不僅有豐富的理論知識還可以有更多的實踐知識,使學生在畢業后更快地進入社會。同時學校還要對這些教師進行獎勵或給予政策傾斜,只有學校能夠留住這些人才,才能在之后進行更好的發展。
四、加強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
對于中職學生而言,實訓基地十分重要,學校在進行專業群的實訓中心構建時,必須要采用分層次的建設,這對于實訓中心的建設是一項重點工程。每一個專業群首先要保證有一個重點專業主干課程的實訓建設,在每一個主干課程中至少有一個實驗,從而以此為中心逐步形成專業群的實訓中心。在每一個實訓中心中,學校還要進行大量的資金支持,以保證達到為每一位學生4000元的教學設備值。如護理實驗中心、計算機實驗中心、財經商貿實踐中心等,都是需要學校進行大量投資的專業。為了落實這些實驗中心,學校還可以在校外根據區域的情況,來采取分散與集中的形式一步步地建立實驗基地,還可以以校外企業或者其他學校進行合作,對我校的實訓中心進行補充和幫助。學校除了借助實訓基地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外,還要通過實訓基地不斷地提高理論老師的操作能力,要讓理論課的教師全面參與到實訓中來,使教師既可以做到“教、學、做”合一,還可以幫助學校解決實訓師資不足的情況。學校還可以利用假期來提高教師綜合素養,對于教師的實訓不僅要做到常態化,還要要求每位教師每個學期都參加一定工作量的實踐教學環節,只有這樣才能使理論教師的實踐能力不斷得到提高,才能全面保證專業群的建設要求。學校在準備實訓資源時,要結合學生之后就業崗位的需求來進行不斷變化,不斷地去完善自己的實訓中心,而且還要確保雙師型教師的比例,不斷地去提高老師的教學技能。有些學校教師并沒有一個很好的教學環境,甚至還處于艱苦中創業,這些都需要學校進行支持。并且還要加強與企業之間的合作,讓更多的外貿機構進入校園,不斷地去拓展與外企合作的深度和廣度。為了專業群更好的發展,團隊成員還要根據自己的優劣,明確出專業的發展方向,并且制作出自己之后詳細的工作計劃,敢于質疑,敢于創新,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團隊的共同進步。
五、深化課程內容改革
為了學生之后更好地發展,學校需要不斷深化學生的課程內容,使學生所學習的知識能夠做到與時俱進。并且院內的教師還應該以“能力本位”觀為教學的主導,不斷地吸收其他課程中的長處,做到納為自用,還要結合社會,企業以及學生以后職業的動態需求,不斷地去更新自己的教學內容,從而最大限度地滿足企業的需求。學校在進行課程設立時,還可以以未來學生企業崗位應具備的能力的依據,來培養學生各方面的綜合能力,為學生設立相關的課程,讓學校擺脫”學科本位“的課程思想,重新整合這些課程。而且學校在進行設立時還可以與其他的企業進行聯系,聘請該企業的管理者幫助學校進行課程的設置,或者是聘請管理者為教師為學生授課,來使學生更好地了解未來市場的人才需求。所設的課程要逐漸變為以培養學生能力為主,以能力為中心,淡化那些公共基礎課和專業的界限,使學生能夠成為擁有綜合素質的人才。學校還應該盡可能的使理論和實踐一體化,讓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理論能夠很好的運用到實踐中,而不是像以往一樣只講理論,對于學生而言,知識書本上的一行字,在他們之后的工作中得不到很好的運用,學生也無法進行更好的發展。為了督促學生進行學習,學校還需要改變之前的考核制度,設立新的考核內容,建立新的質量評價體系。在以往的考核中是以卷面考試為主,完全沒有辦法考察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所以為了使學生更好地做到學以致用,在新的考核內容中,應該將學生的實習崗位表現作為考試內容,這個考試內容中包括綜合素質和行業崗位需求的知識和能力,評價的體系也不再單一,而是有若干的模塊組合而成。
例如,學校在對于學生的技能的考核上,應該結合國家的職業工種技能鑒定和執業資格考試的要求,來確定學校某個專業的考試內容。使考試的內容更加符合時代的發展,在考試的改革中,新的考試體系改變了傳統的卷面考試,考核方法變成答卷和口試加上學生實習的表現評分。做到理論知識和操作考試相結合,答辯和現場測試相結合等多種方法,將校內評價與企業評價相結合。從而檢測學生對于基礎課程的理解能力,考核學生對與知識的接受能力。對學生的專業課程而言,學校要重點考核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專業建設是中等職業學校落實人才培養目標、保證人才培養質量、實施學校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專業群建設也是中等職業學校在新的教育形勢下的一項新課題,也是一個新的發展方向,關系到學校的專業布局和辦學特色的形成。因此,中等職業學校要加強專業結構的調整,根據學校所處的行業背景、區位優勢及自身辦學條件構建一個以重點骨干專業為龍頭、相關專業為支撐的獨具特色的專業體系,更好地服務學生發展和地方經濟建設。
參考文獻:
[1]韓秀炫.中等職業學校專業群的建設問題及解決問題[J]中職教育,2015(3).
[2]梁晨.構建職業學校專業和專業群的策略[J].中學教學研究,2016(3).
[3]王念峰.農村中職課堂教學改革初探[J].科學世界,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