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鶴棋
[摘? ? ? ? ? ?要]? 微學習作為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能夠充分利用移動信息終端、移動互聯網與學習者的“碎片時間”,讓學習者“隨時、隨地、隨身”進行學習。采用問卷調查與內容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從微學習模式的覆蓋范圍、使用方式、呈現形式、顧客體檢進行調查研究。建議以高校慕課等為平臺擴大微學習模式的受眾范圍;將微學習模式呈現形式多樣化、資源內容定制個性化,提升微學習模式的顧客體驗。
[關? ? 鍵? ?詞]? 微學習;全民學習;調查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4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5-0192-01
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重視并倡導全黨、全社會的學習,再次強調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重要性,提出要形成學習型社會和建設學習型政黨。為實現這一目標,對社會中的個體,他認為人必須學習一輩子,并要善于學習和善于重新學習。
一、研究現狀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手機等移動端的普及、社會節奏的加快,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在發生著變化。學習不再局限于課堂,一些移動端的學習軟件(APP)應運而生,改變著學習發生的時間、地點與方式,使學習變得越來越方便靈活。正是這種靈活的學習方式,使人們越來越重視自己的“碎片時間”,同時,這種將知識分解為短小的、碎片化的但相互關聯的學習單元,便于人們在日常交流和工作中進行的“微學習”也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接受。本文對微學習的定義是以移動互聯網為學習環境,將知識分解為短小的、碎片化的但相互關聯的學習單元,便于人們在日常交流和工作中進行的一種學習方式。
二、研究設計
此次調查以遼寧省沈陽市大學生為問卷發放范圍,采用隨機抽樣的調查方法開展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400份。有效問卷354份,問卷有效率為88.5%。
本研究主要采用內容分析和問卷調查方法。基于移動互聯網的使用現狀,本問卷不僅調查了學習者對微學習的認識和使用情況,而且對微學習的形式、內容等吸引學習者進行微學習的因素進行調查。調查數據由分析軟件SPSS20.0進行梳理。
三、研究分析
(一)微學習模式的覆蓋范圍分析
大學生經常使用移動互聯網,其中,有72.8%的受訪者使用年齡為五年及以上,使用不到一年的只有3.51%。這說明大多數受訪者使用移動互聯網的時間較長,對移動互聯網的使用已經相對熟悉和了解。69.3%的學生使用過學習類APP,說明微學習模式的覆蓋范圍較廣。
(二)微學習模式的使用方式分析
調查顯示,35.44%的人每天都使用移動互聯網進行微學習,30.38%的人一周使用三次左右,18.99%的人半個月左右使用一次,15.19%的人一個月或以上才會使用一次。結果表明,一半以上的受訪者利用移動互聯網進行微學習的頻率較高。
(三)微學習模式的呈現形式分析
關于微學習的形式偏好,結果顯示偏好圖像、圖形的受訪者占到了64.56%,偏好視頻、動畫的受訪者占到了44.30%,而偏好音頻和文本形式的相對較少,分布為32.91%和31.65%。這說明大多數受訪者還是更青睞生動性較強的微學習形式,而對文本和音頻這兩種視覺和聽覺體驗較為單一的微學習形式的喜好還有待培養。
(四)微學習模式的顧客體驗分析
大部分被調查者表示微學習終端具有方便、充分利用時間的優勢,能利用在等待時、交通工具上等碎片時間進行學習,填補時間空白。但其最大的不足是缺少互動功能,沒有可以交流與互動的平臺,對存在的問題與得到的收獲分享面比較狹隘。此外,大部分被調查者表示使用微學習的過程中缺少監督。
四、結論與建議
(一)擴大微學習模式的受眾范圍
在教育部的積極引導下,我國高水平大學率先開展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更多高校積極參與探索和創新適合我國國情的多種類型在線開放課程應用,“愛課程網”的“中國大學MOOC”、清華大學“學堂在線”、上海交通大學“好大學在線”以及多個高校、互聯網企業開發的各種類型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平臺紛紛上線。各高校加強慕課等視頻公開課建設對推廣微學習模式、擴大微學習模式的受眾范圍起到了強有力的推動作用。
(二)微學習模式呈現形式多樣化設計
大多數被調查者還是更青睞于生動性較強(例如圖像式)的微學習形式,而對文本和音頻這兩種視覺和聽覺體驗較為單一的微學習形式的喜好略低。同時受到移動終端屏幕的限制,相對于文字小、密集,不利于閱讀的缺點,圖片直觀的優勢更為突出。另外,受到WIFI、流量的限制,圖片比視頻更經濟、方便。因此,對開發微學習的終端商來說,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圖片這種形式,以吸引學習者對學習的興趣。
(三)個性化微學習模式的資源內容
基于互聯網推送的碎片化資料繁多,微學習模式可依托個性化學習、自適應學習理念開發基于智能手機移動適應學習平臺,實現根據學習者興趣愛好、學習方式、動態、個性化、適應性呈現微型移動學習資源,很好化解“總體資源無限”與“個體需求資源有限”之間的矛盾。
(四)提升微學習模式的顧客體驗
開發微學習的終端商應用較短、較易理解的微學習內容作為移動推送的學習內容,以適于學習者在交通工具等短時間情境下學習。同時,增加互動平臺,使學習者和發布者更多地交流,或者在平臺中邀請學者、專家等,在線與學習者互動。另外,可采用朋友圈分享、老師在線等形式或增加平臺交流與定時更新推送等功能,采用學習鼓勵、設置移動學習的定時提醒、協助制定微信課程的學習計劃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對學習者進行監督和提醒。有些受訪者認為微學習終端使用起來不方便,操作比較繁瑣。最后,建議微學習終端的建設以簡潔為主,體現人性化,方便廣大學習者使用,豐富學習者的學習體驗。
參考文獻:
[1]杜智濤.網絡“微學習”參與者行為的影響因素:基于結構方程模型的實證分析[J].情報雜志,2017,36(1):173-181,200.
[2]劉劍.基于微信平臺的微學習活動設計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