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中國
【摘 要】隨著當前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以及新課程標準的的全面實施,對于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課程標準指出:“小學數學教學開展過程中,要結合數學學科基本特點,遵循學生的發展規律,以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為出發點,引導學生將抽象的數學問題具體化,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為學生的今后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新課標 小學數學 教學
隨著新課標的提出,給小學數學帶來了新的挑戰,為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應當積極轉變新的教學理念,結合學生實際,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創造富有意義及挑戰性教學環境,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實驗、推理、驗證等形式進行數學學習,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使學生數學能力及綜合素養獲得全面的發展。
一、創設生活問題情景、參與實驗教學
為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注重教學情境的創設,為學生創設合理化的生活問題情景,以激發學生的認知需要和自主學習,讓學生認識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通過現實生活問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在潛移默化中學習數學知識,掌握學習方法,進而形成自己的數學思想,在遇到問題是可以借助數學思想與方法進行解決。同時,面對新的數學知識,能主動尋找實際背景,從而實現數學的應用價值。如:在教授圓形、長方形、正方形時,我創設的生活情景是將包含這些圖形的實際物體展示給同學們看,面對真實的事物,學生更容易理解物體的形狀和區別,從而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無處不在,真正喜歡上數學。
其次,在教學過程中,強調數學實驗的重要性,重視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往的數學教學過于強調接受學習,學生只能機械地、被動地接受老師所講授的知識,缺少參與實際動手的機會,這種情況下所獲得的知識只能是“紙上談兵”,與新課標的精神“背道而馳”。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應該激發學生的積極性,給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使其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
二、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索的學習方式
新課程標準提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要方式”。即授之以“漁”而非授之以“魚”。
“學貴有疑”,主動學習的核心是探索,探索活動始于提出問題,教師應鼓勵學生在具體實踐操作活動中獨立思考,踴躍地發表自己的意見,讓學生敢于提問和善于提問。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所運用的知識和技能是前人所總結和積累的,而提出一個新問題則需要創造性和想象力,需要創造性思維,一個善于提出問題的學生往往是一個有主見的人,一個思維活躍的人,可以說善于提出問題就意味著邁出了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重視讓學生嘗試提出一些問題。同時,給予適當的幫助和指導,選擇有價值的問題和意見,引導學生展開討論,把“教”與“學”有機地統籌結合起來,相輔相成,充分發揮其引導作用,從而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能力。
三、敢于嘗試、勇于創新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在國家著重發展創新型社會的道路中,教學活動的創新是不可或缺的前進動力。新課程標準下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應從以下以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自由、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是發展創造性思維的的必要條件和有力保障,創新教育在課堂教學中實現則必須以寬松、和諧的師生關系為基礎,因此,教師應該尊重學生,對學生一視同仁,使課堂充滿“自由”的氛圍。只有在輕松愉悅的情景下,學生才能對所學的知識充滿求知的渴望,產生濃厚的興趣,大膽探索和嘗試,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創新的潛能,體會成功的喜悅。
第二,培養直覺思維,點燃創新火花。愛因斯坦曾說過:“直覺可以說是思維的洞察力,直覺能夠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創造活動幾乎就是直覺。”一般情況下,人們都普遍認為數學作為一種理性思維的認識活動,是不重視直覺思維的培養和發展的,但是從創造性的角度來講,創造性思維是分析思維和直覺思維的統一。所以,教學中不僅應該重視學生理性的分析思維的培養,也應鼓勵學生對數學問題進行大膽的假設、猜想和推測,發展學生的直覺思維,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第三,鼓勵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培養創新能力。數學教學并不是求“一”的認識活動,問題的解決可以追求最佳的途徑,但也應注重尋求方法的多樣性,“從而使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發展不同的求知能力和創新能力。
四、選擇靈活恰當的教學方法,提高自身教學能力“教無定法,貴要得法”。
數學教學應根據每堂課的教學任務,確定教學目標,并根據教學內容、教學對象的變化,靈活選擇有助于提高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教學方法。有時,一堂課可能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就需要教師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術能力,掌握扎實的實踐操作能力,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知識素養,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科研教學水平,更好地為學生服務。
總之,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數學老師,應以新課程標準的精神為指導,靈活運用和恰當選擇教學方法,在數學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自主探索合作的能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創新能力。在使學生成績獲得提高的同時,也享受到學習的樂趣,體會到知識的有用性和知識創造的價值。從而尊重知識,熱愛學習。
參考文獻
[1]方鐘成.構建富有活力的數學課堂[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