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秀麗
【摘 要】歷史人物屬于歷史事件的發起者、參與者、創設者、事件聯結者,新課標要求學生要從歷史中汲取知識及智慧,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本文是歷史新課標作為基礎,從歷史教學中歷史人物價值引領作用體現著手,對歷史人物的價值引領的教學現狀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幾點有效的引領策略。
【關鍵詞】新課標 初中歷史 價值引領
一、歷史教學中歷史人物價值引領作用體現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歷史人物的價值引領作用基本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關于人物史的內容:從現在歷史教材的編寫上可以看出,歷史教材中涉及到歷史人物的內容豐富、數量較多,所以初中歷史教科書是可以作為歷史人物價值有效引領素材的。
第二,價值觀的培育(情感態度以及對歷史人物的價值的重視):新課標下對歷史人物的認識,歷史人物包括杰出的個人和人民群眾。從新課標來看,通過對歷史人物的認識可以幫助中學生學習前輩們的智慧與經驗,提升學生本身處理各種社會關系以及明辨是非、善惡與美丑的能力,進一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使之人格與品質逐步健全。
二、初中歷史教學中歷史人物價值引領的現狀
1.價值引領缺失
學生在初中階段,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對事物的看法產生不同的變化,不同的學生對事物的價值判斷也會不同。然而,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歷史教學課堂中,一部分教師卻丟掉了歷史人物價值引領的責任,這就導致學生多種價值觀混亂,嚴重的甚至會導致學生出現無價值觀的現象。價值引領的缺失在具體的教學中主要表現為學科教師的“價值中立”,或者可以說是價值觀教育方面的不作為,讓學生在價值觀的領域里自由無序的發展,致使學生無法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2.灌輸性的價值引領
所謂灌輸性的價值引領指的是一廂情愿的灌輸給學生。教師采用了強迫、控制的手段將一種歷史人物價值觀強加給學生,不管學生是否能夠接受。這種灌輸具體到中學歷史教學中,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一味地將教科書編者想要表達的歷史人物價值觀取向作為教學的價值取向;二是,有些教師將自己認為正確的歷史人物價值觀取向作為教學的價值取向;三是,直接給予或用強制性的方式方法灌輸。例如在講授《鴉片戰爭》的時候,教師往往會就虎門銷煙進行這樣的描述,教師要求學生通過閱讀來理解虎門銷煙事件,但是有一部分學生花了很長時間后卻對虎門銷煙這一壯舉給予了肯定,有的學生認為虎門銷煙造成了海洋污染和空氣污染,故他們推導出林則徐沒有環保意識,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在講授中則會對學生提出的觀點忽略掉,要求學生接受教科書當中提到的林則徐表現出的民族自強不息的價值觀。
3.價值引領錯位
價值引領不當的第三個方面,即是價值引領錯位。而價值引領錯位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讓學生的價值觀偏離了正確的主流,使其在錯誤的道路上漸行漸遠,最后直至養成了錯誤的價值觀,針對于青少年而言錯誤的價值觀主要體現在:一是,人性的淡然;二是,極端的民族主義;三是,對歷史人物的盲目崇拜。
三、新課標下歷史人物的價值引領策略
1.運用合適的教學方式,實現歷史人物價值引領
歷史人物是歷史事件甚至是歷史故事的中心,而他們身上的那些永恒的歷史價值,是人們所向往和追求的。這就需要教師采用適合的方式,讓學生在具體、生動的感知歷史的同時,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正確的實現歷史人物價值引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第一,使用情景教學法,歷史再現:歷史是過去的事情,與現代生活規律存在著一定的差距,而通過創設歷史教學情景可以幫助學生拉近與歷史的距離,讓學生能夠盡量身臨其境般的感悟歷史,具體教學中我們可以運用:一運用圖片來進行情景創設;二是運用一些歷史視頻來創設情景;三是運用一些小活動來創設情景。
第二,通過想象教學,再現歷史人物:想象教學是一種由教師帶領著學生進入其所設定的想象空間的一種教學模式,但不是無拘無束地進行想象,要根據歷史人物所處的環境及其自身的性格特點、思想品質來進行想象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站在歷史人物的立場去想象,提升對歷史人物的理解。
第三,使用對比式教學法,拉近學生與歷史人物的距離:對于初中生來說往往是對自己身邊熟悉的事物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教師在教學時可以運用學生較熟悉事物進行課程的導入,這樣比較容易激發學生興趣,并且適當進行歷史與現實的對話,有助于拓寬學生思維面。
第四,適當開展講述歷史人物活動:在中學歷史教學中開展不同的活動有利于學生價值認識和觀念的形成。可以采用講述歷史人物或故事、扮演歷史人物、舉辦歷史人物圖片展、歷史人物功過論壇等形式進行教學。
2.注重價值篩選,落實課程的價值定位
學校為了幫助學生的學習和成長,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寬廣、自由的平臺,但太過于自由的環境也會讓學生對價值的判斷產生疑惑。而解決學生的疑惑就需要教師對價值觀念進行篩選工作,以明確課程價值的定位。在初中歷史課堂上對學生價值的引領,必須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指導實現對初中學生的價值引領。例如辛亥革命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體現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所以《辛亥革命》的課程價值定位應該落腳在“中國夢”這個角度是比較準確的。
四、結語
基于課標之上的歷史人物價值引領是一個新課題,還存在價值引領缺失、價值引領錯位、灌輸性的價值引領三大問題,而要解決這些問題作為教師則應該不斷地探索和實踐,把握住歷史人物價值引領的新方向,注重價值篩選,落實課程的價值定位、運用合適的教學方式,實現歷史人物價值引領。
參考文獻
[1]高久紅.基于初中歷史新課標的歷史人物價值引領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6
[2]齊艷軍.基于歷史人物價值引領的研究[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