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海琴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家長對學生的學習更加重視,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社會上形成一種兒童學樂器的風氣,例如鋼琴、小提琴、二胡等都是家長樂于讓兒童學習的,但是在小提琴的初級階段教學中存在一定的困難,那就是音準和發音,所以如何有效地攻克這兩大難點,同時又能夠讓兒童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到小提琴的演奏技巧是教師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基于此,本文針對小提琴初級階段的教學展開了一系列的探究,首先就小提琴初級階段的教學重點進行了分析,然后分析了如何引導學生積極地進行小提琴練習,最后分析了小提琴初級階段教學的基本流程。
【關鍵詞】小提琴;演奏;初級階段;教學
中圖分類號:J62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12-0180-01
一、前言
時代的不斷進步,推動了我國教育事業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對人才培養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所以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情況格外重視,特別是對兒童早期教育重視程度更大,小提琴學習作為兒童早期教育階段的一大選擇,需要重視初級階段的教育方式,既能讓兒童掌握初級階段小提琴演奏的技巧,又能樂于練琴。初級階段的小提琴學習面臨著音準和發音雙重困難,而只有將這兩大困難有效地攻克,才能為小提琴學習奠定好基礎。
二、小提琴初級階段的教學重點
小提琴初級階段的教學是為今后接觸更高級別的小提琴學習奠定基礎,所以初級階段的教學重點首先需要讓學生有一個正確的小提琴演奏姿勢,做好音準學習,并且在逐漸的學習過程中掌握一些比較復雜的聯系。還需要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音樂知識,重視學生音樂表現能力的培養,教師需要善于引導,讓學生真正意識到學習小提琴的目的,并且引導學生既然選擇了學習小提琴,一定要堅持練習,踏踏實實地練習。此外,在小提琴初級階段教學中,還要為學生精選一些優秀的小提琴音樂作品,讓學生加深對小提琴演奏的認識,最終的目的是讓學生從思想層面上了解小提琴演奏,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三、如何引導學生積極地進行練琴
首先,需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練琴方式,但是掌握良好的練琴方式僅依靠教師有限的課堂教學遠遠不夠,學生家長也需要做好配合,學生在家練琴的時候做好監督和引導,由于兒童的天性活潑好動,在練琴的時候很容易出現精力不集中的情況,所以家長一定要耐心引導,長此以往學生就能夠養成良好的練琴方式;其次,需要為兒童提供一個安靜的練琴環境,如果環境嘈雜,兒童由于自身好奇心較強,所以很容易被外界環境所干擾,因此無論是學校練習還是在家練琴都需要盡可能地為兒童提供一個相對安靜的練琴環境。關于練琴時間的控制,不同年齡,不同階段的兒童對小提琴練琴時間是不盡相同的,在初級階段進行小提琴練習,時間不可過長,需要結合小學生精力集中時間合理地安排練琴時間,一般四五歲左右的兒童每天的練琴時間控制在半小時左右即可。此外,家長需要做好監督,在學生練琴的時候一定要專心,不可一邊玩一邊練,這樣既玩不好也練不好。
四、小提琴初級階段的教學流程
(一)重視小提琴基本功教學
開展小提琴初級階段教學,需要重視小提琴基本功教學,需要一步一步來,由于小提琴初級階段的聯系,掌握音準和節奏是重點,同時也是難點,掌握好音準和節奏往往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由于時間較長,所以很多家長往往不能耐心地等待,常常出現拔苗助長的情況,殊不知這樣反而增大了兒童的學習難度,對基本功的掌握可能會需要更長的時間,不僅耽誤了整體進度也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因此,一定要一步一個腳印慢慢來,切不可急于求成,必須在基本功扎實的基礎上開展接下來的學習。
(二)重視小提琴基本演奏技巧的教學
初級階段的小提琴教學,需要掌握音準和節奏方面的問題。在進行練習的時候,先不要考慮節奏,引導學生將精力集中在音準的練習上,這樣學生的精力集中,所以學習起來也相對比較容易;當對音準良好地掌握了接下來的問題就是節奏的問題,練習節奏首先跟著拍子試著哼唱,初步掌握節奏,然后分弓慢練,當遇到節奏比較復雜的曲子的時候,可以將拍子適當地放慢,然后練習熟練后再按照原來的節奏進行練習。
(三)重視樂感
樂感的培養是最不容易掌握的,很多人認為樂感是天生的,但是我認為樂感是可以后天培養,只要掌握了良好的培養方式,首先讓兒童多聽不同類型的音樂作品,對小提琴演奏的認識更加深刻,然后多加練習,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對樂曲有自己的理解和表現,長此以往樂感就會越來越強。
五、結語
綜上所述,小提琴初級階段的教學是為今后學習奠定基礎的,所以一定要重視方式方法,引導學生樂于練習,并且堅持練習,家長需要密切做好配合,切不可急于求成,需要按照兒童的學習特點來,一步一個腳印,保障小提琴初級階段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曲玉.小提琴初級教學薄論[J].新課程標準,2014.
[2]肖艷.淺談小提琴初級階段的教學[J].黃河之聲,2017.
[3]譚淑珍.小提琴教學的九個問題[J].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01.